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秦樺
出版物必須堅持正確的導向,這是出版物全局性的基本標準,就是為國家的大局服務,為凝聚全體中華民族共同奮斗提供精神動力,要凝聚人心上發(fā)揮重要作用?,F(xiàn)在的導向,不但有政治導向,還有社會導向、文化導向。
一、什么是出版物的導向性問題
狹義的政治性,是指稿件反映的政治立場、觀念和傾向,包括涉及國家、政黨、高級領導人、外交、民族、宗教等關系的現(xiàn)實政治問題。出版物的政治性還包括涉及國家安全、社會穩(wěn)定以及思想格調、價值觀等方面的內容。
二、出版物導向性問題判斷標準
總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想統(tǒng)一,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具體我們要參考的標準首先是必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次,要符合《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五、二十六條,這其中要注意少兒出版物,這些書的讀者對象都是未成年人,要考慮到孩子的接受能力,要注意內容的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更要注意對思想品德和價值觀的正確引導。作為教輔讀物,我們面對的讀者也都是孩子,在這些書里也不能有不合適的內容。如某教輔就曾以江湖上丐幫與魔教的爭斗殺戮為內容出題,這就不利于學生特別是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應刪換題目。第三,我們還要關注其他法律中的相關條款,如《刑法》第一百二十條之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和第二百五十條(出版歧視、侮辱少數(shù)民族作品罪)。如前些年某出版社出版的《腦筋急轉彎》一書不慎涉及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的內容,結果引發(fā)軒然大波,激起少數(shù)民族群眾的抗議活動,造成嚴重的政治事件。另外,還要注意遵守《圖書、期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重大選題備案辦法》,備案審查本身也是內容把控的加強,這些審讀人都是頂級的專家,我們的圖書通過備案,質量也得到了保障。最后我們還要注意遵守《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從業(yè)人員職業(yè)道德自律公約》。
三、兩個層面的出版物導向性問題
1.內容主題層面
出版物應堅持正確的導向,發(fā)揮積極的引導作用,否則可能造成極大的社會危害。其實在我們日常工作中,這樣整本書談導向問題的出版物其實不多,除了像人民出版社、黨建出版社這樣的出版單位的產品,我們就是有這樣的選題,也都會非常審慎地決策、用最有實力的編輯,所以這樣的書稿難度雖大,但質量通常比較有保證。
2.局部表述層面
文稿中個別語句、圖片如果存在政治性差錯,也可能造成嚴重問題。大多因作者和編校人員知識缺乏或工作疏漏引起,是重大質量隱患,必須高度重視。它們也會損害民族或國家利益,往往選題和初步審稿不容易發(fā)現(xiàn)。所以編校人員要重視,要有這方面的認識和儲備。
四、如何避免出現(xiàn)導向性問題
要避免出版物的導向性問題,原則就是“源頭抓起,制度保障”。首先在選題論證、審稿、編輯加工和校對等環(huán)節(jié),健全規(guī)章制度,嚴格日常管理,是保證出版物質量的基本前提,必須及時終止格調不高或者存在敏感問題可能性大的選題。其次編校人員要認真學習出版法規(guī)、黨的方針政策、嚴格履行職責。最后編輯部門和個人找準業(yè)務定位,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集中精力開發(fā)重點產品線,有利于提高選題判斷能力、內容組織能力和質量把關能力,提高出版質量。
五、出版物導向性內容審查
1.涉及政黨、政府和國家制度的表述
(1)公民有參政議政的權利,也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文稿中不能出現(xiàn)主觀臆斷的內容,不能對國家領導人作人身攻擊。
有的書稿作者不是客觀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思想方法上存在片面性,通過帶有調侃和諷刺意味的語句,或借他人之口發(fā)泄不滿,說過頭的話,言語之間帶有明顯的情緒化色彩。這樣的書稿我們也要注意加以處理。
(2)引用文件內容、講話內容等要和最權威的文件核對后引用,警惕網上的錯誤信息,包括標點符號都要認真核對。另外我們還要注意對政策文件精神等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政治意識。
(3)涉及國家領導人著作出版,一定要遵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編輯出版集中介紹黨政領導干部情況出版物加強管理的通知》(1997年)等相關的管理規(guī)定,使用領導人的照片應得到相關方面的授權,要注意不同人物照片的位置及大小的合理配置
2.涉及價值觀和道德的表述
出版人應注意道德修養(yǎng),追求文化品位。出版物要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倡導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要有起碼的良知,反對三俗,要尊重公序良俗,注意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崇尚積極向上的精神格調。
2018年5月,媒體大號“暴走漫畫”被多個平臺封禁,就是因為他們在在“今日頭條”等平臺發(fā)布了一段含有戲謔侮辱先烈內容的視頻。2018年4月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以立法形式對英雄烈士進行保護。該法自5月1日起施行。自此,懲治“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的行為,有了專門的法律利劍。
自然科學作品要注意科學倫理問題。比如去年沸沸揚揚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再如有出版物提到用胎肝治肝病。我們先不論科學真?zhèn)螁栴},起碼這些也違反了人們的道德底線,違反人類倫理。
這里建議大家可以看看新華社新聞信息報道中的禁用詞和慎用詞。我們還應該學習一下廣告法限制的部分內容,這對我們處理書稿也是有借鑒意義的。
3.涉及民族、宗教的表述
涉及民族、宗教問題的選題,必須履行重大選題備案手續(xù)。文稿中出現(xiàn)的與少數(shù)民族相關的敘述,要與主流觀點相一致。這里我們也要注意一些與民族、宗教有關的用語。如:“穆斯林是伊斯蘭信徒的通稱,與民族是不同概念。不能把宗教和民族混為一談。不能說“回族就是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就是回族”。再如不能隨便把少數(shù)民族名稱簡化:蒙古族不能簡稱為蒙族,維吾爾族不能簡稱為維族,哈薩克族不能簡稱哈族。內蒙古自治區(qū)可簡稱為內蒙古,不可簡稱內蒙。還要注意的是我國有56個民族,少數(shù)民族支系不能稱為民族,可稱為XX人,如摩梭人、撒尼人。藏區(qū)、藏民這樣的稱法也不對,應稱為藏族聚居區(qū)、藏族群眾。
4.涉及香港、澳門、臺灣的表述
香港、澳門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qū),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均與內地省級地方并列,如“上海與臺灣”“閩臺”“京港”等,不可與國家并列,不得說“中港”“臺美”等。
港澳臺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所以論及港澳臺問題時不得使用只有主權國家才能使用的一些概念。如:論及面積時,港澳臺只能稱“土地面積”,而不能稱“領土面積”“國土面積”。關于臺灣的表述,大家一定要參考中央臺辦等部門發(fā)的一個文件《關于正確使用涉臺宣傳用語的意見》
5.涉及國際關系的表述
外國國名和地名,應以國家規(guī)定的最新正式譯名為準。可參考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世界地圖集》。
對國家和國家之間、國際組織與國家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或問題,不能隨意描述或評論,無法回避的應請權威部門審定。對書稿中有關國際關系方面的內容,要根據(jù)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在提法上與我國政府對外宣傳的口徑保持一致。
6.出版物保密問題
在出版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稿件內容是否涉及國家安全方面的事項,是否泄露了黨和國家的重要秘密,如軍事秘密、外資秘密、科技秘密等。在這個方面,我們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秘密法》《科學技術保密規(guī)定》《新聞出版保密規(guī)定》等相關法律規(guī)定,注意不允許公開發(fā)表的內容,出版物中不得出現(xiàn)。像一些經濟數(shù)據(jù)、科學資料、武器性能數(shù)據(jù)等,都要認真對待。引用標準、政策性文件以公開發(fā)表的文件為準,不能將起草或修訂過程中的文件搶先提前公布。引用科研單位內部資料或企業(yè)商業(yè)計劃、獨有技術,必須征得同意。難以把握的問題,應請有關部門審核。
7.地圖內容審查
有關地圖出版的法規(guī)文件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地圖管理條例》《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補充規(guī)定》等。對地圖內容的審查包括:保密審查;國界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行政區(qū)域界線和特別行政區(qū)界線;重要地理要素及名稱等。使用地圖應送審,審圖后頒發(fā)的審圖號應印刷在出版物上。
新時代呼喚新氣象,新征程開啟新作為。作為出版人,我們要持之以恒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守護出版的底線和生命線,用高質量的文化產品著傳播知識、滋育心靈,奮力描繪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絢麗畫卷!
作者簡介:
秦樺,女,陜西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現(xiàn)為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副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