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陽縣裴圩鎮(zhèn)小學 胡慕康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地滲透生活化教學策略。教師可鼓勵學生較好地融入生活中。讓學生能夠細致入微地觀察生活,并有效地積累較為豐富的語文學習素材,將理論學習與實踐運用進行緊密聯系,充分體現出語文知識的實用性,并讓語文教學體現出生機與活力。使語文能夠較好地融入生活,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與掌握語文課文內容,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讓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發(fā)展。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人生閱歷與生活經驗,其認知理解能力也較為薄弱。因此,在學習語文知識時,學生通常會對所學的語文課文內容具有較為片面的認知與理解。在語文課文當中,有不少課文的知識內容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生活現象,但是這些生活現象卻往往會被學生所忽視,學生對此是知之甚少的。因此,教師可借助于讓學生深入地觀察生活,積累豐富的語文學習素材。例如,在教學《廬山的云霧》一課時,學生會完全融入課文所描繪的千姿百態(tài)、美不勝收的霧景當中,但是極少有學生在現實生活當中對霧景進行過認真細致的觀察。學生對于霧景缺乏感性認知,也不具備真實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可安排學生在現實生活當中去觀察與體驗霧景之美,指導學生立足于霧景的特點去進行實際觀察,并以文字的形式來寫出觀察記錄。教師還可讓學生對課文《廬山的云霧》進行仿寫,例如,有一位學生用散文的形式,模仿《廬山的云霧》寫下了《晨霧》的習作:“林中起霧了,乳白色的霧,將森林掩映在其中。霧氣迷蒙中。一會兒分開彌散在四周,一會兒匯聚起來形成厚厚的霧層,而這樣的聚散不定,更讓霧景顯現出迷人的美麗,當太陽出來之后,霧氣也慢慢地散去。當山風吹起,將那些薄薄的霧氣漸漸地吹散。”通過這樣生活化的學習,能夠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來獲得寫作的靈感,并寫下體現出自身真情實感的文字。從而借助于讓學生深入地觀察生活,積累豐富的語文學習素材。
在小學語文教材當中,有一些語文課文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具有一定的距離感,學生在學習當中會感到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應依據教學內容、學生的認知理解能力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并通過教學情境來再現生活,從而有效地降低課文內容的學習難度,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進行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能夠集中學習的注意力,更加深入地理解與掌握所學的課文內容。教師可借助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生動有趣、直觀形象地展現課文的知識內容。也可通過教學劇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通過演出教學劇,來較好地再現生活,將課文內容轉化為生活場景來進行展現,使學生能夠真切地體會到課文的主題思想與豐富內涵。例如,在教學《桂花雨》一課時,為了能夠讓學生在一種“真實的生活情境中來感悟桂花雨的美文與情感”,教師可指導學生編撰“桂花雨”的教學劇,讓學生來參與演出這一教學劇。教學劇的第一幕是“桂花香”,幾位“大人”與“小孩”在村落里,嗅著村中無處不在的桂花香。這一劇幕較好地展現出課文當中所描寫的:“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钡诙皇恰皳u花樂”,“大人”與“小孩”們圍在道具桂花樹下,用力地搖動桂花樹,當道具桂花樹上的金黃色的碎紙片紛紛落下,一如課文當中所描繪的“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嫦裣掠?,好香的雨??!’”第三幕是“憶花情”,杭州郊外的一個小院里,一位青春少女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庇谑牵矣窒肫鹆嗽诠枢l(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整幕教學劇在一種生活化的情境當中,較好地展現出了“桂花雨”的唯美意境,通過再現生活的方式來開展體驗式的語文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與掌握課文的知識內容。
在當前的中小學教育當中,更加注重對學生開展素質教育,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當中,是對學生開展素質教育的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教師應鼓勵學生深入到生活當中,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生活化的社會實踐,體會語文學習的魅力。通過生活實踐活動,來對現實生活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讓學生能夠增長見聞、拓展自身的知識領域,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與掌握課文的知識內容,訓練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社會認知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從而能夠通過語文教學,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例如,在教學《沙漠中的綠洲》一課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現一個滿是黃沙的荒蕪的地球,并告訴學生:“同學們,這有可能就是未來完全沙漠化的地球?!睂W生們看了之后會感到非常震驚。教師再進一步深情地說:同學們是否知道,為什么地球會在未來變成沙漠化的世界呢?這即是人類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破壞所導致的結果。同學們都要進行深入的進行思考,教師安排學生到社區(qū)、街道、鄉(xiāng)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并積極主動地宣傳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充分激發(fā)學生們的環(huán)保意識,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生活化的社會實踐,體會語文學習的魅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開展語文教學的生活化,能夠讓學生充分立足于現實生活,使學生能夠深入到現實生活當中,充分地體會到生活之美,并能夠從中學習與掌握更多的生活化知識。讓學生能夠懂得如何為人行事,如何有效地進行語文學習,并能夠獲得身心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