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聰
在我看來,理想中的文學批評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立足文本。文本是批評的對象和基礎,不論是作品賞析還是文本闡釋,批評始終不能離開文學作品這個中心。也就是說,理想中的文學批評與文本之外的溢美之詞是絕緣的,那些吹捧式的批評自然要排除在外。脫離了文本的批評,十有八九也是不可靠的。第二,回到“批評”的軌道上來。批評者在精讀文本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知識學養(yǎng)、人生經驗、生命體驗等,善于去發(fā)現文本細部的瑕疵和矛盾之處,并指出該作品在形式上和內在肌理上存在的問題,敢于同文本和作者進行精神上的交鋒,絕不能匍匐于文本的強權和作家的權威之下。文學批評的意義不僅在于闡釋文本,更在于用經典文本的藝術標準來觀照批評的對象,辨別批評對象的優(yōu)劣和高低。顯然,這樣的批評摒棄了吹捧和夸夸其談,它是一種在研究透文本后敢于亮劍的批評方式。第三,批評文字須具備的藝術品格:不故弄玄虛,不過度引經據典,不高高在上;具有親和感和說服力,富有文學的趣味性。批評者從批評的對象中提煉素材,選擇批評的視角,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智慧,并以風格鮮明的文字呈現出來。立足文本,敢于亮劍,文采斐然,我以為,這樣的文學批評才是理想中的文學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