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汪亭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弊x書,興趣至關(guān)重要。只有好奇熱愛,才會潛心鉆研,以它為樂。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讀書治學有三重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边@是第一重境界。學海浩瀚,無邊無涯,成大事者必須登高望遠,瞰察世象;而后明確目標,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地去追求。
第二重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句告訴我們,讀書不是一件輕松的活兒。詩人屈原就說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表n愈也曾勸告:“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讀書治學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廢寢忘食、勤學苦讀是必不可少的。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經(jīng)年累月的潛心修研、熟讀精思方可豁然開朗,有所領悟。這第三重境界不是人人都能達到的,需要靠個人的修行和悟性。
王國維的“讀書三境界”適合每一個人。不論你聰穎過人,還是天資愚鈍,只要循序漸進,總會有所得、有所悟。只是在繁雜忙碌的塵世中,大多數(shù)人選擇閑時亂翻書,看過忘過,得過且過。
古今中外,但凡學者大家,無不勤奮好學、博覽群書?!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靠的是勤奮加天分?,F(xiàn)代杰出的戲劇家曹禺就是一例。在清華大學,曹禺用三年時間讀盡圖書館里收藏的戲劇劇本。之后六個月他全神貫注地寫作,終于創(chuàng)作出經(jīng)典戲劇《雷雨》。
讀書,先好奇熱愛,再潛心修研,最后頓悟開化。人生與讀書,異曲同工。懷揣一顆好奇之心,隨時光走過少年、青年、中年,歷經(jīng)世事萬千。人到暮年后,雨洗塵埃,心如浮云,淡定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