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廣林
(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紀元中學,廣東 江門 529700)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準備活動→教師講解示范→學生在教師的指揮下進行練習→下課講評。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以教師為中介,許多課外生氣勃勃的學生在課上都變得死氣沉沉,學生在體育教學中一直處于被動、消極、受壓抑的狀態(tài)下,身體素質得不到提高與發(fā)展,最重要的是就連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都爭取不到。隨著教育新課改不斷地深入,以教師講,學生聽、練為基本特征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就日趨顯得太不適宜了。我在體育教學中從以下幾點著手,使學生在自主獲取、主動合作、自由創(chuàng)新的新課堂教學中學習與提高。
說到體育課上的“開放”,人們往往會把它和“一個哨子,幾個球,老師、學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學等同起來,認為體育體育課“開放”就是教師不負責,不認真的表現(xiàn),所以體育教師不敢“放”,惟恐沾上“放羊”式教學之嫌。其實這是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概念?!胺叛颉笔浇虒W是指教師課前沒有準備,上課時倉促上陣,讓學生無目的、無組織地自由活動,這是對學生不負責的一種教學方式。而這里所說的“放”是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組織教學內容,有目的、有計劃開展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的“放”,是指要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讓他們自主的鍛煉,減少教師無謂的干擾與約束。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敢于放手,讓學生在課堂的舞臺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學生的自鍛能力。在思想上教師放心,在實踐上教師放手、放開、放寬、放活是進行“開放型體育課”的關鍵所在。
那么在課堂中怎樣才能有效的“放”,讓“放”在課中體現(xiàn)的更加自然,更加合理呢?結合課堂教學實踐,教師要做好以下的幾個方面的事:
1.要發(fā)揮體育骨干學生的作用,體育骨干的作用并不能局限于讓學生簡單地協(xié)助教師完成某些活動,而是讓體育骨干學生參與教學內容的設計、管理,更好地從學生的角度去安排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同時也增強了課堂中學生參與的氛圍和師生之間地親和力,事半功倍地達到教學目標。
2.在進行“開放式”教學時,教師應把練習的目的要求,以及課所要達到的效果給學生一個較為明確的講述,讓學生在一定學習目標指引下,根據(jù)各自特點,有針對性的加以練習,這里的學習領域可是“五大領域”中的二三個或是四五個,在教學環(huán)境與學生實際的基礎上,提出較為直觀的練習方式,做到“有的放矢”確定學習目標,內容選擇應可能安排貼近學生實際,迎合學生自身要求,有一定實用性與趣味性較強的健身體育、娛樂體育、鄉(xiāng)土體育、生活體育的內容。同時對場地器械布置、安全事項等要給予充分的布置,避免造成課堂混亂與發(fā)生安全事故。
3.在“開放式”教學策略中最關鍵的是教師如何引導與學生怎樣學的問題。教師應在不斷改進“教學意圖”引導的過程中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興趣,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和表現(xiàn)機會,給學生留出自主學習的空間、真正讓學生擁有主動權、自主權,強調動則有“理”、動則有“方”、動則有“趣”,注重適當?shù)摹胺拧?,避免過嚴的“管”。上課的教師并不是完全脫離學生,等同于“放羊式”教學,而應更加密切注意被“放”學生的活動情況,課堂氛圍,以便隨時提醒、調整,并給予及時必要的點撥與指導。
合作交流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合作交流可以增強師生、生生之間情感;通過合作交流可以獲取新的知識、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悅。例如:在排球墊球的教學中,由于動作細節(jié)性與手部有一定的疼痛等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女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很難掌握墊球的技術,針對這一情況,我采用了“忽視教學法”,有意的忽視 “問題學生”的所在,并通過對掌握動作較好的學生再進行較為細致的指導,然后按不同的水平分組結伴合作的教學方法,讓他們自由結伴練習,他們在合作練習中各自交流了自己墊球的方法和技巧,出現(xiàn)了“水平低的學生學的積極,水平高的學生教的認真”的課堂氛圍,練習的密度與效果也明顯增強,在同伴的幫助下那些沒有掌握墊球技術的學生慢慢地學會了墊球,此時發(fā)現(xiàn)他們同伴之間的友情倍增,每位學生的長處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個個臉上露出了成功的笑容。
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之一。而現(xiàn)在的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并不僅僅局限于教師對課的情境或是項目進行有意識的安排,從而來觸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這種淺層的興趣激發(fā),維持的時間與整體效果性并不是太好。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讓學生模仿學習動作遠沒有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出新的學習方法來興趣更強、效果更好。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在體育教學中必須堅持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只有讓全體學生真正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真正成為學習活動中的“小主人”,才能實現(xiàn)體育教學優(yōu)質高效,才能促進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提高,為今后的終身體育創(chuàng)造條件;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練,培養(yǎng)他們自主、合作、創(chuàng)新的習慣,才能真正讓課堂充滿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