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曉英,勾小華
(1.四川省廣元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手術室,四川 廣元 628001;2.四川省廣元市中心醫(yī)院腫瘤科,四川 廣元 628001)
胃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胃癌根治術為其主要治療方法[1]。然而胃癌根治術操作復雜,對手術技術及術中配合要求較高,需要充分的術前準備、嚴密且高效的手術配合及管理,方可順利完成手術[2]。近年來,根據手術特點、工作內容及手術室相關問題制定合適的手術室工作程序表,并配合程序表完成手術室工作,強化過程管理,成為臨床常用工作模式,這一干預方式能有效增加手術配合度,提升醫(yī)療服務質量[3]。另外,心理干預對癌癥患者非常重要,其中支持性心理治療是臨床常見心理干預方法,在癌癥患者圍術期也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4]。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予以傳統(tǒng)手術干預、手術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手術干預及手術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療的胃癌根治術患者各62例臨床資料,以評估手術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療的應用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根治術患者186例,納入標準:經病理證實為胃癌者;行擇期胃癌根治術者;年齡為18~75歲者;受教育程度為小學及以上者;溝通良好者。排除標準:術前合并胃出血、腸梗阻或胃腸穿孔者;術前伴低蛋白血癥者;伴其他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圍術期死亡者。根據干預方式不同分為A、B、C三組各62例,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A組給予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整理等傳統(tǒng)手術干預。B組手術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手術干預:制定手術室工作程序表,完善患者準備、物品準備、迎接患者、查對、配合麻醉、切皮前等術前工作及暫停片刻(即將切皮)、術中(切皮至關閉)、術后(切口縫合后)、手術間整理(患者出室后)等各項工作內容及工作目標(簡單幾句手術室工作程序表的內容即可);實施過程中由手術室工作人員自查自糾、相互監(jiān)督,并由科主任及護士長不定期檢查,以強化程序表的程序、內容及要求。C組在B組基礎上給予支持性心理治療:①術前:于術前1~2 d,入病房,評估心理狀態(tài),并了解患者個性特征、生活習慣等情況,以耐心、溫和的語言與患者交流,增加患者信任;對伴抑郁、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患者,為其講解手術優(yōu)點及預后情況,減輕其對手術的不安及恐懼,緩解其心理負擔,并聯(lián)合家屬共同開導患者,促進患者心態(tài)積極。②術日:術晨,以積極的語氣迎接患者,詢問其身心狀態(tài),并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緩解患者對手術室的陌生感及恐懼心理;告知患者有醫(yī)務人員全程陪伴,減輕其不安及焦慮情緒;行靜脈穿刺及麻醉前,向其解釋操作目的,安撫其緊張情緒。③術后:及時告知患者手術情況,鼓勵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疑問,并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其解釋;向患者及家屬交待胃癌根治術后的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減輕其不安情緒;介紹恢復情況較好的病友,輔助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治療積極性。
1.3 觀察指標①手術室相關并發(fā)癥:記錄患者低體溫、液體外滲、電灼傷、壓瘡等手術室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②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5]評估患者及主刀醫(yī)師對手術室的主觀滿意度,VAS量表總分0~10分,分數越高,滿意度越高。③術后康復癥狀:于術后7 d時,使用胃癌患者生活質量特異性問卷(QLQ-STO22)[6]評估患者吞咽困難(4~16分)、胃部疼痛(4~16分)、呃逆(3~12分)、飲食受限(4~16分)康復癥狀,得分越高,康復情況越差。④術前2 d及術后5 d采用Beck抑郁問卷(BDI)[7]評估患者抑郁情緒,BDI量表總分為0~63分,分數越高,抑郁越嚴重。采用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8]評估患者焦慮情緒,HAMA量表總分為0~56分,分數越高,焦慮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手術室相關并發(fā)癥比較B、C組手術室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A組手術室相關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明顯高于B、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3組手術室相關并發(fā)癥比較 [n(%)]
a與A組比較,P< 0.05
2.2 3組患者及主刀醫(yī)師滿意度比較3組患者及主刀醫(yī)師滿意度VAS評分比較,均為A組
2.3 3組術后康復癥狀比較3組吞咽困難、胃部疼痛、呃逆、飲食受限癥狀評分比較,均為A組>B組>C組(P< 0.05),見表4。
表3 3組患者及主刀醫(yī)師滿意度比較 (分)
a與A、B組比較,P< 0.05
表4 3組術后康復癥狀比較 (分)
a與B、C組比較,P< 0.05
2.4 3組手術前后抑郁、焦慮情緒評分比較術后5 d時,A組BDI、HAMA評分均較術前2 d升高(P< 0.05),B組較術前2 d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C組則較術前2 d降低(P< 0.05);且3組術后5 d的 BDI、HAMA評分比較,均為A組>B組>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5。
表5 3組手術前后BDI、HAMA評分比較 (分)
*與本組術前2d比較,P< 0.05;a與同期A組比較,P< 0.05;b與同期B組比較,P< 0.05
隨著外科技術的發(fā)展,胃癌根治術后患者預后情況也不斷改善,但手術配合度仍然能影響根治術效果,造成患者術后康復情況不同[9]。程序化管理是一種常見管理模式,該模式要求將全部工作內容制定合理且高效的工作程序,并嚴格按照制定程度完成工作,以達到規(guī)范、條理及有序[10]。而支持性心理治療在癌癥患者圍術期中較常應用,能通過積極的心理支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使患者獲得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11]。對此,本研究就上述2種工作模式聯(lián)合應用在胃癌根治術中的效果展開分析,取得一定成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手術室相關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明顯高于B組及C組。說明通過手術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手術,能有效減少手術室相關并發(fā)癥。究其原因可能與手術室工作程序表能輔助手術室工作人員完成規(guī)范化的操作,使醫(yī)務人員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而實現優(yōu)質、高效及安全的手術室操作,減少操作失誤或考慮不周等引起的并發(fā)癥有關[12]。另外,本研究也就患者圍術期心理狀態(tài)展開分析,發(fā)現A組術后5 d BDI、HAMA評分均較術前2 d升高。這也提示,在傳統(tǒng)手術室干預下,患者術后抑郁、焦慮情緒呈升高趨勢。而術后5 d時,B組BDI、HAMA評分較術前2 d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低于A組。說明在手術室工作程序表的干預下,患者抑郁、焦慮情緒可得到一定緩解。分析其原因可能與手術室工作程序能保證手術室護理人員完善術前準備、術中配合及術后觀察等操作,提升患者對醫(yī)務人員信任,緩解其負性情緒有關[13]。此外,C組術后5 d BDI、HAMA評分較術前降低,且均低于A組及B組。表明支持性心理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負性情緒,于患者身心健康有利,與外國學者研究結果一致[14]。該學者認為,通過支持性心理治療,患者能建立正性情緒,而促進抑郁等負性情緒緩解,獲得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故支持性心理治療在胃癌根治術圍術期的應用非常重要。
除上述結論外,本研究還發(fā)現,3組吞咽困難、胃部疼痛、呃逆、飲食受限癥狀評分比較,均為A組>B組>C組。提示手術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療能改善患者術后康復情況,于患者預后更有利??紤]該結果與手術室工作程序表能促進手術室工作質量提高,是患者得到良好的手術效果[15];支持性心理治療則能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改善患者心理應激反應,為患者術后康復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有關[16]。不僅如此,3組患者及主刀醫(yī)師滿意度VAS評分比較,也為A組
綜上,手術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療能降低胃癌根治術手術室相關并發(fā)癥,并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改善患者術后康復情況,且于提升患者及醫(yī)師滿意度也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