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術中、術后研究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均比對照組較高,組間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姜俊玲
【摘 要】目的:探究全程人文關懷在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2月我院接收的擇期手術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n=40)和對照組(n=40),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手術室護理措施,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增加全程人文關懷。對比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焦慮評分。結果:兩組患者術前焦慮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中、術后研究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均比對照組較高,組間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程人文關懷應用于手術室患者護理中,能夠有效緩解焦慮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全程人文關懷;手術室患者;護理
【中圖分類號】R5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2--02
前言: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提升。因此,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問題,對醫(yī)療服務業(yè)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手術患者或多或少都會出現(xiàn)一定的心理問題,會給手術實施以及患者自身的恢復效果造成極大的影響[1]。這就需要有結合相應的護理方法為手術實施以及術后恢復提供保障。本研究中選取80例手術患者,分析全程人文關懷在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7年12月——2019年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80例,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均有40例。研究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20-80歲,平均年齡(52.2±6.8)歲;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18-82歲,平均年齡(49.3±6.2)歲。2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即術前充分準備手術用具,做好消毒處理;術中配合主治醫(yī)師操作,促進手術順利;術后做好傷口包扎、消毒以及換藥工作,然后輸液,密切注意患者的神情以及行為。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之上,給予全程人文關懷,具體內(nèi)容如下:①術前。在實施手術之前,做好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對其基本信息進行全面的了解,主要包括患者個人習慣、經(jīng)濟條件、過往病史等,尤其要掌握其心理變化。讓患者家屬及患者能夠提前知曉手術中會發(fā)生的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和麻醉狀況,使得患者能夠更加深刻的認識到術前準備的重要意義,進而達到緩解恐懼、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為患者打造出一種清潔、安靜的病房環(huán)境。②術中。結合患者本次手術中需要實施的具體位置,讓其放松皮帶、衣扣。若發(fā)現(xiàn)其出現(xiàn)口干的現(xiàn)象便需要立刻通過棉簽蘸取受力鹽水濕潤,了解其舒適的體位。若患者出現(xiàn)神經(jīng)緊張、呼吸加速的現(xiàn)象,便需要給予安慰和鼓勵以安撫其情緒。讓患者充分了解手術具體步驟,在手術允許的情況下增加軟墊。以患者的角度出發(fā),充分考慮手術中可能需要實施操作的部位,盡量避免過多身體部位的暴露,充分尊重患者。③術后。手術完成后需要清潔皮膚,做好消毒工作,并完善包扎、固定管道。給患者提供微笑服務,對其手術期間的配合給予肯定和致謝。
1.3 觀察指標 對比2組患者在術前、術中、術后的焦慮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4.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用c2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前分析 術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以及焦慮評分對比無差異性,對比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術中分析 對2兩組患者術中焦慮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研究組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較高,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術后分析 術后分析可知,研究組患者術后焦慮評分顯著比對照組較低,并且護理滿意度分數(shù)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
3 討論
當前普遍存在醫(yī)患關系緊張的現(xiàn)象,人們對醫(yī)療條件的需要已經(jīng)不再僅僅停留在疾病治療的層面,越來越注重醫(yī)師及護理人員對患者的重視度,人們更加重視護理醫(yī)院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態(tài)度,所以,在圍術期實施人文關懷便顯得極其重要[2]。術前全面了解患者的基礎信息和心理狀況,提前告知其手術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讓其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在手術中積極配合主治醫(yī)師實施操作,通過護理讓其充分感受到安全感,進而提高患者對醫(yī)師的信任感,進而提高手術信心;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進行傷口包扎以及消毒處,充分尊重患者,給予其肯定,進而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3-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在術前的護理滿意度評分和焦慮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術中和術后,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均比研究組較低,對照組患者焦慮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全程人文關懷能夠極大的提升手術室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緩解焦慮情緒,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張文娟.應用全程人文關懷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18, v.2(9):212-214.
肖顏.護理人文關懷在手術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yī)學信息, 2016, 29(30):151-152.
盧瑩瑩.全程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在手術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現(xiàn)代養(yǎng)生, 2017, 4(18):268-268.
汪洋.人文關懷在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和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6, 26(17):33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