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引言
黃源深(2014)認為“為思而教”是英語教育的價值取向,外語學習的本質(zhì)決定“學思”必須并行,人才培養(yǎng)目標要求“學思”應當并重,同時也倡導文本問題化的做法。
英語課堂上最常見的師生互動形式,提問是實現(xiàn)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手段。《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接受相應學段英語課程標準過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適應個人終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guān)鍵能力,綜合表現(xiàn)為四大素養(yǎng),由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組成”。教師運用提問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了解和掌握學習情況,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和英語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品質(zhì)。
一、英語閱讀課堂提問的作用
1.激發(fā)主題,擴大學習空間
教學是師生之間的積極互動。對學生來說,問答是一種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提問可以幫助學生積極思考。當教師指出或提出問題時,學生可能會被吸引并更加注意教師的話語。同時,教師也利用這些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空間。
2.激發(fā)學生思考
思維是一種處理問題的內(nèi)在力量,在語言習得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思考始于問題。提問有助于學生思考。提問可以引導學生看到思維的方向,擴大思維的廣度,提高思維水平。只有提出并解決新的問題,才能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才能獲得發(fā)展的思維空間。
3.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活動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自學能力。表演是師生之間的互動。而對這一活動的提問是一種媒介和載體,如學生、教師與學生、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問答對話等,通過互動學習,學生可以掌握語言文化語言的功能和探索感。
二、閱讀課提問的設置存在的問題
1.問題層次不清
在閱讀教學活動,問題與思維能力的訓練層次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思維能力是通過分析、概括、抽象、比較、具體化和系統(tǒng)化等一系列思維問題活動和過程。”(趙大中,2016)如果問題設置的層次不清,那么思維訓練就難以精準到位。
2.問題的指向不明
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學生思維前進的方向,所以教師的提問必須要有明確的指向性。指向不明確,學生難以進行思維的訓練和表達。
案例:
一位授課教師在執(zhí)教外研版教材九年級上冊模塊八Sports life第二單元閱讀課時,在播放了劉翔跑步受傷的視頻時,教師提問If you were Liu Xiang, would you continue?請幾位同學起來回答的結(jié)果都是不再繼續(xù)。課后與學生交流為何不再繼續(xù)了呢,學生說都受傷了,再跑不會更嚴重的。而老師在思考學生沒有與自己類似的答案,與預期不一樣,但是事實上老師想問的是劉翔還會繼續(xù)他的體育職業(yè)生涯嗎?而問題指代不清楚導致教師與學生們能夠產(chǎn)生共鳴,更沒有了之后的情感教育。
3.課堂提問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
在日常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老師為了趕進度追求課堂的完整,課堂提問急著給予解釋與引導,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靜靜思考,教學效果不佳。
三、閱讀課問題設置的建議
1.問題的設計需要有層次性
“更好和有效的提問練習的決定因素在于如何克服學生的心理尷尬,如害羞和害怕犯錯。對于教師來說,隨時準備各種問題是絕對必要的”(陳芳2010)。閱讀有三境界,字面語境(read the lines),隱含語境(read between the lines),拓展語境(read beyond the lines),所以問題的設計也要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同時教師兼顧問題的目的性,內(nèi)容性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知道學生理解文本和進行思維品質(zhì)訓練。
2.巧妙地幫助學生回答問題
提出問題后,有些教師可能會犯一些錯誤,他們往往不能耐心等待學生回答,自己提問和回答問題。相反,教師應該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耐心等待學生的回答。如果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對學生來說是困難的,教師也應該盡力為學生提供所需的信息,但不能直接給出正確的答案。
3.正確把握提問時機
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時間和頻率直接影響著提問的質(zhì)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必須在關(guān)鍵點問學生,這與提問有關(guān),是學生提問的機會。在大多數(shù)教室里,老師提問是很常見的,學生只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如何讓學生問更多的問題是一種技巧。教師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有意義的環(huán)境,鼓勵學生在有限的語言基礎(chǔ)上提出真正的問題。
4.處理提問錯誤的方法
首先,處理錯誤對于教師和學生都很重要,因為錯誤是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正是通過學習者的錯誤,“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努力掌握什么,他們理解了什么概念,他們可能需要什么額外的工作”(Lavery 2001)。然而,教師在課堂上處理錯誤的行為因人而異,反映出他們對待錯誤的不同態(tài)度。有些教師傾向于糾正所有錯誤,而另一些教師則傾向于更寬容。還有一些教師根本不糾正。
結(jié)論
約翰·杜威(2010)指出:“設問巧妙即能教好書,良好的教書藝術(shù)莫過于嫻熟地使用問題?!笨梢?,教師的提問設計對教學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此外,教師應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教學目標和教學現(xiàn)場,要通過向?qū)W生提出能啟發(fā)去其思考并能深入進行探究的問題,激勵學生大膽設疑,發(fā)揮想象與創(chuàng)意,使得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課堂教學變?yōu)榫哂懈哔|(zhì)量課堂提問的有效教學,從而進一步促進師生互動,共同發(fā)展。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玫瑰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