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素萍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學 福建 福州 350000)
高中語文的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和傳統文化的學習息息相關。高中階段的學生心智已經成熟,他們已經有了清晰的是非觀和道德觀,在高中語文的教育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文化內涵,滿足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要求。
首先,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受到外來西方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喜歡慶祝國外的節(jié)日,我國的傳統文化遭受了很大的沖擊,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可以有效的應對西方文化的沖擊,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有著重要的作用。其次,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有助于幫助學生全面的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到先輩們的智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后,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有助于提升語文教學的魅力,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助于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提升。
2.1 挖掘課本之中關于傳統文化的教學資源。能夠入選高中語文課本上的文章都是經過嚴格的篩選,是每位作者的經典之作,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和傳承意義,每一篇選文都是經典中的經典,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高中語文老師要以高中語文課本為基礎,精研每篇文章,在向同學們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也要向同學們傳播傳統文化。例如:高一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這一篇章節(jié)選自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記事詳明的編年史《左傳》,《左傳》體現了鮮明的政治與道德傾向,在我國的文學界是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的,是屬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語文老師在講述《燭之武退秦師》這一章節(jié)時,除了帶領同學們習得一些通假字和古文翻譯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使同學們感受到古代先輩說話的藝術和技術,以及大丈夫忠君愛國、深明大義的精神。這些對后世的發(fā)展都有著巨大的引導和借鑒意義,都是需要傳承下去的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通過學習高一必修二《離騷》這一章節(jié),除了讓同學們學習可歌可泣的屈原的事跡,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篇章節(jié)的學習可以向同學們展現“荊楚文化”的獨特魅力,向同學們傳遞傳統文化的精神力量,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梢姡诟咧姓Z文教材中,有很多章節(jié)都是有傳統文化的教學滲透點的。
2.2 拓展豐富關于傳統文化的課外閱讀書籍。在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多閱讀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具有意義的課外書籍,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積累高中語文寫作的題材,還能拓展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高中語文老師可以在班級內設置“閱讀角”,放置一些適合高中生閱讀的書籍,以便豐富的學生課余時間。為了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老師可以在“閱讀角”中放置一些有助于學生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書籍。例如:《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春秋》等,這些書籍都是經過時間的沉底,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傳承有著深遠的影響。同學們通過閱讀這些課外書籍,可以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2.3 組織參與關于傳統文化的語文教學活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一味的上課傳授知識會使學會產生學習疲勞感和絕望感,開展合適的語文教學活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豐富校園文化。為了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語文老師可以組織一些關于傳統文化的語文教學活動。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班級朗誦比賽,比賽的主題是“弘揚傳統文化”,老師們可以根據每個班級朗讀的感染力和創(chuàng)新性,來評出最優(yōu)秀的三個班級,并頒發(fā)班級獎狀或班級錦旗。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在清明節(jié)去為革命烈士們掃墓,讓學生們在莊重、嚴肅的氛圍中,感受到“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精神,等等。通過組織一系列的關于傳統文化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同學們更加直觀的感受到傳統文化之美,有助于同學們主動地承擔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
總而言之,傳統文化是我國的瑰寶,是我國實現偉大復興的支柱。繼承并弘揚傳統文化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使命。本文從深挖教學資源、拓展課外閱讀、組織教學活動三個方面來展現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旨在通過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同學們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讓同學們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主動承擔起傳承我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