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茂洪
一粒米能干什么?
她記錄了一個民族的故事,從古至今……
一粒米有什么用?
她扛起了發(fā)展的大旗,助農脫貧……
在湖南新晃,有一種古老而神奇的紅米, 它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當地侗家人崇尚自然的精神支柱。它如一顆燦爛的“紅寶石”,閃耀在侗家人的歷史長河里,綿延了8000年……
她,就是新晃侗藏紅米。
見證侗族農耕文明故事
沿滬昆高鐵一路往西,湖南境內最后一站便是侗族的聚居地,全國最早成立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新晃縣,這里同時也是湖南省唯一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qū),因秦漢時期屬夜郎國治地,唐宋兩朝曾置夜郎縣,新晃縣又被稱為夜郎國。
新晃侗藏紅米在這里綿延了8000年,直到2014年5月,被中國農業(yè)遺產專家及原農業(yè)部認定為“世界原始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并入選全國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名錄后,才被掀開了神秘的“紅蓋頭”。
侗族,是南方古老的水稻民族之一,素來以大米為主食,并偏愛糯稻及紅稻。作為農耕文明的傳承人,侗族先民經歷了野生稻—高稈紅米稻—矮稈紅米稻的水稻馴化全過程。1987年,文物考古部門在新晃水河沿岸的大灣羅打巖坡新石器遺址、新晃大洞坪貝丘遺址文化層中發(fā)現了原始稻谷顆粒和稻灰,證明至少在8000年前新晃先民就將野生稻轉化為栽培稻,開始水稻種植,進入農耕時代。
由于侗族只有語言傳承,沒有文字記載,直到明清時期,隨著漢文化的傳入,才相繼有了《晃州廳志》等地方史志。清嘉慶年間編纂的《晃州廳志》載有:“郡境稻名不一,粘者為糯,不粘者為粳”“糯之種則有掃箕糯、光頭糯、牛皮糯、紅糯、白糯、種禾糯諸名?!逼渲校凹t糯”就是現在的新晃侗藏紅米。
新晃侗藏紅米還有一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一個小孩被山鬼掠走,人們急忙燃起火把追趕。山鬼怕火,抱著小孩匆忙逃走。山鬼快到藏身山洞時,一只飛天紅鳥銜著一穗稻谷丟下來,小孩一把接住,那山鬼突然渾身一顫,急忙丟下小孩躲進洞里。人們看到小孩手里拿著的是一穗紅谷,方才知道山鬼不但怕火,也怕紅色,紅谷是上天神靈的賜予。從此,侗家先民視紅谷為神稻,將其作為巫儺活動中鎮(zhèn)邪驅鬼、佑護平安不可或缺的物品?,F今,新晃侗鄉(xiāng)仍傳承著用7粒紅米以象征北斗七星,縫入紅布包掛在小孩脖子上鎮(zhèn)魔驅邪,并求天神庇佑的民俗。還有隨耕隨歌的薅秧鑼鼓、驗看稻禾成熟狀況的六月六嘗新節(jié)……
如今,新晃侗藏紅米不僅是侗家人的食糧,更是侗家人崇尚自然的精神支柱,被侗家人視為神米,與巫儺文化、祭祀文化、生育文化、歌舞文化、節(jié)慶文化等侗民俗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
獨特地理環(huán)境孕育珍稀紅米
這顆閃耀在侗家人歷史長河里的紅米,紅而不艷、清秀細長、含有濃郁的豆味清香。經專家鑒定,她是一種罕見的秈粳糯復合型米,營養(yǎng)十分豐富,富含鈣、鐵、鋅、硒、鎂等微量元素和豐富的植物性蛋白。
這得益于湖南新晃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新晃縣森林覆蓋率達69%,獲評“全國生態(tài)示范縣”“全國綠化模范縣”。新晃侗藏紅米的生長期,正是光照最強的時期,利于碳水化合物合成。新晃獨特的三山夾兩水、南北縱切呈“W”形的地勢,又吸引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流的縱深推進。星羅棋布的水庫以及群山之間有零星小盆地發(fā)育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形成了白天炎熱,夜晚涼爽的山地小氣候,利于紅米蛋白質、直鏈淀粉等的形成。再加上新晃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并擁有全國最大的硅酸鹽鉀礦床等特有的礦藏資源,為侗藏紅米提供了豐富的微量元素。
這里山澗的清清溪水灌溉稻田,隨溪水而來的小魚生長于稻田里,農民又在稻田擇時放養(yǎng)鴨子。魚、鴨在稻田里一邊吃草、一邊吃害蟲,魚、鴨的糞還可肥田。這種山上封山育林,山下引水灌溉,林稻相間,水旱輪作的種植系統(tǒng)與養(yǎng)魚養(yǎng)鴨系統(tǒng)的有機結合,無形中建立了一套良性循環(huán)的農業(yè)生態(tài)體系,也保證了新晃侗藏紅米綠色天然的特質。
紅米的新活力
曾經,新晃侗藏紅米種植系統(tǒng)的傳承與發(fā)展一度面臨了很大挑戰(zhàn)。近5年,為促進新晃侗藏紅米產業(yè)發(fā)展,新晃侗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強對新晃侗藏紅米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及一系列產業(yè)保護政策,建立了產業(yè)發(fā)展保護機制,紅米產業(yè)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2015年8月,新晃侗藏紅米產業(yè)發(fā)展被納入新晃“十三五”規(guī)劃。同時,縣鄉(xiāng)政府以及農業(yè)農村部門還積極引導農戶成立新晃侗藏紅米水稻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導下,新晃侗藏紅米已形成了集產業(yè)服務、生產開發(fā)、種子供應和流通服務為一體的產業(yè)體系。2018年侗藏紅米種植面積達到3000畝,年產新晃侗藏紅米500余噸,產值2000余萬元,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
2016年,新晃侗藏紅米銷售產值首次突破1000萬元。2017年8月,隨著新生產線的到位,新晃侗藏紅米一直靠在外地加工的歷史畫上了句號。新晃侗藏紅米甜酒、新晃侗藏紅米粽子、新晃侗藏紅米粑、新晃侗藏紅米汁等加工產品十分走俏。
(作者單位:湖南侗都米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