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玉潔 王天芳
【摘 要】目的:分析西藥阿莫西林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間收治的80例消化不良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使用雷貝拉唑治療,觀察組患者使用阿莫西林,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2.5%,對照組的有效率為77.5%;兩組患者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惡心3例,嘔吐2例和腹瀉1例;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5%,惡心2例,嘔吐3例和腹瀉2例,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阿莫西林的抗菌譜廣,抗菌作用顯著,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阿莫西林藥理機制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978.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01
阿莫西林屬于青霉素屬抗生素的一種,在呼吸道炎癥、泌尿系統炎癥、消化道炎癥等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具有廣泛的抗菌譜值,但是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合理控制阿莫西林用量,不然可能誘發(fā)不良反應,如皮疹、惡心嘔吐,嚴重的可能休克。[1]在整個醫(yī)學領域中,阿莫西林的作用不可替代,但也存在相應的不良反應。醫(yī)學研究發(fā)現,阿莫西林屬于半合成廣譜青霉素類藥,半衰期一般在61. 3 分鐘左右,具備較強的殺菌效果及穿透細胞壁能力。對阿莫西林的臨床應用以及不良反應有較深入的了解,掌握相應的規(guī)避措施,方能夠發(fā)揮阿莫西林的最大功效。[2]本研究重點對阿莫西林的藥理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并選擇我院收治的80 例消化不良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收集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間收治的80 例消化不良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排除標準:阿莫西林及貝雷拉唑禁忌患者;遵醫(yī)性不高患者。觀察組男性19 例,女性21 例。年齡16~71 歲,平均(37.5±12.6)歲。對照組患者男性18 例,女性22 例。年齡18~69 歲,平均(38.0±12.7)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消化不良常規(guī)基礎治療,對照組患者在接受常規(guī)基礎治療的同時采用貝雷拉唑(濟川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1220)治療。用法:10mg/ 次,根據患者增加至20mg/ 次,2 次/d,持續(xù)服用1 周。觀察組患者在接受常規(guī)基礎治療的同時服用阿莫西林(阿特維斯(佛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1203)治療,用法:0.5g/ 次,每6~8 小時1 次,一日劑量不超過4g,持續(xù)服用1 周。
1.3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幽門螺桿菌數量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顯著改善,幽門螺桿菌數量顯著減少;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變化,或臨床癥狀及體征加重。有效率=(顯效+ 有效)/ 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選擇SPSS 19.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相關統計和分析,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2.5%,對照組的有效率為77.5%;兩組患者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惡心3 例,嘔吐2 例和腹瀉1 例;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5%,惡心2 例,嘔吐3 例和腹瀉2 例,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結論
阿莫西林屬于青霉素抗生素,具有結晶狀白色粉末的形狀,可微溶于水。相比較氨芐青霉素,在氨基側鏈苯環(huán)上多阿莫西林多了一個羥基,存在更高的抗菌活性。[3]阿莫西林抗菌活性是依據內部β酰胺環(huán)來靶位作用于細菌內膜上,在病菌上作用能夠對黏肽酶活性進行抑制,促使細菌細胞壁喪失合成黏肽的作用,因損壞細胞壁促使菌體發(fā)生裂解或者膨脹。阿莫西林與氨芐青霉素在抗菌譜廣度方面比較相似,但存在更長的半衰期、更強的細胞壁穿透性,所以相比較氨芐青霉素,具有更強阻斷細胞壁合成以及消滅病菌的作用。[4]阿莫西林因存在廣泛的抗菌譜,可顯著治療胃炎等消化道炎癥、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炎癥、膀胱炎等泌尿系統炎癥,但是并不能獲得治療腦膜炎的顯著作用,發(fā)生以上無效治療極有可能與人體血腦屏障具有保護作用存在一定關系。有研究顯示,阿莫西林治療炎癥中大約具備90% 及以上的吸收率,雖然耐酸性比較淺,但是不會對胃酸穩(wěn)定分泌進行破壞,也能夠降低滅活作用。阿莫西林聯合紅霉素應用之后會提升藥效,但是不會提升藥物不良反應。
阿莫西林在臨床醫(yī)學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在多個領域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阿莫西林,對于小兒腹瀉、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有著良好的療效、并且具備明顯的抗菌效果。另外,阿莫西林與其他藥物結合使用可發(fā)揮積極的作用。比如,與氨基糖苷類藥物合用時,對糞鏈球菌體外起到增強的殺菌作用; 與避孕藥合用時,可起到避孕藥在肝腸循環(huán)中的干擾作用,從而明顯降低藥效。本研究分析阿莫西林與雷貝拉唑治療消化不良的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有效率高達92.5%,顯著高于對對照組的有效率(77.5%),表明阿莫西林治療消化不良的效果由于雷貝拉唑。在安全性方面,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有效率分別為15%、17.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不良反應為惡心、嘔吐和腹瀉,表明阿莫西林的安全性較高。[6]
綜上所述,阿莫西林的抗菌譜廣,抗菌作用顯著,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淺談抗菌類西藥的藥理藥性及合理用藥中的臨床分析[J]. 馬岷華.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09)
西藥阿莫西林的藥理作用機制以及臨床應用[J]. 再曼,王虎.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5(81)
關于阿莫西林在臨床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李芳.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05)
西藥阿莫西林的藥理作用機制以及臨床應用[J]. 彭洪. 北方藥學. 2014(09)
西藥阿莫西林在臨床上的應用探究[J]. 賴文輝.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