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方電網國際有限責任公司 劉維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yè)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yè)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yè)的獨特優(yōu)勢,要堅持建強國有企業(yè)基層黨組織不放松,確保企業(yè)發(fā)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就體現(xiàn)在哪里。這為國有企業(yè)開展駐外機構黨建工作提出了原則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yè)。這是新時代賦予國有企業(yè)的光榮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同時強調,要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chuàng)新,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這為抓好國企駐外機構黨建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2018年,國資委提出世界一流企業(yè)的評價標準,即“三個領軍”“三個領先”“三個典范”。截至2017年底,中央企業(yè)有境外單位10791家,分布在185個國家和地區(qū),境外資產總額超過7萬億元。當前,國企在境外開拓業(yè)務及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面臨的形勢日趨復雜、風險挑戰(zhàn)不斷增加,極易產生決策失誤、腐敗多發(fā)等問題,從而給境外國有資產安全帶來危害。這使國企做好駐外機構黨建工作成為歷史必然。國企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加強駐外機構黨的建設,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消除境外黨建盲區(qū),發(fā)揮境外黨組織獨特優(yōu)勢,實現(xiàn)國企境外資產保值增值,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yè)發(fā)揮積極作用。
(一)外部環(huán)境。一是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多發(fā)的黑天鵝事件和灰犀牛事件對世界政治局勢產生深遠影響。要在大變局中持續(xù)加強國企駐外機構黨的建設,高質量做好境外業(yè)務,提升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仍然是最大挑戰(zhàn)之一。二是國企駐外機構分布在不同地區(qū)和國家,而不同地區(qū)和國家由于差異化的文化、民族、習俗、宗教、道德、價值觀等形成了復雜的意識形態(tài)。要克服不同意識形態(tài)產生的影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對抗情緒,是國企駐外機構黨建工作面臨的又一挑戰(zhàn)。三是當前國企駐外機構黨建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與國企境外業(yè)務的發(fā)展水平相比相對滯后。
(二)國企自身原因。一是沒有充分認識到境外機構黨建工作對國有企業(yè)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yè)的重要性,沒有看到境外黨組織對提升組織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性,認為開展駐外機構黨建工作難度大、風險高、挑戰(zhàn)多,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畏難情緒。二是國企境外項目大多具有布點多、范圍廣、時間跨度長的特點,造成駐外機構和黨組織在空間上比較分散,造成黨組織聚集起來搞組織生活難度大、分散自學學習效果又難以保證的困境。三是國企駐外機構往往以開拓項目、實現(xiàn)境外資產保值增值為目標,從而一定程度上存在駐外黨的機構設置不及時、黨務工作人員能力不強且多為兼職等現(xiàn)象。四是沒有考慮駐外機構實際情況,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搞境內境外一刀切,導致駐外機構黨建工作難以有效開展。
井岡山精神的產生,既具有歷史繼承性,又打上鮮明的時代烙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直到中國共產黨誕生,使得馬克思主義真正在中國大地扎下根,并產生推動中國革命一路向前的不竭動力。井岡山精神之所以產生,一方面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作為理論基礎,另一方面是以這種理論指導下的革命實踐作為物質基礎。
井岡山精神的內涵是豐富的、發(fā)展的、跨越時空的。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及習近平等黨的領導人都強調不要丟了井岡山革命精神,要繼承和發(fā)揚井岡山精神。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三上井岡山時指出,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將井岡山精神概況為:堅定執(zhí)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具體而言,堅定信念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核心,艱苦奮斗是井岡山精神的要義,依靠群眾是井岡山精神的根本。上述四個方面是密切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共同鑄就了井岡山精神的固有品格。
從產生過程看,井岡山精神的產生過程是中國共產黨從我國實際出發(fā),最早運用馬克思主義真理探索我國前進道路的過程;而當前國企駐外機構黨建工作還處于探索期,可以從井岡山精神中汲取力量。從繼承發(fā)展看,井岡山精神是革命年代產生的,更是跨越時空的,新時代面臨的新情況、新要求、新挑戰(zhàn)賦予了井岡山精神新的時代內涵;而做好國企駐外機構黨建工作是新時代國企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yè)的必然要求,正能夠從井岡山精神新的時代內涵中得到啟示。
(一)樹立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yè)的堅定信念。擁有堅定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對每一位合格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井岡山時期,遠大的理想信念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戰(zhàn)勝一切困難險阻的強大動力。一個沒有堅定理想信念的個人,一個沒有共同理想信念追求的組織,其自身的生存都將面臨極大困難。國企開展駐外機構黨建工作的理想信念就是為自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yè)保駕護航。國企必須站在這樣的高度來充分認識駐外機構黨建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絕不能以駐外機構情況特殊而放松理論武裝,絕不能僅空喊口號而沒有實際行動,絕不能單憑經營業(yè)績掩蓋黨建短板。一句話,國企必須避免出現(xiàn)駐外機構黨建工作的弱化、虛化、邊緣化,而要不斷加強駐外機構黨的建設,確保境外機構黨員干部思想不偏、激情不減、信念不變。堅定的理想信念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期鍛造產生的。所以,國企要充分認識到做好駐外機構黨建工作的長期性和復雜性,要深入領會精神實質,把準工作方向,保證有效落實。
(二)實事求是創(chuàng)新開展境外機構黨建工作新路徑。井岡山斗爭時期的一個重大勝利就是拋棄了“俄國城市中心道路”,而通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中國革命實際情況,開辟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這條成功道路的開辟是艱辛的,無數革命先烈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革命先烈的血沒有白流,因為鑄就了實事求是、敢為天下先的井岡山精神的核心。國企做好境外機構黨建工作同樣需要實事求是,通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來探索適合的方式方法、實施路徑。一是必須承認境外環(huán)境與境內環(huán)境之間存在極大的不同。不承認這種差異,而簡單要求境內境外一致的做法是不符合實際的,也違背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精神。二是必須堅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例如,要區(qū)分駐外機構是在社會主義國家還是在非社會主義國家,駐外機構所在地區(qū)和國家與我國的關系如何,駐外機構的黨員數量有多少,等等。三是必須及時開展制度建設。駐外機構應及時總結境外黨建工作的有益方法,成熟一項總結一項,不斷豐富適應境外黨建要求的管理制度體系。四是必須堅持考核內外有別。這里的不同不是效果的差異,而是具體考核指標的不同。開展境外黨建工作考核是檢驗其成效的有效方法,但不應該直接套用境內黨建的考核標準,而要建立適合駐外機構黨建情況的考核標準。五是必須用好“互聯(lián)網+黨建”新技術。駐外機構黨建工作人員要樹立積極開放的態(tài)度,探尋駐外機構黨建工作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契合點,不斷提升駐外機構黨建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三)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攻克各項難關。由于敵人的嚴密封鎖,井岡山時期的革命先烈要面對極其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極度貧乏的物質生活。紅米飯、南瓜湯、餐吃得精打光。然而,共產黨人的信念就是在這種環(huán)境的洗禮和錘煉下變得更加堅定,并產生強大精神偉力而推動革命最終走向勝利。當前,國企駐外機構開展黨建工作盡管不需要面臨如此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貧乏的物質條件,但駐外機構黨建工作的難度依舊很大。如復雜的政治環(huán)境、分散的黨組織、流動性大的黨員等。所以做好境外機構黨建工作,依然要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一是必須為境外機構黨建工作挑選好干部。好干部應符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20字”標準,同時要加強對干部的教育培養(yǎng),使其成為政治素質過硬、熟悉國際規(guī)則、懂得經營管理和黨建工作的復合型人才。二是堅持業(yè)務開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延伸到哪里,黨的工作就開展到哪里。這就要求國有企業(yè)在境外業(yè)務實施過程中認真落實“四個同步”和“四個對接”要求。三是嚴肅駐外機構黨組織黨內生活。落實民主集中制,對“三重一大”事項必須前置審議后再提交進行決策。四是主動接受所在國使領館黨組織的政治領導。
(四)突出駐外機構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井岡山斗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群眾團結在自己周圍,始終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打土豪分田地,目的就是為勞苦民眾謀利益。可以說,井岡山的勝利正是依靠群眾取得的勝利。國企開展境外機構黨建工作,由于在境外的特殊性,根本的還是要依靠駐外黨員干部,突出發(fā)揮他們的先鋒模范作用。一是落實駐外機構黨組織黨內民主。進一步完善駐外機構黨組織黨內民主的有關制度,暢通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監(jiān)督黨的組織和干部的渠道。二是保障駐外機構黨員干部的基本權利,維護合法權益。堅持激勵與約束并重,建立容錯糾錯機制,不斷激發(fā)他們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三是發(fā)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在黨員干部提拔或評先選優(yōu)過程中,將參與駐外機構黨組織建設工作的優(yōu)劣作為重要的評價依據。四是駐外機構黨組織應經常性開展談心談話。在駐外機構黨組織支委之間、支委與黨員之間、黨員與黨員之間開展談心談話,充分發(fā)揮談心談話的交流、提醒作用。五是選樹境外黨建工作先進典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選樹境外黨建工作先進典型必將激勵更多境外黨員干部矢志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