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巖
(沈陽市輝山學校,遼寧 沈陽 110000)
著名教育學佳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讓學生變聰明的方式就是讓學生去閱讀,通過閱讀學生能夠理解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與內涵,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積累更多的語言與詞匯,通過閱讀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得到明顯增強,因此在小學語文高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采取多種方式方法增強教學有效性,以下對具體情況作出分析和闡述。
小學語文教學主要目標是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其中閱讀是基礎,也是培養(yǎng)學生各項能力的關鍵,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處于關鍵的位置,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語言積累,還能夠讓讓學生對文本產生感悟,教師運用閱讀活動訓練的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課內外進行自主化閱讀,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也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形成自我思維,能夠對問題產生新的認識,這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探究能力都將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那么在新時期教學改革的浪潮之下,教師還需要注重閱讀的教學形式,運用有效的策略來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當中使自己成為一個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小學生。
新課程標準中已經明確提出,高年級的小學生閱讀教學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感知能力和對閱讀材料的理解能力,并且對于自己所閱讀的內容能夠有一定的評價,這樣就要求教師要逐漸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對文章有自我感知,形成一個感受理解與評價的學習過程。教師要改變以往的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形成學習感悟,能夠對所閱讀的材料有情感的認知和升華,并且可以對作品做出體驗與評價。
閱讀材料是語言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其中有結構和謀篇布局等內容,這些都可以給學生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要對材料進行朗讀賞析分析,段落理解等等,還需要對其中的人事物的描寫方法做出探究,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在情感,并且了解作者的寫作風格,伴隨著學生閱讀的深入,學生自然可以形成一個獨立的理解能力,并且自我審美感也會得到增強,有助于學生的鑒賞和未來的高層次閱讀與詩歌學習。
閱讀與寫作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閱讀可以促進寫作力的提升,寫作也能夠反補閱讀,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剖析時,必須要去能夠讓學生針對自己閱讀的文本遣詞造句進行情感的表達,還需要讓學生學會運用其中的寫作方法修辭方法。讓學生對知識有正確的理解,并且寫作技巧和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通過日常的閱讀訓練,學生能夠了解到寫作的一些方式,詞語的運用等等,讓學生在領悟練習和感受當中逐漸的提升閱讀與寫作能力。
新課程改革之后更加注重教學的個性化,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注重對小學生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的尊重,學生喜歡什么樣類型的文章,學生對怎樣的閱讀會產生樂趣與興趣,教師都要盡量的去尊重學生的想法。那么語文閱讀教學為了能夠讓小學生正確的理解文本把握課文內容教師所選擇的閱讀文本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運用一個標準去衡量所有的學生。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知道每一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對文章的理解和認知可能也不一樣,這樣就不能運用標準的答案和固定的標準去束縛學生的思維。在小學語文閱讀中,還需要放飛學生的思想,放飛學生的思維,允許學生有創(chuàng)新的看法與想法,尊重學生的愛好,選擇的語文閱讀文本,要讓學生自主去理解和探究,教師在教學指導上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書目,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方法閱讀,并且給學生指明閱讀方向,這樣才能有利于學學生個性化的提升和閱讀興趣愛好的擴展。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田忌賽馬”的過程中,閱讀目標是鍛煉學生閱讀的獨立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點: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分析、綜合的能力。德育滲透點:科學的思想啟蒙的教育。那么教師尊重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特點展開閱讀教學可以從自由討論開始“如果你是孫臏,你要怎么贏得賽馬”“幫齊威王想想辦法如何戰(zhàn)勝田忌?(如何安排馬的出場順序)”從田忌賽馬這件事中你受到什么啟發(fā)?希望同學們在生活、學習中遇到問題也象孫臏那樣認真思考、仔細分析,一定會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為了能夠創(chuàng)設閱讀氛圍,提升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熱情,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單一的死板的教學方式,關注學生的閱讀情緒,并且能夠運用靈活多樣的閱學模式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讓學生的注意力得到提升,教師可以運用學生喜歡的寓言童話故事方式給學生進行講故事,還可以讓學生去表演理解寓言童話的相關內涵,并且運用這樣的方式激勵學生自主的參與到閱讀活動隊伍當中。另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構建一些閱讀競賽,在班級創(chuàng)建閱讀角,通過小組活動和探究的方式,找出閱讀文章中的重點段落,并且概括大意說說自己的想法展示出自己閱讀的與眾不同,然后小組進行共同的評價。在讀書角當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分享各類文章,還可以為學生粘貼不同的閱讀標語,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氛圍,并且努力的尋求自己閱讀文章的與眾不同,分享給大家提升學生的閱讀自信心和成就感,也讓學生能夠一步一步的喜歡上閱讀學習。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自相矛盾”時,教師就可以自導一出戲,給學生講矛盾的故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特別的客人,他是一位古代的楚國人。他要賣兩件寶貝。來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這位特殊的客人,看看他到底有什么好寶貝。古代人裝扮的學生拿著紙板做的矛和盾閃亮登場,學生給予熱烈的掌聲。
該生以古代的語言行見面禮。其他學生有些感到好玩笑起來,有些學樣子回禮。
師:同學們,你們看他手里拿得這兩件東西,你知道是什么嗎?生:我知道左邊拿得是矛,右邊拿得是盾。師:你是怎么知道?生:我在電視上看到過,像古時候打仗就是用的這個。師:那矛是用來干什么?盾是用來干什么的?生:矛是用來攻擊的,盾用來防守別人攻擊的。(師板書:矛盾)師:不錯,看來你的課外知識很豐富,請同學像他學習,多留意課外知識。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古代的士兵,你想擁有什么的矛和盾呢?生:我想擁有鋒利的矛和堅固的盾。(師板書:鋒利堅固)師:你的說得很好。這不,今天這位楚人正要給我們展現(xiàn)他的寶貝呢,我們且聽他怎么說。這樣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和積極性。
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并且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相違背。那么教師為了能夠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愿,讓學生能夠去主動的閱讀。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形象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也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進行閱讀思考,剖析文章的內容,感受文章的情感,能夠有自身的理解與體會,逐步的增強自己的閱讀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僅僅有閱讀興趣和主動性也不是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全部,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安靜的,帶有思考性和探究性的進行閱讀,教師還需要讓學生能夠在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下靜心閱讀,嘗試著給學生進行一些指導讓學生去體會其中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并且體會作者為何要這樣寫文章,了解作者的寫作方式方法,爭取自己在未來的寫作中也可以運用。另外,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讀書,記筆記的方式是學生一邊閱讀將重點句子或者有意義的句子進行勾畫,將語言優(yōu)美的句子摘抄到自己的語錄當中,為今后的閱讀和寫作積累更多的素材。另外在高年級的學生語文閱讀中還可以進行拓寫、仿寫,讓學生能夠理解其中的要義,并且提出自己的閱讀感悟和想法。若是長期反復的進行閱讀積累學生可能會感覺比較枯燥乏味,那么教師就可以改變形式,例如使用賀卡或者名片的方式,讓學生的記錄與摘抄更具有積極性。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外閱讀活動與指導推薦書目增強學生閱讀體驗也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良好方式。
綜上所述,本文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還需要采用多種方式強化學生的閱讀感悟,尊重學生閱讀個性,采用多種方式促進閱讀興趣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