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梅
摘要: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教育不單單只是數(shù)學基礎知識的傳輸,更需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本文主要闡述小學階段數(shù)學教育中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性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反思性學習
1正確引導。促使學生進行反思
在日常的數(shù)學教學中,老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索,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另外還要重點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反思。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復習舊知識的習慣,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并且能夠在課堂教學中預知所遇到的困難,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這些問題,最終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你說我來猜圖形”的游戲方式進行課堂導入。老師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卡片,讓一位同學來猜,另一個同學描述圖形的特點但是不能出現(xiàn)明顯的提示語言。通過描述學生不僅復習了之前學習過的知識,而且在頭腦中不斷發(fā)現(xiàn)和總結相對陌生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這樣在游戲中就構建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基本概念。游戲結束后,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反應進行總結,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及時糾正,并且對于學生的正確理解給予肯定。隨后老師列舉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認識并了解這類四邊形的概念及特征,然后讓學生自己反思學過的四邊形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并且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關系圖。待同學們對四邊形知識基本掌握之后,可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索:在平行四邊形中畫一條線段,把它分成兩部分。這兩部分可能是什么圖形,讓學生畫一畫、比一比,最后通過論證判斷這個圖形的特征。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相信學生已經(jīng)對平行四邊形、梯形有了更深的了解,這時候老師就可以拋出問題:“同學們已經(jīng)知道這些圖形的基本特征,那么學生們可以反思一下,如果需要你證明一個圖形是否是平行四邊形或梯形,應該怎樣證明呢?或者說只要證明了圖形具備哪些特征就可以說明它是平行四邊形或梯形呢?”最后老師便可以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研究了。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鞏固舊知識,也能引導學生帶著飽滿的求知欲望進行新知識的學習。
2在問題中反思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還要清晰的知道學生是怎樣思考的。老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或者讓學生通過觀察進行反思?!皟煞N不同的解決方法,哪個更方便快捷?”“是什么原因?qū)е挛覜]有想到這種解題辦法?”“他們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lián)系”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可以讓學生進行積極的探討,讓學生在問題中反思。例如:《有多重》教學中,老師可以引用古典故事《曹沖稱象》進行教學,通過播放視頻資料讓學生了解稱重的方法。隨后可以讓學生探討一下稱重的方法都有哪些?這些方法使用任何物品嗎?對于不同的物品應該選擇哪種測量方法呢?哪種最簡便快捷呢?通過利用這種問題的設置,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問題中探求知識,在反思中溫故知新。
3設置合理的反思任務
在日常的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適合的反思任務幫助學生培養(yǎng)反思能力。在過去的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一般很少給學生布置任務,也很難從學生的實際能力出發(fā)進行教學活動,就造成了在學習過程中反思形式化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樣的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能力發(fā)展,也制約了學生反思能力的養(yǎng)成,最終導致學習能力難以得到提升。因此,就要求數(shù)學老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依據(jù)學生實際能力出發(f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設置合適的反思任務,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任務夯實自己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數(shù)學能力的目標。
4在錯誤中反思
人都會犯錯,但難能可貴的是能在錯誤中找出正確的方法。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思維方式較為分散和活躍,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犯下這樣那樣的錯誤。這時作為老師切記不能一味的對學生進行嚴厲批評,而是要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在錯誤中反思,利用這些錯誤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辦法,進而培養(yǎng)學生在錯誤中反思得真知的能力。同時,老師也要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錯誤的原因,避免在以后的學習中重蹈覆轍,起到鞏固數(shù)學知識的作用。
綜上所述,反思能力的形成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知識盲區(qū),還能讓學生在錯誤中找出正確的學習方向和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而學生的反思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做到正確引導,將反思能力培養(yǎng)滲透到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去,使學生能夠自覺養(yǎng)成具有反思性的學習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