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秀葵
福建泉州德化第七中學
物理本身具有極強的理論性特點,主要依靠實驗展開教學活動,在物理實際教學中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可以重點補充與詮釋物理知識。物理新課標提出之后,要求物理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進而培養(yǎng)學生將理論知識聯(lián)系實踐的能力。然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夠重視物理小實驗的教學形式,特別是農村中學很多物理教師沒有弄清物理小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真正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材的每一節(jié)課后基本都會有一個小實驗,這些小實驗的種類不同,因此側重點也不相同,有些需要重視操作,有些則需要重視設計,還有一些實驗需要應用物理知識,每一種實驗都有各自的特點,可以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小實驗具有簡單易懂、選材容易的特點,同時還充滿趣味性,因此很容易得到教師的青睞,得到教師一致的認可與應用,充分發(fā)揮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輔助作用[1]。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試驗,讓物理教學充滿生活化特點,讓學生可以感受到物理學習的真實性,將學習的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材中《自制潛水艇模型》的小實驗。在做這個實驗之前,學生剛剛學習完阿基米德原理,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個實驗,讓學生回家找到一個裝眼藥水的小瓶子和一根釘子,之后用膠布將它們纏在一起,將與鐵釘接觸的塑料瓶那一面扎上幾個小洞,之后在塑料瓶的瓶口插上一個橡皮管,在橡皮管的另一端連接一個醫(yī)用針管,這樣,一個潛水艇模型制造就粗略完成了;然后,將這個模型浸泡在水中,拉動針管打氣、抽氣,觀察模型在水中出現(xiàn)的情況,思考潛水艇的運轉原理[2]。
素質教育提倡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在物理小實驗中,教師經常會要求學生獨自設計實驗方案,讓學生選擇合適的實驗素材進行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與動手能力??梢阅弥苓吷钪械钠鞑倪M行物理實驗,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還會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物理杠桿平衡的相關知識時,課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實驗作業(yè),讓學生獨立制作一個小杠秤,讓學生加深對杠桿平衡條件的理解,并且會運用杠桿知識[3]。之后將學生制作的成品進行評比,評比之后,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思考自己為什么會在全班同學的制作中取勝,進而體現(xiàn)出獨樹一幟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
在初中物理實際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比較抽象的問題,學生很難理解這些知識,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接受能力,采取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答疑解難,借助小實驗的特點解決教學的難點與重點,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試驗教學會采用現(xiàn)代化的儀器與手段,實驗器材研發(fā)的越來越精密。但是經過教學研究發(fā)現(xiàn),實驗的教育價值與儀器的復雜性并不都是成正比,學生自己動手做的儀器,雖然會出現(xiàn)點小毛病,但是通過仔細的調整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同時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得到提高。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教材中光的反射相關知識時,教師在講解之后如果采用高科技的反光儀器進行實驗,學生無法理解學習的知識,但是我們拿生活中使用的鏡子來做這個實驗,就會取得顯著的效果,通過鏡子的反射光線,讓學生了解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也加深物理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分析課本中的演示實驗,從其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物理實際教學中,每天都會遇到新的知識與概念,學生往往理解起來有困難,一些物理現(xiàn)象瞬間產生不易觀察,學生經常會帶有懷疑的態(tài)度,因此,對要學習的知識具有抵抗心理或者知難而退的情緒,此時教師還是采取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情趣不高,久而久之就會喪失物理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摩擦力相關知識時,教師課上拿出兩個孩子喜歡的玩具小汽車,一個車是塑料輪胎,一個是膠皮輪胎,放在沙地上,采用同樣的作用力,觀察沙痕的深淺,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更加了解什么是摩擦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增加小實驗教學,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生活中空間就是物理實驗室,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進行實驗,豐富學習資源,調動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
小實驗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可以解決學生課堂思考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弱的問題,幫助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擴展。通過小實驗的漸進設計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親自動手,驗證自己的想法,擴大學生的知識層面,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面的提升,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物理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