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欣垣
(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方洲小學 江蘇 蘇州 2150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已經成為當前教學領域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收獲并擁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在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注重于學生素質的積淀,締造有效、甚至高效的課堂教學,這是非常值得教師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學生喜歡學語文,即對語文有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認識或探索事物的重要基礎,是推動人們認識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動機。學生對某一學科產生興趣,就會推動他奮發(fā)的學習,廣泛的涉取與之相關的知識。因為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狀態(tài)下學習,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人的潛能能得到充分開發(fā)。心理學也早就做過“學習興趣與學習成績相關性”的實驗研究,并得到國際上公認的結果。
這點在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中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低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對于課堂生活還不能完全適應。這就造成了低年級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在課堂上注意力尚不能長時間地完全集中,同時他們對新事物充滿了好奇,也有相當程度的求知欲。這使得課堂教學中的興趣培養(yǎng)更為重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一旦培養(yǎng)起來對他們今后的語文學習乃至其他各門課程的學習都將大有裨益。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教授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
許多語文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都會反應自己如何不喜歡語文,語文是如何的枯燥、沒意思?;谶@點的考慮,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有義務使學生體會到語文的美,體會到語文知識之間由相互聯(lián)系而產生的巨大應用價值的美。在課堂中,要體現(xiàn)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主體性,多安排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的操作活動、集體游戲等。讓學生在活動、游戲中,體會到語文是好玩的、有趣的,從而慢慢建立起對語文的興趣。同時,這樣的活動也有利于學生積累必要的語文活動經驗,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
語文是源于生活的一門科學,相較于語文知識來說,學生對于生活的世界更有親切感和熟悉感。如果在教學中,我們能夠做到將語文回到生活中,選取學生成長過程中熟悉的生活實例,學生必然能夠產生學習的興趣,學習起來也必然更容易。這樣的教學也有利于學生形成“語文是在生活中的,就在我們身邊”這樣的語文生活化的觀念。使學生認識到語文的生活化,可以拉近學生與語文之間的距離,養(yǎng)成用語文的眼光觀察世界、觀察生活的習慣,有益于學生形成語文的意識。
任何一位教師都應該在教學之前掌握所教學科的特點。只有充分了解學科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教師才能更好地駕馭,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杜時鐘在《人文教育論》中指出“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種自由的精神、自覺的精神、超越的精神。它標志著人對物、對自然的超越――人高于物;它的誕生說明人具有了自我的意識,標志人的覺醒,表明人的存在不再是自在的,而是自覺的;超越自然則意味著人開始有了自由――創(chuàng)造的自由、生活的自由以及享受的自由?!睆倪@段話可以看出人文精神的實質和核心,是強調“人之所以為人”。
語文教學要體現(xiàn)人文性,首先應該充分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文章是作者情感飽滿的自然流露,是作者內心情感的表達,“文章合為時而作”就是這個道理。由于小學生的情感領悟能力還沒有成熟,他們不能完全理解大人的世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盡快地進入角色,充分體會作者的情感,使之盡快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耙磺€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彼?,語文的人文性就體現(xiàn)在其中。同樣的一部作品,一年有一年的新認識,一年有一年的新發(fā)現(xiàn),小學生和成人,中國人與外國人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教師不要強迫小學生去接受參考書規(guī)定的中心思想,對于學生的奇思妙想,教師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激勵學生學習;評價既要關注學生語文學習的水平,也要重視學生在語文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可能從此缺乏信心,也可能就此奮發(fā)努力。所以,在教學中評價的作用是很大的,并且應該多采用鼓勵式的、多樣的評價:對于學習自覺學生應該怎樣評價、對于中等學生的評價是怎樣的、對于成績下游學生的評價又應該采取怎樣的方法都應有所不同。對學生千篇一律的評價容易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不信任感,這樣的評價也是廉價的、毫無價值的。同時,對于學生的評價要更多的關注學生的縱向發(fā)展,如果這個學生較之前有小小的進步,都應進行鼓勵,應淡化在學生之間的進行橫向比較。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較強,所以,有效地利用教學資源,制作好看的動漫課件和聲頻課件,都是很科學的教學方法。比如在教授《鵝》這首古詩的時候,我們應該制作關于天鵝的動畫片,并聯(lián)系《丑小鴨》這篇課文,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古詩的特征,懂得舉一反三、溫故知新的道理。比如組織學生為新砌的花壇寫溫馨的宣傳用語;為新建的大樓內部選擇格言警句、寫凡人小語;為校園電視臺積極撰稿。在練筆、討論、推敲中學生樂而不疲,尊師愛校、友愛同學的美好情操得到提升。同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好角色轉化,比如選擇幾名成績不錯的學生模仿教師為其他學生上課,或者在課堂上找到調皮的孩子,讓他們站在講臺上管理其他學生,使之設身處地地學會了換位思考。
評價的方法有很多,比較常用的是語言鼓勵、發(fā)放鼓勵的小獎章等,來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上的持久動力和興趣,并借此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