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安民
生活中,有許多小動物,它們形態(tài)各異,生活習(xí)性也各不相同。在描寫它們時,就要仔仔細細地進行觀察,抓住它們的外部形態(tài)特點,生活中的一舉一動,把觀察到的結(jié)果記錄下來,再運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寫出來,就成為一篇優(yōu)秀的習(xí)作了。
抓住外形特點
【名篇引路】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才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fēng)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過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鄭振鐸《燕子》
名師解讀
作者用白描式的手法,僅僅用一句話,就活畫出燕子的外部形態(tài),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著把燕子放在特定的春天景物當中,燕子那活潑可愛的外形特點自然就躍然紙上。
【名篇引路】
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它們常常直豎著身子坐著,像人們用手一樣,用前爪往嘴里送東西吃。可以說,松鼠最不像四足獸了。
——【法國】布封《松鼠》
名師解讀
作者首先概括了小松鼠的特點,漂亮、馴良、乖巧,討人喜歡,然后描寫了它的外形特點,主要從面容描寫入手,包括眼睛、身體、四肢、尾巴等,寫得很細致,很生動,把松鼠的形象具體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
【名篇引路】
鵝的高傲,更表現(xiàn)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
鵝的叫聲,音調(diào)嚴肅鄭重,似厲聲呵斥。它的舊主人告訴我:養(yǎng)鵝等于養(yǎng)狗,它也能看守門戶。后來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亞于狗的狂吠。
鵝的步態(tài),更是傲慢了。大體上與鴨相似,但鴨的步調(diào)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鵝的步調(diào)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它常傲然地站著,看見人走來也毫不相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
——豐子愷《白鵝》
名師解讀
作者首先介紹鵝高傲的特點,然后分別從叫聲、步態(tài)上進行描寫,突出了鵝的特點。寫叫聲時,加入它平時的表現(xiàn),并和狗做了對比;寫步態(tài),則和鴨進行了對比。作者把鵝的叫聲和步態(tài)寫得活靈活現(xiàn),得益于對生活的觀察。有了細致的觀察,再加上豐富的想象,才能寫得這樣成功。
抓住生活習(xí)性
【名篇引路】
我一向討厭母雞。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并且沒有什么理由,討厭!有的時候,它不這樣亂叫,而是細聲細氣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顫顫巍巍的,順著墻根,或沿著田壩,那么扯長了聲如怨如訴,使人心中立刻結(jié)起個小疙瘩來。
它永遠不反抗公雞。有時候卻欺侮那最忠厚的鴨子。更可惡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雞的時候,它會下毒手,趁其不備,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兒毛來。
到下蛋的時候,它差不多是發(fā)了狂,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兒成績;就是聾子也會被吵得受不了。
——老舍《母雞》
名師解讀
作者抓住生活中母雞的特點,從三個方面來表述:一是平時的習(xí)慣,討厭地叫、不反抗公雞、欺凌別的母雞,寫出了母雞的“可恨”之處。叫聲分為兩種:一是無理由的“嘎嘎”;二是“細聲細氣”的如怨如訴。欺侮別的母雞和鴨子時的動作,下蛋時發(fā)了狂,寫得特別形象生動。
【名篇引路】
后來又有一大堆螞蟻出現(xiàn),不知是從什么地方來的,他們開始干他們的工作,其中有一只螞蟻雙手抓著一只夠它五倍大的死蜘蛛,英勇地拼命前進,一直拖著它硬往樹干上爬。
——【美國】馬克·吐溫《湯姆·索亞歷險記》
名師解讀
作者首先寫出一堆螞蟻出現(xiàn),開始干活,然后重點寫其中一只螞蟻努力工作的情景,使用了一個詞語“英勇”,來表達對螞蟻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寫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名篇引路】
當它發(fā)現(xiàn)了一點可吃的東西,它咕咕地直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教它的兒女吃。結(jié)果每一只雞雛的肚子都圓圓的下垂,像剛裝了一兩個湯圓兒似的,它自己卻消瘦了許多。假如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它教給雞雛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不知多少次。它還半蹲著,我想這是相當勞累地教它們擠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點溫暖。它若伏在地上,雞雛們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頭或別的地方,它一聲不哼。
在夜間若有什么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慘,使任何貪睡的人也得起來看看,是不是有了黃鼠狼。
它負責(zé)、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老舍《母雞》
名師解讀
作者通過描寫母雞給雞雛找吃的、教會小雞學(xué)習(xí)等一系列的動作,塑造出一個負責(zé)、慈愛、勇敢、辛苦的母雞媽媽的形象。
【名篇引路】
可最糟糕的是,白鵝把我下了魚餌的一片水面,也劃為自己的地盤。我們?yōu)檫@片水面打了好長時間的官司,它根本沒把我放在眼里。有時它率領(lǐng)一伙公鵝橫成一排,直奔魚竿,而且還要賴在那里;有時它們在河對岸洗澡,大聲叫喚,拍打翅膀,互相嬉戲。要不,它就與鄰近的鵝群來上一場廝打,弄得滿河里漂浮著撕咬下來的亂羽。如果趕上這么一場用以耀武揚威的亂子,你就甭想有魚咬鉤了。
有多少次,它徑直把我罐頭筒里的魚餌咽進了肚里,有時還拖走掛著魚餌的釣繩。干這種勾當它從不偷偷摸摸,總是從從容容、不緊不慢的,因為它自認為是這條河的主宰。白鵝大概認為這個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屬于它。它要是知道了連它自己也屬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話,就可以把它抓起來,交給母親,用它和鮮白菜一起熬湯喝——那可就要大吃一驚了。
——豐子愷《白鵝》
名師解讀
作者細致地描寫了白鵝的討厭,在水面上大聲喧嘩、吞吃魚餌等“不良行為”來表達作者心中的“憤怒”之情,可后來筆鋒一轉(zhuǎn),卻表達出自己明明可以主宰白鵝的命運,卻聽之任之地由著它們來搗亂,說明作者內(nèi)心還是喜歡這只白鵝的。
【作文題目】
結(jié)合上面的講述,描寫一只生活中的小動物,記住要寫出它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xí)性,還要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