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莉
(湖南省長沙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湖南 長沙 410000)
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初中生處在生長發(fā)育的轉(zhuǎn)型期,心理活動豐富,容易受外界條件的刺激和誘導,加上沒有成熟的人生觀、價值觀,所以一遇到挫折就會因為應對能力不足導致思想的波動,嚴重的會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習成績甚至未來的人生發(fā)展方向。因此,學校應要求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正確認識挫折教育,并能在實際教育教學當中有效運用。下面,筆者就挫折教育談幾點認識。
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與探究欲較強,為此,教育工作者可引導學生樹立自己較為理想的目標,并為這個目標努力實現(xiàn),成為學生追求的動力,并樹立頑強的意志,進而提升學生抗挫能力。學生有了理想才會明確自己的追求,在遇到困難挫折時,才夠更加獨立的面對并解決。成功與失敗只有一步之遙,在實際教育中,教育工作者還應給予學生觀看相關的成功人物事跡,讓學生體會到追求目標需要承擔的義務與責任。將魯迅、李嘉誠、李連杰、郭德綱等著名的人物事跡通過相關的影視資料或訪談節(jié)目給予學生觀看,并告知學生在面對挫折時不能因為小小的原因而放棄自己的理想目標。應學會敢于面對,要相信“只要再努力一點就能成功”“恒心、毅力堅不可摧方能成功”的道理。在挫折的深淵中勇敢站起來,在困難中茁長成長。同時,由于中學生身心正處于成長階段,情緒態(tài)度等難以控制。為此,教育工作者還應讓學生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方式,可通過深呼吸、跑步、唱歌、聽音樂等方式調(diào)節(jié)情緒。
受到我國目前的考試制度影響,很多教師把教學重點放在知識的講解上,而忽視了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德育教育與思想教育。初中學生正處于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意識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過度贊揚和過度刺激都不是挫折教育提倡的方法,教育者一定要抓住初中生特有的年齡特點,掌握個體差異,了解家庭背景,做到因材施教。和學生談心,讓他們放松戒備心理,樂于和教育者溝通,然后針對不同群體制定出不同的教育方案。挫折教育切忌一刀切的極端做法,要熟悉每一個學生的抗壓限度,避免出現(xiàn)不可控的結果。對教育過程中學生取得的成績,教育者要及時給出肯定的評價并鼓勵其取得更大的進步。挫折教育作為教學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項內(nèi)容,對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使學生能夠應對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困難有較大的作用。針對我國目前的初中教育現(xiàn)狀來說,提高對于挫折教育的重視程度至關重要。
父母與教師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人,挫折教育應該貫穿于學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僅僅依靠教師自身的努力,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挫折教育難以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師要注意挫折教育實行過程中的家校結合。通常情況下,在一個學期內(nèi),學校都會召開一次家長會,教師要充分利用著自召開家長會的機會,除了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分析外,還要與家長進行面對面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針對部分家長對于挫折教育的反應和實際情況,教師也要利用和家長的溝通機會讓家長充分認識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爭取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并能用實際行動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讓家長意識到與其一輩子替孩子遮風擋雨,不如讓孩子勇敢地面對生命中必須經(jīng)歷的風雨。在與家長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做到雙向反饋,讓家長知道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自己了解學生在家中的表現(xiàn),從而實施有針對性的挫折教育方案,幫助學生克服心理上的困難和問題。只有家長和教師之間互通順暢、彼此支持,才能形成教育合力,避免家庭教育抵消學校教育的不利局面。
為了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需充分認識到每個孩子的差異性和優(yōu)缺點,加強對自己孩子的正確認識,根據(jù)孩子的真實情況,給予其客觀、合理的評價,并且依據(jù)評價來提出自己的期望,確保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滿足他們的發(fā)展情況,從而不斷激勵孩子朝著自己的目標去全力以赴。如果父母對孩子一味的包庇、溺愛,就會導致對他們的缺點熟視無睹,從而促使孩子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最終讓他們形成驕傲、自滿的心理,不能承受失敗的打擊;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促使孩子為了害怕讓父母失望,而不敢去面對失??;但是,如果父母只是一味的批評孩子,指責孩子的缺點和不是,并且經(jīng)常貶低打擊孩子,就會對孩子的自尊造成一定的傷害,久而久之,就會導致他們對任何事情都缺乏自信心,在遇到挫折和困難時,也總會下意識的選擇逃避。總而言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不合理,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們遭遇挫折的幾率增加。反之,父母對孩子的合理期望,可以激發(fā)孩子加強對自身的正確認知和思考,并且采取一種理性、正確的評價方式,來進行自我評價,對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和挫折,進行合理的分析和預測,從而增強自己的防范心理和樂觀面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
挫折教育是連續(xù)的,是伴隨著一個人成長的,挫折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見影的,它要求教育者一點一滴地關注和鼓勵學生,與家庭合力對學生施予挫折教育,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為進入高中乃至于社會打好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