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躍
對很多人來說,喀納斯就是一個夢——湛藍的天空、綿延的遠山、清澈的湖泊、古樸的木屋……自然和諧之景,猶如夢中仙境。
往北延伸后,新G219北段直抵新疆北部雄偉的阿爾泰山區(qū),這非比尋常的10065公里,將零公里坐標定位于喀納斯。
從這里開始,G219把喀納斯湖、禾木、白哈巴、五彩灘、額爾齊斯河等諸多景觀串成一條線,而后進入伊犁地區(qū),盡攬喀拉峻草原、特克斯八卦城的遼遠和壯闊,一頭扎進薰衣草的芬芳世界。接著,在古老的塔里木河畔,有千年胡楊林死而不朽;一望無際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可去領(lǐng)略到漫漫黃沙卷起大氣磅礴的蒼涼和自由……
從北疆到南疆,這一段行程充滿荒涼奇絕的自然之美,有著最新疆的極致體驗。
作為新G219北段起點的喀納斯,長久以來都是一片迷人的勝境。
“喀納斯是帶給人無限靈感的地方。”一位攝影師如是說。的確,位于新疆阿爾泰山境內(nèi)的喀納斯是無數(shù)攝影師創(chuàng)作的天堂,它名聲在外,“神的花園”“人間最后一片凈土”等眾多頭銜早已讓人們爛熟于心。
如果說整個喀納斯地區(qū)的風光堪稱絕代風華,那么喀納斯湖,一定是這位美人傾國傾城的眼眸。月牙形的喀納斯湖,臥在阿爾泰山的臂彎中,自顧自地美麗著。湖邊矗立著茂密的泰加林,樹林間或稀疏的坡地上,點綴著圖瓦人的木屋,給整個湖區(qū)增添著童話色彩。與此同時,置身湖畔的旅人,則拿著相機記錄下這人間仙境的分秒,并且默念:快門按下的這一刻,正是喀納斯湖怪現(xiàn)身的一瞬間。
喀納斯湖是“中國最深的高山流水湖泊”,這其中有兩層意思。第一,喀納斯湖就在阿爾泰山4374米的主峰友誼峰下,然而湖面海拔僅1374米,湖水平均水深120米,最深處更是達到了188米,高差極大,讓人驚嘆;第二,喀納斯湖是一團活水,作為喀納斯河的一部分,它通過河流與附近的水域相通,或許,這也是喀納斯湖內(nèi)和湖畔生命繁茂的原因。屬于北冰洋水系的魚類在喀納斯湖中生生不息,超過20多種受保護的野生動物在整個湖區(qū)出沒。傳說中的湖怪,最有可能就是巨大的哲羅鮭。
無論是一切深綠湖藍交錯的美麗也好,還是湖怪的傳說也好,都已是被咀嚼過太多次的喀納斯湖故事,而這個湖的秘密,遠遠不止這些。站在喀納斯湖邊的階地上,轉(zhuǎn)過身細心尋找,你就能看到驚心的冰川擦痕——曾有冰川在這里行走,并將腳下的巖石山體摩擦出光滑的痕跡面,將手貼上去,感受到的是天地力量的雄渾。在湖邊,還能看到一些圓潤的石頭,懂行的人會告訴你,這些半月型,或者像太陽的石頭,是冰川漂礫——冰川從遠處搬運過來的石頭,就像是孩子喜新厭舊的玩具被扔在了這里。
喀納斯湖畔的“天然根雕”從來都是攝影師們不可放棄的模特兒,它們就是生于斯死于斯的泰加林,倒下后,也沒有人想要去挪動,最終成為了喀納斯湖的雕塑作品。長在喀納斯湖畔的泰加林,代表著北極、凍土以及寒冷,也是北半球文明中最神秘的一部分。泰加在蒙古語中意為“大森林”“獵犬”,在英文中,泰加林的名稱是Boreal Forest,來自于希臘神話中北風之神博瑞艾斯的名字。
喀納斯湖周邊,是圖瓦人的家園,以禾木村和白哈巴村為代表。
禾木村坐落在重山阻隔的一個大河谷里,素有“中國第一村”的美稱,成片成片如油畫般的樹林將其包圍,一條從山頂積雪處流淌下來的河流貫穿整個村子,原木壘起的木屋散布兩岸,小橋流水,炊煙裊裊……身騎白馬登高處,俯瞰天與地,山與村,畫面猶如童話仙境。
白哈巴村坐落在一條溝谷之中,兩條小溪之間的狹長臺地上,依山傍水。同禾木一樣,村里所有建筑都由原木筑成,外觀古樸、清一色的尖頂木楞屋頗具歐式風情。在最美的秋天,河谷內(nèi)的楊樹葉是金黃的,山腳下樺樹的葉子是火紅的,落葉松的針葉下緣是淡黃的,山崗上的草甸一片褐紅,白雪覆蓋的雪峰,藍天上飄著幾朵云彩……目之所及,都是一幅色彩斑斕的完美油畫。
隨著G219的里程逐漸增加,阿爾泰山的身影漸行漸遠,接下來最不可錯過的景致,集中于素有“西域濕島”“塞外江南”等美稱的伊犁,這是中國西部最富饒的土地之一,故有人說“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古代絲綢之路途經(jīng)塔克拉瑪干南端,許多考古資料說明,沙漠腹地靜默著諸多古跡: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精絕國、彌國和貨國的古城遺址,至今鮮為人知。在和田河畔的紅白山上,唐朝修建的古戍堡雄姿猶存……
在沙漠腹地海拔1413米的喬喀塔格山上眺望,蒼茫天穹下的沙海無邊無際,浩瀚肅穆的意境震懾人心。遠處和田河兩岸的胡楊在陽光下泛著濃郁的金黃,如寬大的金色絲帶纏繞著大地,從天際延伸過來,又蜿蜒消逝在天的另一盡頭,那也是一輩子不能忘懷的壯景。
如果說長河與沙漠的遼遠磅礴是南疆的風光底板,那么胡楊林則是南疆大地最動人的錚錚風骨。
胡楊是最堅韌、最無私、最悲壯的樹,因為它生活在戈壁荒漠,沒有充足的水源,沒有鮮花的陪伴,更沒有人們的澆灌與呵護。然而,它卻不畏嚴寒與酷暑而倔強地生存了下來,用自己的身軀擋在沙漠前沿,保護著身后的綠洲不受侵襲,始終把風沙留給自己,把綠色留給人類。
世界上60%的胡楊生長在中國,中國90%以上的胡楊生長在新疆,而新疆90%的胡楊,集中在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是荒漠沙地上唯一能天然成林的喬木樹種,距今至少有6500萬年的歷史,在維吾爾語中稱為“托克拉克”,意思是“最美麗的樹”。胡楊的生命力極其頑強,以抗旱、防風沙、耐鹽堿的能力著稱,又被稱為“沙漠英雄樹”,人們說它“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腐一千年”……
無數(shù)年來,河道歷經(jīng)變更,不斷為胡楊幼林提供新的生長環(huán)境,因此,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楊林范圍持續(xù)擴大,形成了世界上最古老、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胡楊林區(qū)。
輪臺縣塔里木胡楊林公園,是整個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最集中的典型景觀區(qū)。一條30多公里的道路,擁有200多處彎道,就在這曲曲折折的道路兩邊,胡楊高大粗壯的身軀巍然屹立,豪氣萬丈。當秋色降臨,步入胡楊林,四周被燦爛金黃所包圍,洼地水塘中,藍天白云下,胡楊的倒影如夢如幻。
告別胡楊林,下一站是中國最西端城市——喀什,至此G219北段行程結(jié)束。稍作休整,繼續(xù)前行,等待你的又將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