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巧
?
2018世界大學生啦啦操錦標賽集體花球啦啦操前3名動作結構研究
陳巧巧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4)
通過文獻資料法、錄像分析法、數理統(tǒng)計法、對比分析法,對2018世界大學生啦啦操錦標賽集體花球啦啦操前3名成套動作結構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在成套動作結構方面,日本、澳大利亞和俄羅斯三個參賽隊各有特色,日本隊與澳大利亞成套編排元素較為豐富;俄羅斯基本手位使用較多,層次明顯,日本動作層次更豐富,隊形、空間設計更加多樣;日本和俄羅斯的難度較多,日本和澳大利亞的難度完成質量高強于俄羅斯;日本的過渡連接及托舉與配合更具優(yōu)勢;日本在舞蹈風格和動作變化方面與音樂配合較好,動作的力度控制準確且動作清晰,澳大利亞略顯不足,俄羅斯相對較弱。
世界大學生啦啦操錦標賽;集體花球啦啦操;動作結構
集體花球啦啦操的動作結構是其成套動作的框架,也是對成套動作的細化;其動作結構直接影響整套動作質量,因此研究動作結構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者對各個國家參賽隊的成套動作結構、動作技術及難度完成情況進行研究,在整套動作結構中應合理安排各要素,需加強運動員自身技術,保證難度動作完成的質量[1];有的則從整體編排上對啦啦操成套動作進行了研究[2]。已有研究都側重對動作結構中的某一結構要素或編排進行研究,對整體動作結構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通過對2018世界大學生啦啦操錦標賽集體花球啦啦操前3名隊伍的動作結構進行研究,進一步探討花球集體啦啦操動作結構,為提高我國集體花球啦啦操的競技水平提供參考依據。
以集體花球啦啦操動作結構為研究對象,調查對象為2018世界大學生啦啦操錦標賽前三名參賽隊。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等網絡檢索工具,并查閱廣西師范大學圖書館、國內外ICU啦啦操官方網站等方面的文獻并收集資料。對該項目的發(fā)展歷程、現狀及目前國內學者對花球舞蹈啦啦操的研究現狀進行了解。
1.2.2 觀察法
觀看錄像視頻,對2018世界大學生啦啦操錦標賽集體花球啦啦操成套動作結構技術、難度、隊形變化、空間層次等方面進行各項數據指標的收集統(tǒng)計和對比分析。
1.2.3 數理統(tǒng)計法
對收集的相關數據進行整理、統(tǒng)計和分析。
1.2.4 邏輯分析法
通過錄像資料統(tǒng)計賽事成套技術內容數據的對比,了解2018世界大學生啦啦操錦標賽集體花球啦啦操前3名隊伍的優(yōu)勢和劣勢;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歸納與演繹推理,并提出相應解決策略。
2018世界大學生啦啦操錦標賽前三名分別為日本(第一名)、澳大利亞(第二名)、俄羅斯(第三名),他們的成套動作結構各有特色(表1),其中整體基本手位的使用情況基本一致;難度動作類型和過渡連接動作相同;使用托舉與配合次數不同;在個性舞蹈風格元素的使用上,各隊使用很少或沒有。
表1 前3名隊伍成套動作結構統(tǒng)計
國家基本手位難度動作類型過渡連接動作類型托舉與配合次數個性舞蹈風格均值 日本22×8拍33312.5 澳大利亞21×8拍33112 俄羅斯20×8拍33502.8 均值21×8拍33322.8
總體而言,基本手位在集體花球啦啦操成套結構比重占比最多,在于基本手位能體現集體花球啦啦操的基本特征,能直接影響整套動作的效果與質量;難度動作類型的使用在規(guī)則里有明確的規(guī)定,不同類型難度動作的完成程度體現一個集體花球啦啦操隊的實力;不同類型的過渡動作展現出各自隊伍的特征與實力,使整體結構更富有色彩;適當的托舉與配合不僅能節(jié)省運動員的體能消耗,更能提升集體花球啦啦操的觀賞性,為整體加分;集體花球啦啦操須結合音樂特點,考慮隊伍的整體水平及整套動作結構的合理性。
表2 前3名隊伍基本手位對比
國家基本手位拍節(jié) 日本22×8拍 澳大利亞21×8拍 俄羅斯20×8拍 平均值21×8拍
基本手位使用是最多的,展示了非常強的專項能力。進一步分析發(fā)現,從觀賞性看,相較于日本隊與俄羅斯隊,其舞蹈動作較簡單,觀賞性不強。
總體而言,成套動作中基本手位占比較大。在于基本手位體現了一個啦啦操隊的專項能力,且成套動作過程中需要通過不同的基本手位來表現不同的風格元素,合理運用提升整套動作的藝術價值,因此在成套動作中基本手位使用的更多。
難度動作分為跳步、轉體、平衡與柔韌三類。三個參賽隊在此次比賽中就三個成套動作而言,其中跳步類難度動作最多,其次是柔韌與平衡難度,轉體類難度相對較少。
表3 前3名成套動作中難度動作技術對比
國家跳步轉體柔韌與平衡平均值 日本10888.7 澳大利亞9646.3 俄羅斯8476.3 平均值966.37.1
總體而言,跳步類難度動作在整體難度動作中的占比最大,在于該難度動作屬于難度動作中能較好集體完成的動作,在展示技術的同時提升整體性;其次是柔韌與平衡,此難度更注重運動員的水平與平衡能力,能充分展現人體美,提高整體的藝術觀賞性;由于各樣級別的轉體類動作難度較大,且有高質量的完成要求,因此在成套動作中選用略少。
過渡連接有集體性過渡連接、技巧性過渡連接、層次性過渡連接三種類型。本次賽事中三個參賽隊選擇較多的過渡連接動作是技巧性過渡連接動作,日本明顯高于澳大利亞和俄羅斯,集體性過渡連接動作使用相差不大,盡管規(guī)則上沒有對集體性過渡連接動作做出過多要求,但是三個隊伍都運用了該過渡連接動作,其中澳大利亞最多。
表4 前3名成套動作中過渡連接動作對比
國家集體性過渡連接技巧性過渡連接層次性過渡連接平均值 日本7857 澳大利亞6666 俄羅斯5655.3 平均值675.36.1
總體而言,使用最多的是技巧性過渡連接動作,在于這類動作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驚險性,最能體現運動員的個人身體能力和專項技能的水平;集體完成的過渡連接展示出團隊的高度一致性、整體性與默契,特別是在同一時間完成空間變化時給觀眾帶來的強烈刺激的觀感效果;層次性過渡連接動作這一類型的過渡連接舞蹈啦啦操項目的魅力所在,通過不同層次不同時間完成的動作充分展示出成套動作的空間感和三維立體效果。
三個參賽隊在托舉與配合這一結構要素中的占比差距較大,此要素中選用托舉較多;在配合數量上,日本隊1次,俄羅斯兩次,澳大利亞則沒有配合。
總體而言,采用這種動作要素設計的原因在于適當的托舉與配合能節(jié)省運動員的體能消耗,也能提升成套動作的觀賞性,為整體加分;但是在啦啦操競賽中,配合動作不僅考驗的是運動員配合和默契,還受環(huán)境、運動員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稍有失誤就會導致配合時的失誤率增加,因此,在啦啦操比賽中配合用的較少。
表5 前3名成套動作中托舉與配合對比
國家托舉數量配合數量托舉與配合總數量平均值 日本2132 澳大利亞1010.7 俄羅斯3253.3 平均值2132
成套動作結構中的個性舞蹈主要通過風格元素、空間層次和隊形變化來展開分析。其中空間層次有明顯差異,風格元素使用的較少,隊形變化次數大致相同。
表6 前3名成套動作中個性舞蹈對比
國家風格元素空間層次隊形變化平均值 日本1875.7 澳大利亞1764.7 俄羅斯0664 平均值176.34.8
總體來說,在個性舞蹈方面空間層次變化最多,其次是隊形變化,風格選取上較少。但是豐富的隊形變化、不同的空間層次、配上不同風格的舞蹈元素并結合花球能為整套動作增添色彩。
3.1 在成套動作結構方面,日本、澳大利亞和俄羅斯三個參賽隊各有特色,日本隊與澳大利亞成套編排元素較為豐富。
3.2 俄羅斯基本手位使用較多,層次明顯,日本動作層次更豐富,隊形、空間設計更加多樣。
3.3 日本和俄羅斯的難度較多,日本和澳大利亞的難度完成質量高,強于俄羅斯。
3.4 日本的過渡連接及托舉與配合更具優(yōu)勢。
3.5 日本在舞蹈風格和動作變化方面與音樂配合較好,動作的力度控制準確且動作清晰,澳大利亞略顯不足,俄羅斯相對較弱。
[1]李芮桐.2015、2016年兩屆世界啦啦操錦標賽花球成套動作編排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
[2]李彥衡.中外花球啦啦操成套動作編排對比分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3]陳瑞琴,陳松.啦啦操基本手位在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8,33(1):77-80.
[4]趙金英. 競賽規(guī)則下舞蹈啦啦操成套動作編排特點研究[D].山西大學,2017.
[5]賈慧琦. 2014版國際新規(guī)則視角下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動作編排的研究[D].中北大學,2017.
[6]陳麗鳳.2014版國際啦啦操競賽規(guī)則視角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動作編排要素分析[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啦操成套動作藝術報,2017(2):369-370.
Research on the Action Structure of Group Flower Ball Cheerleading of the Top 3 Teams in 2018 World College Students Cheerleading Championships
CHEN Qiaoqiao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陳巧巧(1996—),碩士生,研究方向: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