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225300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yī)院南十一婦科,江蘇泰州
宮頸上皮內瘤變和子宮浸潤癌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若早期沒有及時治療,后期很容易進展為宮頸浸潤癌癥。相關的報道稱,宮頸浸潤癌成為女性致命癌癥之一,常見癥狀是陰道不規(guī)律的流血、頻繁尿急等,針對該病癥,常以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LEEP)治療為主,由于速度快,止血見效快,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對于該病癥進行護理干預可以減少并發(fā)癥的產生,提高治療效果以及患者滿意率。本文通過對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宮頸上皮內瘤變LEEP 治療患者98 例進行分析,評定護理干預的影響[1]。
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宮頸上皮內瘤變LEEP 治療患者98 例,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9例。參照組已婚30例,未婚19 例;年齡23~62 歲,平均(38.62±4.2)歲。試驗組已婚29 例,未婚20 例;年齡24~61 歲,平均(37.3±3.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精神正常、無嚴重心、肝、臟等疾病。
排除標準:精神障礙和抑郁癥等。
手術方式:使用GD350-B4A 型多功能高頻電刀,功率為40~60 W,患者在手術前膀胱保持排空狀態(tài),護理人員輔助患者取膀胱截石部位,用基礎的消毒方式清理外陰,鋪好無菌毛巾,運用絕緣的擴陰器將宮頸完全露出,在用聚維酮液消毒宮頸部位和外陰,運用碘液進行病變區(qū)域的檢查,確定病變的部位以不同形狀的環(huán)形電圈進行切除,宮頸的創(chuàng)傷面用電凝保持在50 W 進行止血[2],保持球形模樣,針形的電極進行止血,創(chuàng)傷口放置云南白藥粉,再用多塊紗布塞滿局部進行壓迫從而止血,手術完成后將宮頸組織移送至病理科室進行檢查,同時留意陰道出血的現(xiàn)象,24 h 后才可以將陰道的紗布取出。
護理方式:參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手段。試驗組進行護理干預[3],方式如下:①手術開始之前,護理人員通過視頻或者小冊子的形式,告知患者手術的治療方式、病癥的特征等,讓患者對病情有著充分了解,同時在開始手術之前,護理人員要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要求患者排空膀胱并進行常規(guī)護理。②在進行手術麻醉的過程,幫助患者將四肢固定好,避免出現(xiàn)受壓麻木,在患者下肢放置海綿墊防止壓迫腘窩神經(jīng),時刻檢測心電的變化、血壓的浮動。③手術24 h后才可以將陰道的紗布取出,按照醫(yī)囑進行止血,觀察2~3 d,陰道不出現(xiàn)流血的情況,也沒有其他不適,就可以辦理出院。④手術后2~3 d陰道會出現(xiàn)少量的流液,且長達2~4周,這都是正?,F(xiàn)象,告知患者安心。⑤手術后外陰保持清潔,禁止用水或者藥液沖洗陰道的內部,4周內不可以劇烈運動,避免觸碰到宮頸創(chuàng)傷面造成出血現(xiàn)象。⑥為了避免感染,手術后(12周以上)禁止泡浴、游泳、性生活。⑦手術后8~12周回醫(yī)院進行宮頸創(chuàng)傷面的修復檢查。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8.0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水平對比:試驗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時間、術后宮頸創(chuàng)面恢復時間均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水平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水平對比(±s)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平均住院時間(d) 宮頸創(chuàng)面恢復時間(d)參照組 49 17.54±3.82 13.54±3.32 5.46±2.21 76.25±6.32試驗組 49 13.13±3.45 9.35±2.25 3.12±1.45 71.21±6.63 t 5.997 2 7.313 1 6.196 9 3.851 6 P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宮頸癌前病變的標志現(xiàn)象是宮頸上皮內瘤變,早期若是未得到及時治療也沒有任何干預措施,則可能發(fā)生癌變,造成不可改變的損傷。常用的治療方式有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隨著醫(yī)學發(fā)展,主要采用LEEP 治療,出血少、傷口小是該項手術的優(yōu)勢。同時在手術后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增加患者的手術效果,降低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可能,幫助宮頸創(chuàng)傷面的恢復,通過正確的病情指導,能夠幫助患者以正常的心態(tài)面對手術。
通過本次研究證實,試驗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時間、術后宮頸創(chuàng)面恢復時間均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進行護理干預后,能夠有效幫助患者傷口恢復,加快康復時間,并且護理人員一對一的護理方式,也拉近了醫(yī)患關系[4]。
綜合以上結論,對于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實施LEEP 治療中進行護理干預,能夠將手術的出血量減少,加快宮頸創(chuàng)傷面的恢復速度,也提升了護理滿意程度,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