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俊
(江蘇省如皋市搬經中學 江蘇 如皋 226500)
高三階段主要是知識的復習與鞏固階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技能的階段。對于高三數學的一輪復習而言,諸多面臨高考挑戰(zhàn)的學生都認為這是復習活動的開始,受到內容繁雜與時間有限性的影響,諸多高三學生并沒有在復習階段取得良好的成效。思維導圖為一種新型學習模式,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其主要是將知識轉化為圖形,生動形象的展現在學而生面前,便于學生清晰的了解知識解雇框架,將所學的知識進行科學的學以致用,因此將思維導圖應用在高三數學一輪復習中十分必要。
高三階段的一輪復習作為復習課程的開始時期,是學生系統(tǒng)整理知識點的基礎,也是學生適應高考緊張氛圍的關鍵。對于高三數學復習課程,借助思維導圖可以更好的凸顯出學習思路,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問題[1]。在繪制思維導圖期間,學生可以主觀的對自我加以評價,結合自身所有的數學知識,直觀的分析每一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若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期間存在問題,學生便可以針對性的找到問題的突破點,自主和教師或者其他學生交流,共同把知識點熟記于心,靈活的實現學以致用,促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實現學習效率最大化,因此思維導圖的運用十分必要。
2.1 小組合作整合知識結構。在高中數學教師應用思維導圖時,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參與復習活動,提高學生復習效率。首先教師要將學生科學分組,將班級內的所有學生依據人數組建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擴展學生學習思維,強加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促使每個學生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不斷對知識進行完善與總結。
其次在教師的引導下,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制作知識結構圖形,在此期間,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思路,將某一個單元或者某一個章節(jié)中涉及的所有知識進行標記,找到每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構建完整的數學體系。最后教師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促使學生發(fā)現自身在學習期間存在的不足,將自己的思維導圖補充完整,提高思維導圖的應用效率。比如教學“直線與方程”,在復習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找到直線斜率、方程和兩天直線以及平面中兩點距離的相關知識,將直線與方程作為中心點,構建思維導圖,完善學生自身知識結構,保證復習課堂的有效性[2]。
2.2 教師與學生共同修改。對于思維導圖的制作,教師在引導學生制作之后,還應調動學生積極性,對思維導圖的內容進行加工與整理,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了解與掌握。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找到具有代表性的思維導圖框架作為實例,組織學生共同分析與思考,發(fā)現思維導圖中存在的不足,整理知識體系,針對學生不理解的地方給予針對性的指點,延伸學生自身學習視野,逐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復習“數列”相關知識點時,因數列中包括等差、等比和數列與函數形式等內容,且知識點比較繁雜,每一個題型都具備不同的解決方式,容易給學生帶來學習上的負擔。所以教師在實際復習環(huán)節(jié)中,可以組織學生總結與歸納出不同類型的數列基本規(guī)律和數列與函數的基本特征,將這些內容標記在思維導圖中,進而創(chuàng)建出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
2.3 學生講解與反思。對于思維導圖的運用,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制作思維導圖,還要引導學生自主結合思維導圖的內容進行講解,只要學生能夠將自己理解的知識內容清晰的講解給他人,學生對此內容的掌握程度便會大幅度提升。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總結知識點之后,巧妙的將知識點進行結合,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此期間,教師要關注學生對知識點本質的挖掘,針對學生存在的疑惑給予指點,由此不斷整合數學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面臨高考的挑戰(zhàn),樹立學生考試信心,逐一攻破每一個知識點。
綜上所述,將思維導圖運用在高中數學的復習課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價值和意義,教師應全面了解思維導圖的運用優(yōu)勢,巧妙的將思維導圖和復習課堂進行融合,幫助學生整理學習思路,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不斷增加學生數學知識儲備量,提高學生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