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帆 陳卓 謝勤 丁鑫鑫 權海善
【摘 要】目的:本研究對護士職業(yè)獲益感進行認知干預Meta分析,旨在為護士職業(yè)獲益創(chuàng)造積極體驗,從而降低護士離職率。方法:應用Meta分析等方法,對中英文等多個數據庫進行檢索,對相關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進行搜集與整理,并對文獻質量進行評價,最終應用RevMan5.3軟件對所收集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通過篩選,共納入了5篇隨機對照試驗(RCT)研究,結果表明,認知干預組護士職業(yè)獲益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WMD=0.51,95%CI(0.27,0.74),P<0.01]。結論:通過Meta分析結果表明,認知干預可以在護士的職業(yè)獲益方面展現優(yōu)勢,從而達到降低護士職業(yè)倦怠感、維護護士身心健康的目的,從而大大降低離職率。
【關鍵詞】護士;職業(yè)獲益感;認知干預;Meta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0-020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0.103
【Abstract】Objective:This study conducted a cognitive intervention Meta analysis of nurses 'professional benefits, aiming to create positive experiences for nurses' professional benefits,thereby reducing the rate of nurses 'separation. Methods:Using Meta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multiple databases such as Chinese and English were retrieved,related clinic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collected and collated,and the quality of the literature was evaluated.Finally, RevMan 5.3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llected data.Results:Through screening, f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fessional benefits of nurses in the cognitiv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MD=0.51,95%CI(0.27,0.74),P<0.01].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Meta analysis show that cognitive intervention can show advantages in the professional benefits of nurses, thus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nurses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aintaining nurs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us greatly reducing the separation rate.
【Key words】Nurse;Nurses perceived professional benefit;Cognitive intervention;Meta analysis
由于臨床護理工作存在較高的職業(yè)風險,工作壓力與工作強度也較高,導致臨床護理人員的職業(yè)倦怠水平較高[1],職業(yè)滿意度較低[2],最終導致離職現象相當普遍[3]。研究結果表明,適當引導護士正確感受職業(yè)獲益,可以幫助其減輕職業(yè)倦怠的程度、加大工作投入力度并有效降低離職率。針對此問題,探索護士感知職業(yè)的積極經驗,或制定有效的策略來解決護士的職業(yè)壓力便成了聚焦點。因而本研究應用Meta分析的方法,評估認知干預對護士職業(yè)獲益感的影響,旨在提高護理質量,樹立正確、積極的職業(yè)態(tài)度。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設計
干預組在認知干預下幫助護士增強行為改變的內在動機以提高護士職業(yè)獲益感,對照組為常規(guī)技能操作。
1.2 文獻檢索策略
本研究屬于護士職業(yè)獲益認知干預隨機對照試驗(RCT)。該分析檢索了中英文隨機對照試驗。以英文關鍵詞“professional benefits”、“perceived professional benefits”、“positive psychology”、“cognitive commitment”在MEDLINE、PUBMED數據庫中檢索。中文關鍵詞:“職業(yè)獲益感”、“護士職業(yè)獲益感”、“積極心理學”、“認知評價”在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維普數據庫和萬方數據庫中檢索獲得。搜索文件的截止日期是從圖書館的建立到2018年11月。
文獻檢索包括4個步驟:1)檢索Cochrane圖書館和JBI圖書館的相關系統(tǒng)評價或Meta分析;2)在中英文數據庫當中進行與本研究相關的原始論文的檢索,從而進一步對檢索的關鍵詞予以確定;3)使用所有相關的關鍵字和關鍵字進行搜索,如果摘要符合納入標準,則進一步查找并閱讀全文;4)追蹤所獲文獻的參考文獻。
1.3 文獻質量評價
評估由兩名評價員根據Cochrane系統(tǒng)評價手冊Verlion 5.1.0質量評估標準進行,其中包括:①隨機方法是否正確;②是否做到分配隱藏;③是否采用盲法;④失訪數量的原因;⑤是否采用意向性(ITT)分析;⑥基線可比性。A級即能夠完全滿足標準發(fā)生偏倚的最低級;B級即部分符合上述的質量標準偏差;C級即完全不能夠滿足標準發(fā)生偏倚的可能性。對兩名評價員進行獨立評估,若意見不統(tǒng)一,則對文獻實施交叉核對,必要時需第三位研究員介入,通過共同討論后予以解決。
1.4 資料提取
用統(tǒng)一表格提取所有研究的數據,包括:樣本量、設計方法、干預方法、干預結果以及干預最終有效病例數。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RevMan5.3軟件進行分析。采用RevMan5.3進行資料的統(tǒng)計分析。其次檢測是否存在異質性。若P>0.1,I2<50%,則表示研究數據之間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可采取固定的效應模型予以表達;若P<0.1,I2≥50%,然而臨床對組間一致性比較的判斷需要采取合并的方法,因此需采用隨機效應模型;若結果存在異質性,可采取隨機效應模型予以表達;若無法判斷P<0.1以及異質性的來源,則應采用描述性模型進行分析。數據由加權均數差(WMD)及其95%置信區(qū)間(CI)表示。此外,亞組分析是基于異質的因素進行的。
2 結果
2.1 納入研究的一般情況
初步搜索84篇文章,閱讀文章和摘要后的12篇文章,進一步閱讀全文,不包括不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7篇,最后,共有5篇文章被引入文獻,共556例,其中2篇英文,中文文獻3篇。
2.2 方法學質量評價
由于對認知干預的調查研究,不容易通過雙盲的方法對護士及干預者進行研究,因此只能選取評價者單盲的方式,進行研究。在本文所包含的5篇文獻中,3篇文獻具有良好的方法學質量等級,即A級;2篇文獻質量中等,為B級。2篇文獻分別對隨機化的方法進行了具體描述,且5篇文獻的基線資料相比較,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較強可比性。
2.3 認知干預效果的評價結果
五篇文章針對認知干預對護士職業(yè)獲益的影響內容進行了詳細描述。所納入的5篇文獻的異質性為I2=38%,應用了固定效應模型,研究結果表明,改善認知干預組的護士職業(yè)獲益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WMD=0.51,95%CI(0.27,0.74),P<0.01]。
3 討論
3.1 納入研究的方法學質量分析
此Meta分析的5篇文獻在研究質量上存在差異較大,主要與納入的研究的設計方案不嚴謹有關。其中未具體描述隨機分配方法有兩篇文獻,未描述失訪對象的結局有一篇文獻。
3.2 認知干預有利于護士職業(yè)獲益感的提升
從管理者角度應加大力度積極引導護士對所司職業(yè)的思維導向即正向職業(yè)認知:對于每個在職個體來說,工作生活中的壓力和獲益總是相織相隨的,不可能只有獲益沒有付出,反之亦然。每個個體只能適應當前的職業(yè)環(huán)境,平衡職業(yè)壓力和職業(yè)獲益之間的關系,在壓力下激發(fā)動力并爭取從職業(yè)中獲益從而實現自己的職業(yè)價值,使獲益大于倦怠提高對職業(yè)的認同感。護士應逐漸轉變自身觀念,將所承擔的責任玉義務當作對自我工作能力和自我綜合素質的一種肯定以及是今后工作的動力和職業(yè)激情。
對于自身職位的責任獲益以及在護理事業(yè)中發(fā)揮的價值都是沒有止境的,這種挑戰(zhàn)自我的激情和對自身所在崗位的成就感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患者在有不了解的醫(yī)學保健知識上,通過護士的講解指導有相應的改善,患者對護士的認知將從醫(yī)生的助手上升到護士具有其區(qū)別于醫(yī)生的特定職能,從而實現自我價值。從社會中的地位來看,護士面臨更多的是家族中的地位,在家族關系中發(fā)揮專業(yè)特長,指導家人預防疾病、健康保健、預防并發(fā)癥,從而建立在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作用,進而提升其親友認同維度的水平。
根據此分析,職業(yè)獲益認知干預在職業(yè)獲益感中有顯著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護理人員的消極情緒,有助于認同職業(yè)優(yōu)勢并提升護理團隊合作能力,使其以飽滿的熱情面對護理工作。職業(yè)獲益認知干預也會受福利待遇、工作環(huán)境、家庭情況等因素影響,與其呈正相關的因素水平低時,相對認知干預護理人員的作用將明顯降低。
3.3 局限性
檢索范圍可能不全面,以及納入文獻指標存在差異因此一些指標無法進行合并處理。納入研究中的評價工具均成熟且信度效度可靠,因此可以客觀準確地評價受試者的職業(yè)獲益感,增加了本研究結果的可信性和準確性。
3.4 啟示
通過Meta分析結果表明,認知干預可以在護士的職業(yè)獲益方面展現優(yōu)勢,從而達到降低護士職業(yè)倦怠感、維護護士身心健康的目的,從而大大降低離職率。因而,護理管理者在臨床工作中的首要任務是加強護士的職業(yè)獲益感,建議在未來管理工作中進行大規(guī)模試驗。
【參考文獻】
[1]田榮輝,蔣維連,胡潔.護士長誠信領導行為與護士職業(yè)倦怠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7):465-466.
[2]石榮光,李冬梅,夏季芳.護士工作壓力、心理一致感與心理健康[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24(4):510-513.
[3]鄧靜,甘曉琴,聶智容,等.我國在職護士離職意愿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護理研究,2017,31(5):526-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