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紅,李 敏,孫成林,劉天琪,官葉斌
(安慶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安徽安慶246133)
生物陶瓷是一種新型的生物材料,具有直接與宿主骨組織結合的能力,可用于替代受損的組織和骨骼[1-2]。天然骨頭含有22%的蛋白質,70%的羥基磷灰石(Ca10(PO4)6(OH)2,HAP)和8%的水,其中HAP顆粒呈現(xiàn)針狀或棒狀形貌[3-4]。人工合成的HAP化學結構與人體骨骼相似,已廣泛應用于金屬假體和骨移植的植入界面涂層。HAP晶體由OH-、Ca2+和PO43-基團組成,它們緊密地排列在六方晶胞中,空間群為P63/m,晶格參數(shù)a=b=9.423?,c=6.875 ?[5]。HAP雖是磷酸鈣中最具骨傳導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材料,但抗菌性能有限,而細菌感染是導致種植體失敗的主要因素之一。為克服這一問題,將Ag+引入HAP,可有效抑制細菌生長[6]。Ag具有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抗菌性等特點。此前,人們已采用沉淀法[7]、微波法[3]、溶膠-凝膠法[8]和超聲波沉淀法[9]等方法來合成摻雜Ag的HAP材料,并通過高溫燒結得到單相全晶化銀摻雜HAP。在HAP 晶格中,當較小離子半徑的Ca2+(0.99 ?)被較大離子半徑的Ag+(1.28 ?)取代時,會引起晶體結構的應力應變,這些應變會導致晶體結構穩(wěn)定性降低[10]。本研究選擇沉淀法來合成銀摻雜HAP,通過優(yōu)化溫度和摻雜劑濃度來獲得單相結構HAP材料,為該類材料的后續(xù)應用提供實踐基礎。
本研究所有試劑均為分析純,購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前未做進一步處理;實驗用水為去離子水。本研究采用液相沉淀法來合成摻銀的HAP[6],具體過程如下:
(1)在100 mL燒瓶中依次加入設定量的Ca(NO3)2·4H2O、AgNO3和5 mL聚丙烯酸鈉(PAS),再注入35 mL去離子水,60oC恒溫磁力攪拌30 min。(2)稱取一定量的(NH4)2HPO4,加入10 mL水,溶解后逐滴滴入上述Ca(NO3)2溶液中,保持攪拌;滴加氨水,使溶液pH維持在10.0左右;60oC恒溫60 min,得膠體溶液。(3)將膠體溶液減壓抽濾,用去離子水和乙醇交替洗滌3 次后100 ℃干燥24 h。(4)將樣品研磨后400 目過篩,900 ℃下煅燒8 h,待測。具體的試劑用量關系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中的試劑用量
獲得的樣品使用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ZEISS Sigma 500)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EM,Hitachi,HT7800)觀測形貌,X-射線粉末衍射(XRD)分析結果在島津X射線衍射儀(XRD-6100)上獲得,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數(shù)據(jù)在Nicolet iS50光譜儀上采集,KBr壓片,采集范圍為4 000 ~400 cm-1。
圖1是銀摻雜羥基磷灰石樣品在900 ℃下煅燒8 h后的XRD譜圖。所有樣品中的衍射峰均與六方HAP的結晶相一致。沒有CaO、Ag3PO4或者β-磷酸三鈣(β-TCP)等雜質相出現(xiàn),這說明在不影響HAP晶格的同時,Ag+可能成功地替代了Ca2+,這一結果和Prekajsi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7]。隨著Ag+替代Ca2+的程度提高,衍射峰變得更加尖銳,峰的強度增強,說明隨著銀離子含量的增加,晶體生長增加,HAP結晶良好。晶粒尺寸隨著替換Ag+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根據(jù)Jadalannagari等人的報道,晶粒尺寸的增加是由成核位點的增加而引起的[8]。一般來說,Ag-HAP材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g+在溶膠-凝膠過程或共沉淀過程中通過離子交換的方式嵌入HAP晶體結構中,這種替代會形成鈣缺陷的HAP材料[11]。
采用紅外光譜(FT-IR)方法研究HAP和摻銀HAP的紅外光譜,結果如圖2所示。結果表明,吸附水、羥基和磷酸鹽均顯示出良好的譜帶特性。3 676.5 cm-1處的吸收峰來源于結構羥基和物理吸附水的拉伸振動。在1 050.5和1 097.6 cm-1處吸收峰可以指認為PO43-基團的特征紅外光譜,這是P-O非對稱υ3伸縮振動模式引起的[12]。565.7、602.6和637.6 cm-1處的吸收峰可以歸屬為PO43-基團的O-P-O υ4彎曲振動[13]。除此之外,沒有觀察到其他的譜帶,這說明銀的摻雜并未產生雜質或二次相,對產物的FT-IR譜帶位置也沒有造成影響。
圖3為在900 ℃煅燒8 h后獲得的Ca10-xAgx(PO4)6(OH)2樣品的SEM照片,其中圖3(a)、(c)、(e)、(g)和(i)對應的x的值分別為0、0.25、0.5、0.75和1.0,圖3(b)、(d)、(f)、(h)和(j)分別為相應的放大照片。從這些照片可以看出,獲得的產物顆粒都沒有呈現(xiàn)統(tǒng)一的形貌,其中顆粒尺寸分布為200 ~500 nm。經(jīng)過高溫煅燒處理后,顆粒之間有一定程度的黏連。但對比圖3(b)和3(i)可以發(fā)現(xiàn),摻雜Ag的HAP顆粒的分散程度較好,且顆粒的尺寸較沒有摻雜Ag的顆粒小,這主要是由于Ag的摻入有效地改變了HAP顆粒的表面性質[14]。
圖1 900℃下煅燒后的Ca10-xAgx(PO4)6(OH)2XRD 譜
圖2 900℃下煅燒后的Ca10-xAgx(PO4)6(OH)2 FT-IR 譜
圖3 900℃下煅燒后的Ca10-xAgx(PO4)6(OH)2SEM照片
圖4 為樣品Ca9Ag(PO4)6(OH)2的EDX 譜圖。由圖可以看出,Ag 有效地摻入到HAP 樣品中,這與XRD分析結果一致(圖1)。圖5是在900 ℃下煅燒8 h后的Ca10-xAgx(PO4)6(OH)2的TEM照片。由圖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是否有Ag的摻入,HAP顆粒均沒有呈現(xiàn)典型的形貌,這與圖2結果相一致。其中HAP樣品顆粒尺寸分布為200 ~500 nm,見圖5(a)~(e),但對比圖5(a)和5(e),可以觀察到,在摻入Ag后,HAP尺寸分布更小,這有利于其進一步作為抗菌材料使用。
圖4 Ca9Ag(PO4)6(OH)2EDX譜圖
圖5 900℃下煅燒后的Ca10-xAgx(PO4)6(OH)2TEM照片。其中x的值為(a)0、(b)0.25、(c)0.50、(c)0.75和(e)1.00
通過簡單的液相沉淀法和燒結過程,合成了Ag摻雜的HAP顆粒材料,并通過XRD、FT-IR、SEM和TEM對獲得的材料予以了表征。結果表明,Ag離子在不影響晶體結構的情況下,可以部分地取代Ca離子,樣品顆粒尺寸分布為200 ~500 nm,這有利于HAP作為抗菌材料的進一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