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津·張愛霞
劍是輕兵器,在搏擊時不能與其它兵器硬磕硬撞;同時,劍是兩面開刃,不能有纏頭動作和裹腦動作,這兩個特點是由劍的形制特征所決定的。各門各派的劍術大都有沿襲相傳的技法內容,一般技法特點可歸納為:輕快敏捷,身活腕靈,剛柔兼?zhèn)?,氣韻灑脫?/p>
長拳類劍術的步型與長拳的步型一樣,以弓、馬、仆、虛、歇五種步型為主;而在手型上與長拳的手型則有不同之處,劍術只有一種手型——不持劍的手的手型一律為劍指。在劍術演練中,劍指可以助勢助力,維持平衡,從而提高造型的美感和穩(wěn)定性。握劍的方法有正握、反握、俯握、仰握,根據動作需要,在劍指的協(xié)調配合下須正確運用不同的握劍方法。劍術對各關節(jié)的柔韌性要求較高,尤以腰、肩、腕為重。因為演練時只有真正做到身姿的俯、仰、吞、吐,手腕的扣旋展轉收握,才能使身劍如一,同時也使身法、勁力協(xié)調地融入準確的劍法上去。在進行柔韌性基本功訓練時,下腰、壓肩、壓腿可采用靜耗訓練法,在意識的引導下內氣和勁力流注到被牽拉的部位,能起到通過內勁沉壓伸拉韌帶的作用。靜耗時間因人而異,一般以出現(xiàn)難以堅持為度,不可過度延長時間,以免出現(xiàn)姿勢變形等情況。此外,在加強柔韌性訓練時,也應加強其他素質的訓練,如爆發(fā)力、協(xié)調性等素質。
劍術的基本動作,是指具有劍形制特點的攻防技術動作,即基本劍法?;緞Ψㄓ写虅?、撩劍、掛劍、點劍、崩劍等。初學時切不可盲目貪多求快,應端正學習態(tài)度,從簡到繁,從易到難,一招一式力求準確,精確掌握動作的運行軌跡。如刺劍,立劍向前直出為刺,須肩、臂、劍三者一線,力達劍尖。如出現(xiàn)刺出去的劍與肩、臂不是一條直線或力不達劍尖,都是姿勢不正確、動作不到位的表現(xiàn)。
劍術有“劍似飛鳳”之喻,演練劍術時,要步法輕靈,劍不可觸身。刺出去的劍或點出去的劍要力達劍尖或劍鋒。劍術在勁力上要含勁不發(fā),蓄剛柔相濟之力,所謂“全柔者不能達其法,全剛者不能達其意”,“剛而不強,柔而不弱”此屬練劍中易學難精之處。劍術的整套演練要注重韻律感,劍法的剛柔、張弛、伸縮及移步換形、招勢迭逞的配合、動作的啟承轉折、動靜疾緩的節(jié)奏變化以及手眼身法步和精神氣力功的配合,都要彰顯出劍術獨特的韻味。
在實踐中,要想達到理想的境界,缺乏藝術的修養(yǎng)和廣博的知識是不可行的。劍術蘊涵著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漢代佩劍之風甚盛,據《晉書·輿服志》載:“自天子至于百官,無不佩劍?!蔽娜藢W士把學劍于讀書同等重視。唐代杜甫在《觀公孫娘弟子舞劍器行》中說:“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本氁惶撕脛Κq如寫一幅好字,鐵劃銀鉤,氣勢磅礴;練一趟好劍猶如畫一幅好畫,揮毫潑墨,氣壯山河;練一趟好劍猶如彈奏一首好曲,高山流水,氣貫長虹;練一趟好劍猶如誦詠一首好詩,韻聲朗朗,氣宇軒昂。
開展形象思維是提高劍術套路演練風格的重要手段?!皠θ顼w鳳一樣瀟灑,如浮云一樣飄逸,如脫兔一樣敏捷輕靈……”這些是對劍術的形象概括。演練者通過形象的聯(lián)想、分析和綜合,在演練時加上眼神的配合,使劍法意識體現(xiàn)得更加強烈,攻防含義更加逼真,藝術的感染力無疑將會收到良好的效果,達到神行合一的境界。
勤思就是善于動腦,及時總結經驗,探索和把握劍術的運動規(guī)律、特點及風格??嗑毦褪欠磸偷木毩晫嵺`,持之以恒。劍術以胸的吞吐、腰的折疊擰轉來表現(xiàn)身法,這是不易掌握的。只有不斷重復練習,才能漸進地領悟內在的神韻,更好地鞏固和提高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