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組工信息對于服務決策、交流經驗、推介亮點的重要意義入手,以發(fā)現問題、分析原因、改進工作為目標,著重論述了如何提高信息質量和采用率,做到在實效性、創(chuàng)新性、思想性和前瞻性等方面有新突破、新提高,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組工信息;組織工作
組工信息旨在反映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重要動態(tài),是各級組織部門為領導進行科學決策提供的基礎和依據,是服務領導決策的“參謀部”;從政治要求看,報送信息是下級向上級報告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講政治的具體體現,也是掌握工作進度的“顯示屏”;從推動工作看,組工信息是加強宏觀指導、推進經驗交流、促進工作落實的重要手段,也是把握大局趨勢的“晴雨表”;從工作職能看,組工信息是組織部門參與政務、發(fā)揮參謀助手作用的有效載體,也是發(fā)現和處理問題的“預警器”;從社會功能看,宣傳工作要組織,組織工作要宣傳。報道非涉密組工信息,是加強宣傳、擴大影響、贏得支持的重要途徑。
“第一板斧”:扭住三大矛盾,直面困難挑戰(zhàn)
信息供給與服務決策需求之間的矛盾。組工信息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報喜信息多,報憂信息少,一般信息多,深度信息少,動態(tài)信息多,研究性信息少,情況反映多,對策建議少。這種狀況嚴重制約著組工信息服務決策作用的發(fā)揮,原因之一就是上下信息需求不對稱。在實際工作中,作為撰稿方,應號準約稿方信息需求的“脈搏”,適度儲備信息“早搏”;加強與約稿方的溝通聯系,盡量撰寫符合需求的信息,做到適“銷”對路;凡是約稿一定要報,并且要多報,以獨特新穎的切入角度和個性鮮明的表達風格,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
工作要求高與一線人手少的矛盾。這一矛盾在各級組織部門都普遍存在,在基層單位,有“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苦惱;在上級機關,也有“信息量太大,應接不暇”的壓力。作為約稿方,要重點改進約稿方式,一般不大范圍約稿,充分增強針對性,減少基層無用功。作為供稿方,要著眼于發(fā)現、研判、挖掘、整合信息,提高信息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刊物容量小與基層供稿多之間的矛盾。限于篇幅原因,在作品呈現出來的時候難免有所取舍,基層供稿的采用率相對較低,對信息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是打擊。鑒于此,約稿方要盡量編輯短信息,讓一期刊物的信息容量更大,加強歸納整合,通過集錦、動態(tài)等多種方式,編發(fā)綜合性信息。供稿方要樹立正確的信息工作導向,比信息價值,不比稿件數量,堅持走精品路線。
“第二板斧”:著力增強“六性”,提升信息質量
一是牢固樹立問題意識,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把發(fā)現問題作為根本責任,把反映事情、挖掘對策作為重要任務,向矛盾聚焦、朝問題用力,多采集問題性、對策性信息,增強組工信息的實效性。
二是主動適應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求,把改革重點中的難點、群眾關切的熱點、輿論關注的焦點等方面信息篩選出來、反映上去,在思想觀點、內容和表現方法上革故鼎新,引領和推動組織工作改革創(chuàng)新,增強組工信息的創(chuàng)新性。
三是要善于從政治和全局的角度觀察問題,使選題立意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典型性,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深處用力,對傾向性、苗頭性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開發(fā)深度信息,增強組工信息思想性。
四是通過加工整合,使一些零散信息系統(tǒng)化,發(fā)揮信息的集成優(yōu)勢。架起接收上情的“天線”,深入一線“接地氣”吃透下情,為領導決策多出大主意、早出好主意,增強組工信息的前瞻性。
五是深刻認識信息是時間上的“易碎品”,強化時效觀念,暢通信息流轉渠道,完善快速報送機制,盡量簡化工作程序,在收集、處理、傳遞等方面做到快速反應,增強組工信息的時效性。
六是不論采集撰寫,還是加工編輯,都要按照“短、實、新”的要求,文章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把文風樸實清新作為重要追求,增強組工信息的可讀性。
“第三板斧”:勤學善思多練,提升寫作本領
著名作家魯迅先生在《致賴少麒信》一文中指出“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庇需b于此,組工信息員要勤于學習,加強自我培養(yǎng),強化練好“平時功”的意識,把學習作為重要能力來鍛煉,厚積而薄發(fā)、博觀而約取,既要做到“術業(yè)有專攻”,做本領域的專家,又要一專多能,力爭做“通才”。要善于思考,思維要比其他同志更加敏銳,頭腦中要常裝著幾個“題目”,既要能“靜”,坐得住、肯鉆研,又要能“動”,走基層,接地氣,從日常工作中去發(fā)現信息點。“文章不厭千遍改”,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需要不厭其煩地反復推敲。組工信息員除了要具備強烈的信息意識、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較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外,還要養(yǎng)成勤于練筆的好習慣,應經常地、不間斷地撰寫信息材料,做到筆耕不輟。
作者簡介:
高爭旺,男,漢族,內蒙古烏蘭察布人。西安曲江新區(qū)管理委員會,大學學歷,管理學、法學雙學士學位,助理政工師,研究方向:組織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