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鵬
中化二建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TP347不銹鋼管是奧氏體型不銹耐酸鋼,TP347在酸、堿、鹽等溶液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因此廣泛應用于航空,石油化工等工業(yè)中。起初TP347和TP347作為一種國外引進材料,根據(jù)工藝不同分為焊后做穩(wěn)定化熱處理和焊后不做穩(wěn)定化熱處理兩種,壁厚基本在30mm以下,主要用途是在爐管方面。隨著國內鋼廠制造工藝技術的提升,TP347材料逐漸國產(chǎn)化,管道材料逐漸變厚,開始應用于工藝管道方面,工藝條件也變得越來越復雜[1]。在TP347材料應用于工藝管道的工程實踐中,多個裝置出現(xiàn)管道在焊接或穩(wěn)定化熱處理后出現(xiàn)焊縫裂紋的問題。
為保證焊接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根據(jù)合金鋼的焊接性能,焊接方法選用鎢極氬弧焊根焊,焊條電弧焊填充、蓋面。為使焊接接頭具有與母材相當?shù)母邷貜姸燃案邷乜寡趸?,填充材料選用GB/T8110—2008中規(guī)定的ER55—B2(H1Cr5Mo)鎢極氬弧焊焊絲和GB/T5118—2012中規(guī)定的E5515—B2低氫型焊條。
焊縫強度決定了零件的整體強度,為保證焊縫的強度和質量,需選擇合適的焊絲。焊絲的選擇原則有兩種:一種是根據(jù)化學元素匹配原則,所選擇的填充材料的化學成分與母材接近,焊接時的可操作性較好;另外一種是根據(jù)強度匹配原則,選取與母材強度相當?shù)暮附z,可以緩解由于母材和焊縫強度差過大引起總體強度的降低。
在進行管口組對之前,要求把坡口表面和兩邊母材內外表面高于20mm范圍中的氧化物、熔渣、油污、毛刺以及一些其他有害雜質及時清理干凈,應用同根焊類似的焊接材料,焊接技術參數(shù)做好定位焊,定位焊縫的厚度、長度以及間距都應該確保在正式焊接中不會出現(xiàn)開裂,每一道焊口定位焊縫應該高于2個地方,焊縫的長度應該保持在的10-15mm左右較為合適,定位焊縫應該做到平滑過渡到母材中,焊縫兩邊應該磨削成為斜坡,同時確保焊透以及熔合較好,并且沒有氣孔以及夾渣等問題。
氧乙炔熔態(tài)氣壓焊接技術在國際上應用十分廣泛。該施工工藝較以前普遍使用的固態(tài)焊法要容易掌握,簡化了對端面的要求,有效解決了操作工人技術要求較高的問題,大幅提高焊接速度。
在進行現(xiàn)場在進行鎢極氬弧焊之時風速應該高于2m/s或者是焊條電弧焊風速高于5m/s,其空氣中相對濕度應高于90%,或者當其遇到雨雪等環(huán)境之時,要求采取合適的保護措施,否則不能進行施焊。焊接前必須檢查焊接設備的狀態(tài)是否完好,確保氣體較為充足。焊條要求根據(jù)實際進行烘干,其烘干的溫度為350-400℃,保溫大約1-2h。在焊條經(jīng)過烘干以后,要求放置在100-150℃的保溫筒之中方便取用,焊條在空氣之中暴露的時間高于4h,則需要重新做好烘干工作,重復烘干次數(shù)不能高于2次,焊絲表面如果有油污的話,在使用前必須做好清理工作。焊前根據(jù)要求均勻預熱坡口兩邊,預熱溫度應該高于200℃,預熱范圍要求將坡口作為中心兩邊各100mm,在母材焊縫達到預熱溫度以后及時進行焊接,焊接過程中應該對焊縫背面做好充氬保護,在焊接完成三層以后才能終止內充氬,焊接道間溫度應該高于預熱溫度[2]。應用鎢極氬弧焊之時,焊絲前端應該放在保護氣體中,多層焊時每一層的焊接接頭要求錯開,及時清理道間以及層間影響焊接質量的雜質,在焊接中不能出現(xiàn)中斷焊接的情況,在將焊接中斷前及時應用后熱措施。
焊縫跟蹤和熔透控制都是焊接自動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焊接過程控制就是對熔池的監(jiān)測,而獲得清晰的熔池圖像又是準確、快速地檢測出焊接質量的必要前提.焊接過程往往產(chǎn)生各種缺陷,焊縫同一橫截面上,焊接熱輸入相同,而隨著特征點遠離焊縫中心,熱量由于試板的熱傳導和散熱使得特征點峰值溫度逐漸降低,前進側溫度較后退側溫度一般高10-20℃。觀察焊后焊縫宏觀形貌可知,飛邊大部分出現(xiàn)在后退側,由于飛邊的存在使得焊接過程中后退側熱量散失較多,這就使得前進側速度相對后退側較高,從而造成兩側溫度差異。
在不同的溫度區(qū)間,試驗鋼的抗拉強度以及硬度會在溫度升高之下有兩種發(fā)展趨勢,指的是在840-880℃范圍中強硬度有著較為明顯的提升,但是隨著溫度的慢慢提升,試驗鋼淬火后的強硬度則出現(xiàn)了逐漸降低的趨勢。在確定合適的溫度范圍中,在淬火溫度提升的背景下沖擊功有著降低的趨勢,主要是因為淬火溫度提升后,奧氏體晶粒粗化以后導致淬火生成的馬氏體組織比較大,造成塑韌性的降低[3]。
焊后立即進行熱處理,目的是減小冷裂紋傾向和消除應力裂紋,改善焊縫內部組織,提高焊接接頭綜合力學性能。熱處理溫度700-750℃,用熱處理設備控制繩型或者履帶型加熱器,履帶式加熱器原理如下:加熱至300℃后,按3.5℃/min的速度加熱;加熱至710℃,恒溫30min;以4℃/min的速度進行冷卻,冷至300℃后自由冷卻。測溫采用熱電偶均布在焊口周圍,并用自動記錄儀記錄熱處理曲線。在焊縫兩側不小于焊縫寬度的6倍,且不小于25mm,加熱區(qū)以外100mm用石棉保溫氈保溫,管道端口封閉。焊道熱處理后應用里氏硬度儀對焊縫進行硬度檢測,每道焊縫檢測3處,每處檢測3點,部位分別為母材、熱影響區(qū)和焊縫,按SY/T0599(NACE標準MR0175)要求進行硬度測試,應滿足硬度≤HV250。
在對厚壁合金鋼進行焊接中要求嚴格依據(jù)工藝技術進行預熱,合理控制道間溫度,在焊接后及時做好焊后熱處理,不能在焊后熱處理的必須及時進行后熱處理,保證焊接接頭的相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