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懋彬 許 楓
文化自信理念背景下高職院校傳承民族體育文化初探*
朱懋彬 許 楓
(廣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7)
為有效發(fā)揮傳統(tǒng)體育的文化和價值,使其傳承能力可持續(xù)發(fā)展,從文化自信的角度,就當前高職院校民族體育文化的重要性與可行性進行分析,提出高職院??衫脴淞W生對民族體育文化的保護意識、將傳統(tǒng)體育文化元素融入校園、組織學生成立社團、利用媒介的影響力等措施,進行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和推進發(fā)展。
文化自信;高職院校;傳承;民族體育文化
民族體育文化是我國的一項瑰寶,代表了我國民族文化的獨特性與價值,然而這樣一項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已經跟不上社會前進的步伐。高職院校以滿足社會人才需求為目標,以服務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推進社會進步為己任,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無疑是民族體育傳承最好的平臺,但要使學生接受這一文化還存在一定的難度。一方面是源于高校學生對于社會前沿的盲目追捧,另一方面,就是在于傳授教學,因傳授方面多為體育的相關知識和技藝,從而忽視了民族體育的本質意義和文化。應根據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本質意義、民族情感等為基礎原則,對體育課程的內涵進行豐富,并充分重視,為傳承民族體育文化提供發(fā)展基礎。
我國各民族有自己的民族體育形式,通過長久的生活實踐與發(fā)展,使得很多具有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體育項目得以形成,例如武術、太極、拔河、摔跤等等[1]。民族體育文化不僅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且具有競技性和娛樂性,同時可以保健養(yǎng)生,增進身心健康。民族體育文化簡便易行,具備很強的適應性,能夠使大多數人都能達到理想的健身狀態(tài),可作為長久的體育鍛煉項目。近些年來,部分高職院校都把民族體育文化項目引入校園,并且有著不錯的效果。高校作為教育界的最高層次,民族體育不僅僅是充當強身健體的手段,同時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愛國精神和自信等方面優(yōu)勢,對于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也存在著很重要的價值意義。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血脈和根本,也是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重要核心。堅持文化自信,就是堅持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思想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崇的信心。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對文化自信曾多次進行強調,而這充分體現了文化自信對于國家、以及文化建設發(fā)展的關鍵價值。但隨著近年來民族體育文化的發(fā)展日漸消退,甚至一部分體育項目正面臨著徹底喪失的境遇,為保障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持續(xù)化發(fā)展,本文針對一些高職院校的96名學生進行了調查,研究并了解學生對于傳承民族體育文化的必要性。
研究結果顯示,有50%的學生對高職院校傳承民族文化保持有必要性,認為十分必要的為37.5%,而持不必要性的占12.5%,由此可見,學生對于民族體育文化傳承方面更偏向于發(fā)展傳承。
民族體育文化是我國的瑰寶,同時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體現。競技體育的不斷發(fā)展,使民族體育的發(fā)展空間日益縮小。而我國高職院校在對現代文化進行傳承和發(fā)展的同時,應肩負起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發(fā)展。
高職院校的文化對于學生的意志培養(yǎng)和人生目標的樹立方面都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其文化建設也是民族體育文化發(fā)展的重要載體。隨著社會文化和體育事業(yè)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民族體育文化本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融入到高職院校的文化當中,它的變化不僅影響著高職院校的文化發(fā)展,同時也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在對學生的情操陶冶、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以及觀念形成培養(yǎng)等方面發(fā)揮了很重要的價值意義。
民族體育文化對于學生來說,已成為具有娛樂以及顯著效果的鍛煉模式,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使學生的身體機能以及身體素質等多方面都能夠達到理想的健身效果。根據形式各不相同的民族體育文化活動,使學生對于各民族的風俗有所了解,促進了學生對于民族的團結精神和民族文化意識,以及民族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同時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體育素質。
民族體育的教學不僅可以豐富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同時也是提升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手段。民族體育具備很高的健身價值以及娛樂性,近年來在不少校園當中都能夠看與到民族體育有關的身影,比如武術表演、民族健身操等多個方面體育項目[2]。學生可以將自己本民族的特點或是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對民族項目進行改編,使其在院校當中廣泛流傳并開展。在高職院校加入民族體育課程,例如開設毽球、跳竹竿、搶花炮等民族體育項目,利用學生對于新鮮課程的興趣度,提升學生對民族體育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對高校體育課程的資源進行豐富提高。
高校是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階段和場所,再加上不同民族的學生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匯聚在一起,充分體現了中國民族的內涵和文化,同時也給各個民族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民族體育是我國體育文化的代表,也是民族體育意識和精神的象征。高校教學的學習過程也是接受多元文化的過程,而其過程能夠對文化傳承起到一定作用,具備有效的民族發(fā)展和團結構建體系,民族體育文化的教學開展,使學生對于民族體育進行了解和關注,對民族異域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存在很重要的教育意義價值。
影響民族體育文化發(fā)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于影響力度的缺乏。雖然我國民族體育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民族特色,但其影響力起到的作用還是微乎其微。目前,我國各地高職院校對于民族體育的普及還遠不足夠,沒有達到一定的普及程度,而由于教育界的不夠重視,也并無將其納入教學范圍當中,這對民族體育的發(fā)展和傳承來講,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在當前社會信息文化的快速傳播下,人們把對文化的價值取決于傳播速度的快慢,對此,由于中國的民族體育文化并沒有迎合著社會的發(fā)展而進行,在信息傳播方面遠不如西方。例如跆拳道來說,由于它廣泛傳播的范圍和積極性,越來越深受重視和喜愛,而蘊含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的武術項目,正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經此對比,這種觀念的影響是很可怕的,極大影響著我國民族文化的發(fā)展傳承。
應鼓勵學生多接觸民族體育文化,增強他們的文化自覺性。同時,要根據民族體育的文化本質和知識進行教學,使學生對民族體育方面有所了解,引導他們對于其文化的關注和傳承保護意識。
從某方面的程度上來講,高校生對于民族體育不感興趣的原因,多半是源于不夠了解。學生每天進行學習和生活的必需場所就是學校,那么就可以通過耳濡目染的方式,將民族體育文化方面的元素融入校園。另外,還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舉辦與民族體育有關的比賽活動,使學生盡可能的參與其中[3]。也可以通過邀請藝人,以講座或表演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觀看,并同時作出評價。通過長久的熏陶,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對民族體育文化做出了解與關注。
社團是繼課堂外的重要平臺之一,是校園文化建設的載體??梢愿鶕鐖F的重要性,以及對學生的影響力,成立一些與民族體育文化相關的社團,同時要定期舉辦活動,并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在培養(yǎng)學生一技之長的同時,也是對民族體育文化進行普及和宣傳,潛移默化的提高了學生對民族體育的興趣和積極性。
網絡和移動網絡的發(fā)展與普及使得信息傳播更為快速與便捷,在青年學生中,新媒體的傳播力量強大,對在校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有著重要的影響,并成為塑造校園社會關系的力量。充分利用新媒體和自媒體進行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宣傳和信息推送,是傳承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有效手段。官方微信平臺、校園廣播、論壇、QQ、貼吧、微博、手機APP等媒介都是傳統(tǒng)體育文化全新的傳播載體,讓大學生個性化的接受自己喜歡的知識,豐富、活躍他們的校園生活的同時,廣泛宣傳了傳統(tǒng)體育文化。
民族體育文化是中國文化的載體,蘊藏了豐富而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而民族體育的逐漸瀕危,無疑是我國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喪失。在高職院校開設民族體育教學和活動,除了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同時也是對民族體育文化傳承和弘揚的有效方式,是轉變民族體育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1]王海軍,陳巍,董立叔,等.我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傳承與保護研究[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16(2):122-128.
[2]李國冰.文化自信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課程文化建設研究[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4):75-78.
[3]吳建平.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體育文化審視和重塑[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7,25(11):41.
On the Inherit Edgtos of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ZHU Maobin, etal.
(Guangxi Electric Pow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ning 530007, Guangxi, China)
2018年度廣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文化自信”理念背景下,高職院校傳承民族體育文化的研究》(2018RSY03)。
朱懋彬(1984—),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