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永紅
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進行語文素養(yǎng)訓練的主要途徑。學生的語文水平如何,作文是一個衡量的重要尺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教學方法及策略運用的得當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寫作水平。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歷,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作文教學。
一是從培養(yǎng)興趣入手。培養(yǎng)孩子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是小學作文教學初期最為有效的辦法之一。教師將寫作知識的準確性和寫作態(tài)度的嚴肅性變成通識的、有趣的方式表達出來,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隨著學生認知水平的提升,教師還可以聯(lián)系課文做點兒小練習,從側面激發(fā)他們對閱讀的興趣。比如說給課文換一下詞語,或者說換一個句子,改變一下寫作的方法,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補充,編一個不一樣的結尾等,看看能產(chǎn)生怎樣的藝術效果,等等。多做幾次這樣的小練習,不僅可以加深理解課文內(nèi)容,還可以提高遣詞造句的能力,對提高寫作興趣大有好處。
二是從仿作開始起步。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兒童從能夠活動開始就靠模仿來學習說話和做事。對小學生的作文教學,教師應當多示范、多舉例,不斷為學生提供仿寫范例,讓他們通過仿寫學會技巧和方法。同時,加大閱讀量,為孩子打開新知的大門,為作文寫作提供新的素材。需要指出的是,仿寫作文重要的是仿形式,少仿或者不仿內(nèi)容,因為文章有固定的題材,但是沒有固定的方法,同一類的文章出自不同的作者之手,就會顯示出不同的風格。
三是聽說讀寫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聽說讀寫四者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不能隨意偏廢。聽說讀寫,簡單的四個字,卻包含著無盡的真意。比如,對低年級學生要重點進行詞語和句子的練習,通過認字識詞、讀句子、抄句子,逐漸發(fā)展到能夠說一段話、寫一段話,實現(xiàn)說與寫的結合。隨著學生理解能力的增強,教師便可指導學生對文章劃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然后,進行命題短文的訓練,讓學生逐漸掌握一些常見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
四是實行分項訓練。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分項分步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首先,教師應該結合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其次,教師應該注重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技巧;最后,教師還應該注重批改講評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也就是說,教師要求學生不僅學會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還要學會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雖然小學階段以學寫記敘文為主,但也要會寫常用的應用文,還要做到思想健康,有中心、有條理,詳略適當、語句通順。此外,書寫要工整,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責 編 行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