馬立軍 吳鍵 卜國超 李少新
一、教學設計理念
為落實2016年頒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意見》明確指出的“天天鍛煉、健康成長、終身受益”目標,本課以青少年出現(xiàn)的肥胖率較高為出發(fā)點,通過體能訓練與教學相結合的形式來達到提高青少年運動能力、降低肥胖率的目標。預期設計出既達到青少年減脂鍛煉的要求,也能夠避免動作單調而出現(xiàn)的專注力下降的情況;最終使學生形成“我鍛煉,我快樂,我減脂,我自豪”的意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勇于克服困難、不畏困苦、團結合作的學習精神。
二、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是運動與休息之間相互交替進行的一種運動訓練方式,其特點是訓練期運動強度高,接近最大攝氧量或超過無氧閾,持續(xù)時間短,二者之間交替進行數(shù)個回合;同時運動中消耗的能量不僅由運動帶來全部效應,還包括運動后過量氧耗,在進行HIIT的過程中,盡管持續(xù)時間短,但總能耗并不低于中低強度有氧訓練,且運動后耗氧以脂肪為主。
減脂訓練即在一定時間內通過合理的訓練模式來降低青少年體內的脂肪量,同時增加相應的肌肉力量,在減脂訓練的過程中不僅要適當提高青少年的運動強度,也要保持好訓練的時間和組數(shù),避免在減脂訓練過程中由于安排不合理導致訓練效果不明顯的情況。
根據(jù)青少年的身體與心理發(fā)展特點分析,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練習體會,高強度間歇訓練模式主要有以下作用:減少青少年減脂訓練的總時間;增強青少年脂肪消耗的速度,提高青少年的運動后氧耗;促進青少年心臟的泵血功能,增加運動時的心輸出量;使青少年學會多種運動方法,促進青少年運動技能的快速形成。
本課為新授課,主教材選用了無器械的高強度間歇訓練模式的練習,練習內容有“繩梯—正向—進進出出”“繩梯—正向—滑雪步”“開合—交叉跳”“弓步換腿跳”等練習,為提高學生的專注度和積極性,主要采?。簞幼髂J接柧殹⒛_步耐力移動練習、高強度間歇訓練、高強度間歇訓練—游戲練習和放松練習。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為四年級學生,人數(shù)32人,學生處于耐力素質發(fā)展的敏感期,本班共有15名學生參加校運動隊,對體能訓練有所了解,本班中有5名學生BMI指數(shù)偏高。
針對學生身體特點,在進行高強度間歇訓練之前,進行簡單的腳步移動耐力訓練,能夠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達到提高基礎心率,使身體充分激活,促進神經(jīng)與肌肉之間的連接。
針對學生心理特點,由于學生是小學中年級學生,本課設計相對較多的運動競賽來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同時對于較為復雜的動作內容,采用教師講解示范法來更為直觀地展現(xiàn)動作要點,而動作標準的學生,教師將進行鼓勵和讓其示范的形式來提高學生參與的專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