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利
(河南省尉氏縣實驗小學 河南 尉氏 475500)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入貫徹新課程標準的今天,迫切需要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改變以往對學生諸多的限制、支配、束縛、壓抑,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多彩豐富的天地。孩子們在這所充滿歡樂的絢麗的天地里,不再機械地抄寫字詞、不再接受填鴨式的灌輸……學生也不再是亦步亦趨,囫圇吞棗。而可以在這廣闊天地里盡情展示自己的豐采,流露自己的真情,為此我在探索與實踐中大膽創(chuàng)新,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教育中有許多文章文質兼美,無不寄托著作者豐富的情感,蘊藏著巨大審美價值。那么如何創(chuàng)造我“想學”,我“要學”的積極氣氛呢?我覺得必須讓學生“入情”。如教學《海濱小城》一課,我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絢麗多彩的海濱美景,傾聽那浩瀚的大海中傳出的動人心魄的陣陣海浪聲,親眼目睹小城的庭院,公園,街道的美麗和整潔。學生有了豐富的情感體驗在學習課文時就會興趣盎然充滿激情;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從而激發(fā)他們對生活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另外還要使學生由“入情”到“動情”。兒童情感的產(chǎn)生發(fā)展與他們的認識、感受緊密相聯(lián),因此重要的一環(huán)是要讓學生認識、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意境等。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珍珠鳥》的第十四自然段時,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的大屏幕觀看珍珠鳥伏眠于作者的肩頭酣然入睡,人與鳥親密相依溫馨和諧的動人畫面,同時聽著輕柔優(yōu)美的音樂伴奏。使學生從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談看著這樣一幅溫馨和諧的畫有什么感想?如果讓你給這幅圖題一句詞,你想題什么?最后,再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課文,這樣學生定會讀得聲情并茂。這種內(nèi)心的情感發(fā)展,也驅動著孩子們?nèi)硇牡赝度氲綄W習中來。
首先鼓勵對文本理解的個性化?!伴喿x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面對同樣的語文材料,學生根據(jù)自己生活的經(jīng)驗和體驗感情等方面的差異,會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文學的多義性,豐富性是文學的生命。這是人的豐富性決定的,這正是創(chuàng)造的動力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老師只有認識到這一點,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發(fā)展。比如:在教學《烏塔》一課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圍繞以下兩個問題展開了討論:(1)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小女孩獨自游歐洲,這種做法你是否贊成?理由是什么?(2)你認為中國的孩子缺乏樂趣嗎?為什么?,同學們討論的過程中,發(fā)言積極、思維活躍,主動性、積極性得以充分發(fā)揮。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辯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自主的精神。因此我們說語文教學既是技能知識的教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心靈的溝通生命的對話。另外要使學生有感受,首先老師要有感受,要使學生能體驗,教師先要能體驗,要使學生動情,教師首先要動情。
其次,鼓勵學生對作業(yè)選擇的個性化。教師應力求從學生的個性差異出發(fā),滿足個人的學習需求,從而促使個性化發(fā)展。我結合教學實際設計不同的作業(yè),(1)自主型作業(yè),教師設計難易有別的作業(yè),給學生選擇的空間。(2)實踐性作業(yè)。比如:讓學生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收集、處理信息,做社會小調查等,為學生提供體驗、實踐、活動的機會,同時鼓勵學生根據(jù)自身實際,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
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該既是孩子們的良師又是益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保持與孩子平等的對話,并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熱情的幫助。從而實現(xiàn)師生之間有效的溝通交流合作。由于課堂教學十分有限,不可能讓所有的學生都有單獨表現(xiàn)的機會,而自由結合或分小組討論正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這其中同學之間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相互交流、相互溝通、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得到增強。
“教學不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會、探究和感悟.課堂上應該讓學生得到自由、無拘無束,主題性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師可結合要學習的課文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讓學生課前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搜集相關資料,在理解課文時,可以隨時給學生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喚起學生的積極性。教材無非是例子,在利用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應該放手讓學生去實踐,因此,可引導學生自己去品讀、感悟、體會課文內(nèi)容,然后讓他們說說從文中你讀懂了什么?你是從哪兒讀懂的?你對事物有何看法?有什么疑問提出來,師生討論解決。這樣的課堂,就會使學生從中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體驗,收獲到真知識。這也正是語文教學的魅力所在。
總之,為了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具有開拓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新一代,為了每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就讓我們做個有心人,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使孩子享受學習的快樂并健康和諧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