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閱讀能力有助于學生整體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預測是非常重要的閱讀策略,也是教師開展閱讀教學比較常用的策略。那如何根據文本編排、教學目標、閱讀目的、素養(yǎng)評價的不同來實施不同的閱讀策略呢?
一、準確理解文本,了解預測
新課標指出:教師要準確理解編者的編寫意圖,從而落實教材資源和教學效果的二元發(fā)展。統(tǒng)編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導讀頁里寫道:“猜測與推想,使我們的閱讀之旅充滿了樂趣。”導讀頁所配插圖含義深刻,看上去是一幅風景畫,細思量卻是編者對“預測”策略的一種獨特展示。教師要清晰、準確地解讀:預測的閱讀是沿著不同的預測方向,可以抵達不同的地方,領略不同的美景。只有明確這一教學基點,教學才能有的放矢。只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閱讀觀察時間,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發(fā)現和思考,學生就一定會在閱讀實踐中了解預測的方法。
比如在教學《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時,出示課文題目“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猜猜故事會發(fā)生什么,并說說猜測的理由。有的學生猜想:房屋的主人一定很愛護這間老屋,所以老屋不會倒。有的學生猜想:建筑老屋的材料非常堅固,所以老屋不會倒。還有的學生猜:這間老屋一定非常特別……這時教師出示課文題目的旁批:老屋總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嗎?引導學生明白,這是看題目猜內容,運用了“預測”的閱讀策略。在閱讀中預測,就是在閱讀中預先推想和猜測文章的主題、內容、寫作方式等。學生通讀課文后,再讓他們說說故事的內容和自己讀題目預測的內容有什么不一樣。課堂上,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發(fā)現預測的秘密,出示課后“泡泡”提示語,交流預測的方法。學生一邊閱讀,一邊預測,激發(fā)了閱讀興趣,更好地體驗和感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
二、合理運用方法,練習預測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與生活經驗,而且伴隨年齡的增長與知識的豐富,學生的閱讀能力會逐漸提升,知識體系的架構也初步形成。這種知識結構的構建就是學生學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落實在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學情綜合情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對掌握的知識經驗進行整合,進而深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這樣,教師對預測策略的運用,不僅極大提升了教學效率,更使預測的實踐過程成為學生主體建構、內化方法、習得素養(yǎng)的過程。
《不會叫的狗》是一篇童話,這個故事設計了三種結局,每一種結局都沒有結尾,預示著狗的三種命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對故事結局進行預測。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師可以課前導語和課后活動引導學生進行獨立預測。課前導語:“讀故事,一邊讀一邊預測后面的內容,想一想,故事的結局可能是什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題目、插圖、故事內容等預測故事的發(fā)展和結局。課后還安排了一次實踐活動:“選一本不熟悉的故事書,讀給其他同學聽。讀的時候,讓同學猜猜后面可能會發(fā)生什么?!苯處熆商崾緦W生,選擇在關鍵情節(jié)、重點內容處停下來讓同學預測,在不斷驗證預測、修正預測的過程中體驗閱讀的快樂。學生在閱讀預測中共同成長,進一步運用預測策略,激發(fā)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讓一邊閱讀一邊預測成為習慣。
三、整體遷移能力,獨立預測
三維目標的提出,立體而富有層次地構建了一個開放、有活力的課堂教學目標,其中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滲透上,更能有效推進課堂教學。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學生可以根據已經掌握的信息,預測文章的內容與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在此過程中,預測并不是天馬行空,還要關注預測是否有道理,要科學地對文章內容進行預測,否則會與文章實際內容產生偏離,使得教學活動難以實現預期目標。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對現有的線索進行梳理,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題,進而對文本內容進行預測,充分把握閱讀教學的關鍵,進而深化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此過程中,學生的預測能力能夠得到顯著提升,教學目標也能更好實現。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情,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預測,進而實現學生預測能力的提升。《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一文沒有結尾,教師在運用預測策略時,可以結合課前導語“讀下面的故事,一邊讀一邊想,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對閱讀內容進行梳理,引導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預測。對課后呈現的《躲貓貓大王》《夏洛的網》等閱讀文章,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題目猜內容,講述其中一些文章或故事的梗概、片段,讓學生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和原文一樣,引導學生繼續(xù)獨立預測,把自己當作閱讀的發(fā)現者與創(chuàng)造者,以此激發(fā)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通過運用預測策略,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而且要合理運用預測策略,進而提升閱讀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鼎市前岐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