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筠
馬爾康市白灣鄉(xiāng)的色理村,位于松崗鎮(zhèn)與白灣鄉(xiāng)交界的位置,這里也是梭磨河和腳木足河交匯地段,一個叫熱足的溝口。是馬爾康去腳木足溝內(nèi)七個鄉(xiāng)鎮(zhèn)必經(jīng)的村子。過去我無數(shù)次路過熱足溝口,從來就沒有注意到那里還有一個叫色理的行政村子。是因為那里的山谷太狹窄了,還有是因村里所有的房屋分散在坡上臺地,土地和村落都隱蔽在大樹和巖石后面的緣故吧。
色理村,地處梭磨峽谷最深最狹窄的部位。村子周圍全是堅硬陡峭的花崗巖石山體。河的對岸山石嶙峋,巖壁陡峭筆立挺拔。這里的石頭山上擁有這地球上最集中最具規(guī)模的世界一級保護植物,號稱地球活化石樹的岷江柏。色理村附近的這些岷江柏與白灣峽谷、腳木足一帶挺拔俊美的岷江柏在花崗石的山體上連成一片又一片,從山谷長到山頂,形成這里獨有的柏樹風景。梭磨河在這里變得特別的洶涌澎湃,滔滔不絕的河水從村子下年年歲歲,流淌不息。色理村子的人們就在這一塊塊的巖石縫隙中開墾出大大小小的土地,他們的祖祖輩輩在這里生息繁衍。
村子絕大多數(shù)人家的石頭碉房,都掩映公路旁的坡上的巖石后或者樹林中,國道“317”從村下經(jīng)過。站在公路上,踮起腳我也只能看見一小塊一小塊莊稼地,地里多半栽種的是玉米和洋芋。靠近房子的小塊地里有各種高原小蔬菜。這些蔬菜在六月的初夏,長得郁郁蔥蔥,逗人喜愛。一棟棟白灣花崗巖石的房子,大氣端莊掩映在高大的核桃樹下,夏季帶給人無比的涼爽。
色理村人就守著如黃金一般珍貴的岷江柏,過著自己平凡的日常生活。我想能在這樣環(huán)境中生存的人們,性格一定會比這花崗巖石更硬朗吧。
六月的一天,我是專程去色理村采訪該村的村委會主任,政協(xié)委員阿郎的。那天我們上午在其他鄉(xiāng)鎮(zhèn)采訪,不確定下午去色理村的準確時間,阿郎在電話里給我說,最近村子的事情多,他就一邊辦事一邊等我們。當我們?nèi)サ酱遄?,還是在村里等了他兩個多小時。我們順便坐在公路邊一個小賣部兼顧小茶鋪和小洗車場的一個人家。小賣部里有一個40多歲的男子坐在那里看電視,他也不過問我們喝茶還是洗車,隨我們自由自在坐。當知道我們是采訪村主任政協(xié)委員阿郎時,他就高興的給我們說“哪好,哪好,他是個好人,我是貧困戶,我這個房子漏雨了都是他給我維修的。也幫我硬化了洗車場和小茶鋪的地面,他很關(guān)心我”。他說他是殘疾人,村里給還給他安排了護林員的公益崗位,護林員一年有6600元收入。他還開這個小茶館,洗車場和小賣部,他說村里的人和阿郎也經(jīng)常來照顧他的生意。他叫班瑪龍真,今年45歲了,他說自己腰椎不是那么好,經(jīng)常疼,不疼的時候常常就去巡山。
我們與班瑪龍真聊天的時候,阿郎終于從市移民局辦完事從縣城趕回村子。我本以為阿郎的房子是在坡地上那些房子中的那一間,哪知道就在國道317公路旁邊班瑪龍真隔壁的那棟房子。
他車上帶著老婆和老母親。下車進了院子,他輕輕的扶著母親下車,動作極其溫柔體貼,一邊給我們說:“今天跑了鄉(xiāng)政府一趟,跑了市移民局兩趟,還和老婆帶媽媽去醫(yī)院看病了,老母親都88歲了,身體不那么好。讓你們久等啦,實在不好意思,每天都有這么多得事”。
他老婆趕快打開客廳大門,給我們燒水沏茶。阿郎衣著干凈簡潔,身材挺拔高挑,長著一張棱廓分明的臉,黑黑的皮膚,說話時感覺他臉上有一種特別淡定的神情。兩口子都年齡不小了,他們說都是六十歲多一點的人了。但是給我感覺,他們都精神飽滿。兩口子都一個勁的說:沒有什么值得采訪的地方。然后熱情的給我們介紹村里的基本情況。
色理整個村子57戶人家,其中11戶住在高山,其余的住在河壩地,河壩地的46戶在雙江口電站的水庫淹沒區(qū),高山11戶不在淹沒區(qū)。村子最近在修路,修路又涉及了10余戶需要臨時搬遷的人家,這幾天阿郎一直在協(xié)調(diào)搬遷的事。他們也一直在給高山11家呼吁,他說高山的所有人家也想與村子的人一起搬遷,雖然他們不是庫區(qū)搬遷戶。
平時,他的大量工作是涉及到庫區(qū)移民的宣傳動員、征地的補償、移民意愿的對接等等,每天都往移民辦跑,了解各種政策,對接各種情況。有時宣傳工作還得一家一戶反復的去做,有時做一個人的工作得做幾天。基本上全部時間都在忙村里的事。
他老婆說,2013年阿郎當選了村委會的主任,開初家里人堅決反對,他們的2個孩子都在外工作,平時家里又有老人,還有8畝地要種,他一天忙村里的事情,根本顧不了家。后來看見他那么認真,她們只好支持他。老婆就對他說:“不當就別當,要當就當一個好干部。”他真的很認真,也很公平,只是老婆一個人勞動太累了。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他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雖然他們村只有2戶貧困戶,并不是市里核定的精準脫貧的貧困村,但是他們一樣用脫貧攻堅標準來衡量整村的發(fā)展。認為全村搬遷前后的產(chǎn)業(yè)發(fā)展和老百姓增收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不比貧困村任務輕松,還因為涉及到庫區(qū)將來的移民搬遷,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必然會受到搬遷和區(qū)域環(huán)境等條件制約。他認為庫區(qū)搬遷村,不能大量投入大規(guī)模的養(yǎng)殖,只能因地制宜的做一些在搬遷中也不受影響的產(chǎn)業(yè)。阿郎與村兩委商量后,征得村人的同意,決定將政府補貼的脫貧攻堅產(chǎn)業(yè)護持款項用來發(fā)展養(yǎng)蜂,購買了305蜂桶,承包給有養(yǎng)蜂技術(shù)的家庭,每桶每年向集體上繳120元的費用,每年集體可收益3.6萬元。將投資風險降到最低,保證了集體和老百姓收益。這種可移動的產(chǎn)業(yè)也能確保村子搬遷以后發(fā)展也不會太受影響。國家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想辦法找思路,因地制宜謀發(fā)展。鼓勵年輕人外出打工創(chuàng)業(yè),因為庫區(qū)有很多工程需要當?shù)剡\輸隊,他就鼓勵有經(jīng)濟條件的家庭購買大貨車跑運輸。阿郎帶領色理村里有大貨車的年輕人,與全鄉(xiāng)其他8個村100多個有貨車的人,共同成立了“馬爾康雙江口移民貨物運輸有限公司”。阿郎兼任公司的監(jiān)事員,負責日常的車輛調(diào)配、人員管理與制度建設。由政府牽頭,公司運作,全鄉(xiāng)的大貨車駕駛?cè)藛T都參與。他說,這種管理不管能力強的還是能力弱的,村大的還是村小的,有工程的村沒有工程的村,都能參與其中拉到貨掙到錢。大家公平參與,機會均等。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杜絕了以往的老百姓與老百姓之間、村與村之間、老百姓與工程施工方之間沒完沒了的扯皮以及各種糾紛矛盾。從根本上杜絕了黑惡勢力的強買強賣,坐地收成等現(xiàn)象。對維護庫區(qū)的老百姓的正常生產(chǎn)生活和工程進度起到積極作用。他說,現(xiàn)在村與村之間彼此和諧相處。老百姓增收了,地方水電經(jīng)濟建設也順利推進。
采訪中,老百姓都說:阿郎管理認真,公平,特別在財務上公開。他作為村主任,做到每一筆賬務都及時公開,任何疑問都在會上得到答復。他說,現(xiàn)在政府的各種項目政策補貼多,老百姓的信息也很靈通,一件事不處理好,就會導致很多糾紛和矛盾,工作沒法正常推進。在處理這些政策性補貼,比如殘疾人補貼,救助補貼在同等條件下,他都會主動報非親戚的名單,秉公辦事,深得老百姓的贊美。我說,這樣你的親戚們會有意見嗎?他說他會做好解釋工作,只有在利益面前公平對待,主動避讓,這樣才對得起老百姓對自己的信任。
政府撥付給村里的所有的款項,他每次都會及時召開村民或者戶主大會進行公布,會后上墻公示。所有的做到一事一議。
為更多了解,我去了高山的色理二組。去高山二組的道路有7公里,道路修筑在花崗巖山體上,一路上看見路面硬化得很平整,路的兩旁也都安裝了堅固的水泥樁的護欄,不時有貨車拉東西上山。
道路的兩旁綠化恢復特別好,多年前種下的退耕還林地段的杉木已經(jīng)成林,樹蔭下山花爛漫,野菌子也成退耕還林后的一項不錯的收入。
六月初,這里有一種叫金蓮花的白色小花和黃色的毛良花,開得滿山滿坡,野蜜蜂在花間飛來飛去,生態(tài)極其好。
當我們走進二組村,看見高山上的村子與河壩一樣,錯落有致的分散著,一座一座花崗石碉房高大美麗。進村子道路雖然很窄,但是干干凈凈,小路彎彎曲曲的通向村子最里面。村口有兩株古老的白楊樹,樹干粗糲成黑褐色,樹根盤旋在兩塊巨大的石頭上。在嘉絨山區(qū),有古老白楊樹的地方一定有個古老的村莊。村下還有一個小小的高山湖,水很平靜也干凈,水里倒影著大大的白楊樹的影子。
進村,我們正在張望,突然從村口碉房上飄來二句溫柔的聲音:你們找誰呀,你們是那里的人?我轉(zhuǎn)頭看,發(fā)現(xiàn)一個阿姨靠在自己碉房二樓圍墻上在問我們。我說:馬爾康的,來村里聽阿郎的故事。她聽說聽村里阿郎故事,馬上說“哪好、哪好,他是好人”。我們順便就請求去她樓上聽,她又說“哪好、哪好”她說,她叫巴滾。
我們幾個爬上她家的木樓梯,邀請我們坐下,我就開始詢問她一些村里的故事和阿郎的事。她努力用不太流利的漢語給我們說了起來。說村子里年輕人都外出打工,開車,讀書去了。村里就幾個老人了。說話期間,鄰居齊米哈姆,澤郎哈姆,都來到她樓下張望,我們也請她們一起上樓,她們很高興得爬上樓來,找個位子坐下,大家就親切無比交談!
她們說村里就剩幾個老人了,還有一條小狗。年輕人在成都,西藏,馬爾康打工,在白灣工地上開車也不少,也有小孩子去馬爾康讀書去了!
談話過程中,一條小狗在我身邊蹲下,它很友好地走來走去,不時在我手背上蹭癢癢,她們說小狗來村里十幾年了,它已經(jīng)相當于八十多歲老人了。說它叫阿扁,說它是村里唯一的狗,因為在很久以前村里一條狗傷人也傷牛羊,村里沒有再養(yǎng)狗,這狗是齊米哈姆的女兒從成都帶回村的,它溫順不傷人,大家都喜歡它,說它幸福得很,每天都有牛奶,酥油,饃饃,瘦肉吃,它白天會去村里每家每戶拜訪,大家對它無比好!她們說,阿扁樣子丑,脾氣好,從來沒有傷過人,不叫。我說是是,我們進村它就看見我們,它居然歪著頭看看,就自己玩自己的去了,對我們突然到達的陌生人一點都不驚訝!
我們說話期間,又有鄰居阿滿,澤斯?jié)M阿姨請我們?nèi)ニ齻兗依锶ズ炔?,去吃饃饃,我們忙說,不了,不了,我們待一會就走。她們就一起說,對不起,對不起,沒有讓你們喝上奶茶不好意思。這讓我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應該是我們對不起人家才對呀,沒有打招呼就跑人家村里來了。聽說我們是來采訪阿郎的,她們都馬上說“哪好,哪好,他人公道,做事認真,給我們硬化了道路,他經(jīng)常上山來看我們,村里路干干凈凈?!?/p>
五月的馬爾康高山寨子,土地里各種小菜長得翠綠誘人,白云在村子上空飄動,高山也能清晰地聽見梭磨河在山下奔涌流淌的聲音。村里的日子就是這樣的,與自然氣息一樣,安靜又美好。
藍天白云下的高山色理村,安靜得只有蜜蜂飛過的聲音,沒有狗吠雞鳴。
色理的村子,有成片的岷江柏,也有像阿郎這樣淡定而優(yōu)秀的色理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