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國 牛點點
?
新疆民族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的合力研究*
李寶國 牛點點
(石河子大學 體育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分析研究新疆民族青少年體質健康的意義,指出影響新疆民族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環(huán)境因素、遺傳因素、生活方式、教育體制等,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新疆民族青少年體質健康的一些對策,如灌輸健康思想,強調體育本質、因地制宜,利用民族傳統(tǒng)體育進行體育教學、培養(yǎng)生活習慣,健康生活方式、重視青少年體質健康,構建服務體系等。
新疆;民族青少年;體質健康;合力研究
新疆民族青少年是指生活在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不同民族,原有民族中包括漢、維吾爾、哈薩克、回、柯爾克孜、蒙古、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滿、達斡爾、俄羅斯、塔塔爾等13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據(jù)相關統(tǒng)計目前新疆目前還包括有壯、撒拉、藏、彝、布依、朝鮮等47個民族,它們組成了一個多民族的聚居區(qū),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強調民族團結統(tǒng)一,努力維護各民族之間的友好關系,從而促進國家整體的和諧發(fā)展,國家對于新疆民族青年少體質健康也極為重視,在國家出臺的相關體檢健康辦法以及政策中,均涵蓋了新疆各民族青少年,力爭使我國青少年體質基本達到國家制定的健康標準[2-3]。
根據(jù)相關研究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普遍存在不達標的情況,其身高、體重、胸圍、體態(tài)等發(fā)育指標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青少年中肺活量、耐力、肌力、速度等身體素質指標卻呈不斷下降的趨勢,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相關的電子產(chǎn)品設備大量普及和應用,青少年的視力逐漸下降,隨著時間發(fā)展,視力不良逐漸向低齡人群轉移[4-5]。我國針對青少年體質健康開展了冬季長跑、陽光體育運動等大型活動,但實際效果并未達到預期的目標。
目前我國青少年體質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形勢和挑戰(zhàn),這就需要國家、社會以及各地區(qū)政府對青少年體質健康下降的問題進行調查和反思,對影響青少年體質健康的相關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和排除,明確主要的問題并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是當前的工作重點,堅決落實執(zhí)行國家對加強青少年體質健康的相關政策和計劃。
新疆不同民族青少年之間的體質健康也有著較大的差別,新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飲食習慣、衛(wèi)生習慣、學習習慣、體育鍛煉、娛樂活動、人際關系等方面都有著本質上的差別。新疆各民族均有自己對應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習慣,這也是導致少數(shù)民族青少年與漢族不同的主要原因。體質健康中的體質涵蓋的范圍較廣,對于組織形態(tài)、結構特征、機體能力等方面多可歸屬于體質范疇,狹義中的體質具體是指人的形態(tài)、身體機能、健康素質[6]。近年來我國學者對于新疆青少年的體質健康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從其體質動態(tài)變化、體質下降的原因、制約的相關因素等均影響了新疆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同時根據(jù)研究的相關問題提出有效的建議,目前我國對新疆民族中的7個民族制定了相關體質分析調研,為我國少數(shù)民族青少年體質健康的研究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關研究指出新疆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包括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生活方式的差異以及教育體制等方面[7]。
環(huán)境因素中包括社會環(huán)境與家庭環(huán)境,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部,總占地面積為16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新疆的陸地邊境線極長,同蒙古、巴基斯坦、印度等8個國家接壤。新疆地處山脈與盆地,由高山環(huán)抱,地理上將天山作為地理分割線,天山以南稱為南疆,地區(qū)浮塵天氣可達90多天,夏季由于日照時間長,室外炎熱,春夏兩季氣候變化強烈。天山以北稱為北疆,北疆冬季氣溫-30C°可達到30天,由于其遠離海洋深居陸地之中,導致海洋氣流無法到達,主要氣候類型特征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同時擁有較長的日照時間,使新疆常年處在大風和干燥的環(huán)境下。
家庭環(huán)境是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結構組成,對于青少年的教育引導有著重要的影響。家庭教育中對于青少年的體育以及體質健康的重視直接影響著身體機能的健康發(fā)展,家庭中父母對于健康、鍛煉、體質健康的態(tài)度和行為都能夠在生活中對孩子形成了影響。新疆地區(qū)由于地域、經(jīng)濟、人文環(huán)境等因素,父母在對青少年的教育理念中缺少有關加強體育鍛煉促進健康的思想,對于青少年的體質健康關注程度較低,對于青少年體質健康有著極大的影響[8-9]。
遺傳因素是一種不可抗的影響因素,體質反應了人體綜合機能的質量,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對于人體的形態(tài)、生理機能以及結構等有著直接決定的作用,后天的環(huán)境因素影響智能在此基礎上對人體進行特征的穩(wěn)定。遺傳因素中對于膚色、相貌、身高、體態(tài)、身體機能以及運動能力均能夠產(chǎn)生較大影響,不同地區(qū)之間的差異也極為顯著。新疆地區(qū)作為一個多民居聚居區(qū),不同民族其本身的民族特征較為突出,經(jīng)過多年的習慣沉淀以及地域環(huán)境影響早就了其民族的固有基因,加上新疆地區(qū)特殊的地理自然環(huán)境,空氣、濕度、熱度以及海拔、光照等都會直接影響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我國有研究證實北方地區(qū)生活的居民其身體形態(tài)普遍高于南方地區(qū),而父母的體型均屬于消瘦類型的,子女出現(xiàn)肥胖的機率僅在百分之五左右,相反父母體形均為肥胖者,子女出現(xiàn)肥胖的機率是正常孩童的10倍以上,根據(jù)研究數(shù)據(jù)就可說明遺傳因素對于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巨大影響[10]。
隨著我國整體國力的提升,經(jīng)濟水平和生活方式均有了極大的改變,也就導致了許多不良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像吸煙、飲酒、藥物濫用等物質成癮的生活習慣,會直接造成身體健康的影響,青少年中還存在精神成癮的行為,例如網(wǎng)絡游戲成癮,這兩種成癮習慣均導致青少年的身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受到直接的影響,而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更是影響青少年正常生長發(fā)育的關鍵,長期攝入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會導致脂肪的增長,從而形成肥胖,因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的營養(yǎng)失衡或攝入營養(yǎng)不足會造成機體發(fā)育所需的物質得不到有效補充,例如不喝牛奶、不吃雞蛋、蔬菜、水果,大量食用添加劑食品、零食均會導致營養(yǎng)失衡。青少年體質健康的重要影響因素還包括缺乏鍛煉,愛好體育活動和鍛煉的青少年普遍身體形態(tài)較好,其身體機能包括速度、彈跳、心肺功能等均得到有效的提高,而長期不愛鍛煉和缺乏鍛煉的青少年身體形態(tài)多為肥胖,而肥胖體態(tài)形成后更加難以堅持鍛煉,致使形成惡性循環(huán),部分青少年體質較弱也與鍛煉活動的強度有關。大量研究均證實了生活方式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原因,有著決定性的主導地位[11]。
新疆民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與漢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有著明顯的差異,在飲食習慣、衛(wèi)生習慣、娛樂活動、人際關系中表現(xiàn)的較為突出,主要是由于新疆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集合,不同民族之間本身就有著自己民族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從小到大的生活中和環(huán)境影響都導致了新疆民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被民族化,尤其在飲食習慣以及衛(wèi)生習慣中,青少年的娛樂活動、人際交往以及飲食習慣上面與漢族青少年表現(xiàn)有明顯的差異[12]。
教育體制對于內地的青少年影響更大,而新疆青少年由于新疆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相對落后,導致新疆地區(qū)青少年的生活壓力以及學習壓力較小。相關研究證實新疆青少年的生活滿意度要高于其他地區(qū)青少年,而生活壓力小以及學習壓力小是主要的影響因素[13]。當前教育制度迎合了社會對于高素質人才的硬性需求,我國的應試教育和選拔用人制度均以獲得高質量教學結果為目的,家長以及學校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結果更加重視,往往忽略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精神,學生的學業(yè)負擔過重成為了當前我國青少年的主要壓力來源。雖然我國出臺了相關規(guī)定和意見,對于學生的學習量、學習負擔、休息等方面均有明確的要求和規(guī)定,但社會的現(xiàn)狀仍是滿足應試教育為主,大大剝奪了學生的時間,過重的學習壓力不但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時由于缺乏體育鍛煉的時間,造成了青少年身體素質下降以及體質健康不達標的情況普遍發(fā)生[14]。
據(jù)相關研究調查,學校中青少年上課的時間、體育活動時間以及留置作業(yè)總量均超過了相關的要求和標準,留給學生健康鍛煉和促進成長的時間以及減負空間均被占用,使計劃的落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我國青少年的睡眠時間持續(xù)減少,嚴重的睡眠不足會導致生長發(fā)育受到極大影響,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民族的未來,主要原因就包括作業(yè)以及學習負擔,這是社會的深層次問題,我國的應試教育過分強調考試的重要性,抹殺了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主體地位,對于國家對于民族對于家庭都會造成深遠的影響,營造正確的社會輿論,樹立和培養(yǎng)正確的教育觀是除改革教育體制外的重要措施。
重塑教育體制,合理安排青少年的學習教育時間,為青少年空出體育鍛煉和活動的自由時間,體育的本質目的是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發(fā)展,在學校的教學理念中應當深入貫徹體育本質,向學生灌輸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強調增強體質健康為核心的教育教學,能夠影響學生形成鍛煉體魄的重要思維[15]。學校中對于體育意外傷害時間的發(fā)生比較看重,這也是學校體育鍛煉內容不斷縮減的主要原因,許多難度性的體育活動和教學內容均被取締,然后安全的考慮出發(fā)點沒有錯,但這并不是剝奪體育鍛煉的借口,根據(jù)實際情況規(guī)劃出切實可行的體育教學,一樣能夠達到健康促成的目的。青少年目前對于體育秉持著喜歡體育活動但不喜歡體育課的態(tài)度,學校應當從解決學生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培養(yǎng)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開發(fā)不同青少年的興趣愛好,同時還應取締以往的應試為主的學習模式,減輕學習負擔,為青少年的體育活動鍛煉留出充裕的時間,將體質健康列為學??己说膬热葜弧W校教育中的體育思想灌輸能夠提高青少年的興趣,將教學與鍛煉緊密的結合。
加強學校師資力量建設,將培養(yǎng)高素質專業(yè)人才設定為教育目標,通過建立一支具有高教育水準以及教學理念的師資隊伍,為人才的培養(yǎng)以及目標的實現(xiàn)奠定基礎。教師通過自身多年的教學經(jīng)營結合行業(yè)的要求,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和完善,將整個教育過程具有全面、高效、結構清晰等優(yōu)勢,學生能夠更加高效的理解,并通過實踐操作將理論知識合理應用。對于學生的管理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解放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各類實踐活動以及其他專業(yè)技能檢驗的形式,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樹立自信心。
改善自然環(huán)境和體育教學設施,是一項長遠的計劃,各學校不能坐等體育設施改善后來提高學生體質,而是要因地制宜,利用當前的條件,將民族體育項目,游戲項目引用到體育教學中。新疆傳統(tǒng)體育項目眾多,和當?shù)氐沫h(huán)境、生活習俗有密切關系,像賽馬、摔跤、馬上角力就屬于新疆地域特色的活動。還有一些游戲節(jié)目也具有體育健身的性質,這些游戲包括棋牌類、投擲類、奔跑類、拼搏類和競猜類,這些活動都是就地取材,充滿生活情趣。相當于當代體育中的負重運動,非負重運動,有氧運動和益智運動。
除了傳統(tǒng)體育活動之外,新疆作為能歌善舞的少數(shù)民族聚集地,很多民族舞蹈也具有體育性質,像塔塔爾族的健身舞,就是一種具有韻律的體育運動,還有維吾爾族的刀郎舞也具備體育健身效果[16]。
將民族體育,游戲節(jié)目和民族舞蹈引入到體育教學中,具有多重意義,首先可以提高學生體質,其次可以傳承民族文化。第三,因為民間體育具有強烈的地域色彩,植根于民間,沒有對器材和場地的特殊需要,可以彌補新疆地區(qū)體育教學設施、器材短缺的不足。
目前,在新疆很多高校,已經(jīng)將刀郎舞、塔塔爾族健身舞作為體育教學內容加以推廣。烏魯木齊市各中小學開展了“體育、藝術2+1”的教學活動,通過學校組織的體育教學活動、藝術教學活動,讓學生至少掌握兩項體育技能,一項藝術特長。體育技能和藝術活動沒有強制規(guī)定,根據(jù)城鄉(xiāng)中小學的條件自行安排,經(jīng)過這幾年的發(fā)展,烏魯木齊市所轄的中小學,體育活動包括田徑、足球、籃球、跳繩、武術操、滑冰、輪滑、乒乓球,藝術活動包括竹竿舞、健美操、集體舞等。這些體育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體育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這項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體質,增加了學生的審美情趣,也給新疆地區(qū)的中小學體育教學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它是因地制宜開展體育教學的探索成果。
家庭在青少年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和引導者,對于青少年的體育鍛煉、心理健康以及營養(yǎng)均衡等方面能夠發(fā)揮明顯的教育效力。因此,家庭中的體質健康思想培養(yǎng)和實踐能夠改善青少年身體素質下降的現(xiàn)狀。家庭鍛煉活動中以不同的運動形式和鍛煉方法進行一定強度的體育鍛煉,不但有利于家庭的關系和諧以及感情培養(yǎng),同時還貫徹了體育鍛煉的重要實踐。適當?shù)捏w育鍛煉會減輕青少年的壓力感受,也促進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還應當改變和培養(yǎng)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均衡的營養(yǎng)攝入有利于青少年體質健康發(fā)展,同時對疾病的預防、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生以及毒品、煙酒等進行健康教育,督促青少年遠離危害身體健康的相關因素[17]。在生活中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也能夠引導青少年正確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飲食、鍛煉等方面的質量,在促進成長的同時加強交流,不再停留在只追求孩子的學習成績以及考試結果等方面,使青少年能夠得到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
社會需對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引起重視,督促政府盡快完成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能夠滿足青少年日常鍛煉的需要,營造出青少年體育鍛煉的分為,使社會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風氣,并對健康體質提高認識,不僅要在青少年中推廣體育鍛煉,還要將體育鍛煉的思路應用在社會建設和發(fā)展中,符合建設體育強國的相關要求[18]。通過相關的調研,為青少年的營養(yǎng)情況制定改善標準,針對貧窮地區(qū)施行免費發(fā)放食品等措施,力求達到統(tǒng)一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的目的,構件完整的服務體系。通過正確的引導、措施的出臺以及制度的保障運行等,達到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的目的,實現(xiàn)地區(qū)差異化的縮小[19]。
青少年的全面發(fā)展首先要讓其擁有健康的體魄,體質健康是當前國家、社會、學校以及家庭需要共同關注的問題,切實保證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發(fā)展,需要學校改革教育體制,落實相關政策,培養(yǎng)青少年的體育興趣,在學習的同時滿足體質健康的發(fā)展需求,而家庭教育中要正確認識體質健康的重要性,避免出現(xiàn)重學習輕健康的情況,引導青少年養(yǎng)成合理的飲食習慣,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方式[20]。新疆青少年受到民族文化的影響較大,潛移默化的思想引導致使新疆民族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發(fā)展有一定的難度,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需要社會進行正確的引導,灌輸青少年體質健康的重要影響。
總結來看,新疆民族青少年的體質健康主要影響因素是民族文化及地域發(fā)展差異的影響,要提高新疆民族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仍需多方面的進行研究和努力,結合各民族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措施的方法,保證新疆民族青少年體質健康能夠穩(wěn)步上升。
[1]張朋,楊麟,王莉莉.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的合力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5,29(1):5-8.
[2]毛淑芳.新疆少數(shù)民族學生體質健康研究綜述[J]. 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s1):37-39.
[3]馬慧敏,孫忠偉.新疆大學少數(shù)民族本科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分析與研究[J].新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8(1):120-126.
[4]程藝,李雪,莊潔,等.成都市城區(qū)青少年日常體力活動的行為模式及體能狀況調查[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4):73-74.
[5]賀玉紅,畢存箭,楊俊敏.新疆2010年維吾爾族中小學生視力狀況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35(2):286-288.
[6]唐覓.維吾爾族不同體質量指數(shù)等級中小學生身體素質比較[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2,33(6):744-745.
[7]李梅.影響新疆哈薩克族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因素及對策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 2016, 2(1):189-189.
[8]艾熱提·買提熱依木,阿迪力江·色里木,多里坤·阿布里克木.近25年新疆少數(shù)民族小學生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狀況的動態(tài)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5,23(2):182-185.
[9]冬繼峰.新疆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分析與對策研究——以塔里木大學為例[J].塔里木大學學報,2012, 24(1):86-91.
[10]阿爾肯·阿不都瓦依提, 楊振江,畢存箭,等. 新疆不同民族青少年學生生活方式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4, 35(7):1059-1060.
[11]田玲,要秀麗.新疆高職高專院校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評價結果分析[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8(2):10-14.
[12]韓春英,曹慶華,韓甲.新疆青少年校園麥西熱甫—木卡姆健身操的創(chuàng)編與健身效果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8,31(7):976-978.
[13].崔建軍,畢存箭,楊俊敏.新疆不同經(jīng)濟發(fā)展區(qū)域漢族中小學生身體形態(tài)指標比較[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1, 32(12):1459-1460.
[14]董靜梅,陳佩杰,歐陽林.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的社會學歸因與策略[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 26(3):226-230.
[15]杜衛(wèi)杰,楊俊敏,劉躍峰,等.新疆柯爾克孜族中小學生肺活量25年動態(tài)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2, 33(12): 1517-1518.
[16]夏瓊華.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傳承的教育策略[J].體育與科學, 2010(1):70-72.
[17]迪力夏提.買買提.影響新疆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的因素分析[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8 (2):97-99.
[18]王文,范亞達,唐曉琴.中小學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結果統(tǒng)計與分析——以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為例[J]. 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7, 27(1):23-28.
[19]孟凡濤,王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的回顧展望[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0,26(2):28-31.
[20]Bechtold J, Simpson T, White H R, et al. Chronic adolescent marijuana use as a risk factor fo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young adult men.[J].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Psychologists in Addictive Behaviors, 2015, 29(3):552.
Study on the Combination Strength of Promoting the Physical Health of Ethnic Teenagers in Xinjiang
LI Baoguo, etal.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0, Xinjiang, China)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新疆少數(shù)民族青少年健康促進、生命意義感與社會責任聯(lián)動機制研究》,批準號:16cty006。
李寶國(1983—),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