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念
(江蘇省無錫市湖濱中學,江蘇無錫 214031)
高中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開展政治課程學習,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同時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梢哉f,政治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由此在高中政治課堂中開展生活化教學,也是政治學科的應有之義。如何更好地開展生活化教學,以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成效,是一線政治教師需要深入思考的課題。
所謂生活化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將具體的課程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通過生活中的事物或現象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本知識,并將其應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1]。在政治課堂中應用生活化教學,即將具體的政治課程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來進行政治理論的講授,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用自己的生活體驗來學習政治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與政治思維,使其能運用政治思維思考與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從當前高中政治教學的現狀來看,大部分高中政治教師還在采取傳統的講授型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以教師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授政治知識,學生則只能被動地聽講。這種教學模式,教師占據了整個課堂,學生很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缺乏學習政治的主動性,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學習效果也不好。
從高中政治教學的整體來看,當前高中政治教學的現狀還不夠樂觀,不少教師只是生搬硬套地講授課本上的政治知識,很少將政治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甚少開展生活化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使政治課變得枯燥無味,學生感覺政治理論很抽象,很難理解,對政治學習興趣不大,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是極為不利的。
政治理論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從社會生活中提煉與抽象出來的,政治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政治教師將政治理論與日常生活割裂開來,導致學生學起來十分費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想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成效,教師就要將政治教學回歸生活,這也是政治課程的應有之義。而情境教學法就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教學策略。
所謂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并讓學生進入情境,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2]。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政治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根據具體的政治課程內容與學生的認知特點來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讓抽象的政治理論與具體的日常生活相聯系,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政治理論與政治原理,進而提高政治教學的成效。情境教學法的重點在于情境的創(chuàng)設,而要想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教師就需要提前進行精心的策劃,首先根據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來創(chuàng)設,讓創(chuàng)設的情境能為教學目標服務;其次要考慮到學生的學情,高中生已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對社會現象有自己的看法,教師可以根據高中生的這些認知特點來設計情境,讓創(chuàng)設的情境符合學生的學情,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最后,教師在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時需要考慮從什么生活現象來入手與切入,選取的生活現象與生活案例要與具體的課程內容相關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此外,情境教學法的創(chuàng)設方法有很多,教師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保證創(chuàng)設的情境能夠真實有效。
例如,在講授《權力的行使:需要監(jiān)督》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權力與監(jiān)督間的關系,筆者根據教材中提到的《焦點訪談》,用多媒體播放了《焦點訪談》中有關官員腐敗的片段,同時向學生提問:為什么《焦點訪談》有很大的影響力,備受人們關注呢?《焦點訪談》是高中生比較熟悉的電視節(jié)目,以此為案例來開展政治教學,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從而為后續(xù)的政治教學營造良好的氛圍。
高中生正處在青春期,他們精力充沛,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而游戲教學并不僅僅適用于幼兒園與小學,高中階段同樣可以適當開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謂游戲化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具體的課程內容來設計一些游戲,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內容,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政治教學中開展游戲化教學,即政治教師根據具體的政治課程內容來創(chuàng)設游戲活動,通過游戲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讓他們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識與政治原理。政治課程包含許多生活現象與生活案例,也是比較適合來開展游戲教學的。在創(chuàng)設游戲活動時,教師需要注意游戲不是隨意而為的,而是要為政治教學服務的,同時也要注意游戲活動的規(guī)模與時間。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同時教室場地也是有限的,因此,政治教學中的游戲活動最好是小規(guī)模的,時間也不宜過長,這樣比較符合高中生的認知特點,也能達到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講授貨幣的產生時,考慮到單純的理論講授比較枯燥,學生也不好理解,于是筆者設計了一個小游戲,準備了一些貝殼,讓學生模仿古時候的人,拿貝殼來交換其他物品。這個小游戲不僅簡單,操作也比較容易,而且學生都很感興趣,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政治課程的內容都源于鮮活的生活,政治教學的主要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政治知識,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具備一定的政治思維與政治素養(yǎng),能夠用政治思維來看待社會現象,同時思考與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政治問題。由此,我們的政治教學也需要從生活出發(fā),政治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來開展實踐探究活動,以在培養(yǎng)學生政治素養(yǎng)的同時,提高他們自主探究與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探究任務,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所需的材料,同時在課堂上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根據材料開展討論與探究,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教師在探究活動中主要起引導的作用,可以根據正反兩方面的案例與材料來沖擊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究,當學生有不同的觀點想要表達時,教師要采取欣賞與鼓勵的態(tài)度,耐心聆聽學生的觀點,同時給予客觀中肯的評價。如果學生的觀點有偏差,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討論,同時引導其了解自己思想的偏差,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總的來說,開展生活化教學是高中政治教學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而在教學實踐中如何讓生活化教學更有效,還需要我們廣大政治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與思考,以探究更多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來促進生活化教學效率的提高和高效課堂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