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道文
摘 要:水稻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特有的農作物和主食,對社會發(fā)展和糧食儲備有著深遠的意義。由于水稻特殊的生長環(huán)境,在其生長和抽穗期間經常會受到蟲害的侵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水稻的產量。所以,一定要對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加以重視,采取科學合理的防治對策,在不影響水稻質量的前提下有效預防水稻病蟲害。
關鍵詞:水稻;病蟲害;問題
由于水稻特殊的生長環(huán)境,在其成熟期經常會發(fā)生病蟲害,如果農戶對水稻病蟲害防治意識不足,一方面會影響水稻的畝產量,另一方面會損害農戶的利益。同時,公眾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手段也逐漸嚴苛,如何在不污染環(huán)境的情況下開展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成為了政府和農戶關注的重點。
一、水稻種植中常見的病蟲害
水稻種植過程中常見的疾病主要有立枯病、二化螟以及稻水象甲這三種,其中立枯病多發(fā)于我國西南地區(qū),由于西南地區(qū)晝夜溫差大,海拔高,土壤以紅壤堿性土壤為主,一旦水稻光照時常不足,就會導致秧苗枯萎,水稻稻秧產生折斷現象,嚴重的還會引起秧苗腐爛發(fā)臭,從而導致水稻大面積死亡。而二化螟這類疾病即俗稱的蛀心蟲。二化螟分為一年1代和不完全2代。二化螟的成熟幼蟲在水稻內越冬后會在第二年的夏季中旬在稻草內化蛹,30日之后,二化螟成蟲成熟,此時二化螟數量達到峰值,對水稻的傷害最大,直到9月后數量才有所下滑。二化螟以啃食水稻根莖為食,遭受二化螟啃食的水稻會呈現枯鞘、枯心苗等現象,當水稻抽穗時,會產生白穗、枯孕穗現象,導致農戶顆粒無收。稻水象甲也是一種蟲害疾病,當稻水象甲幼蟲成熟后,會棲息在水稻秧苗的根基部位,當氣溫有所下降時,稻水象甲的成蟲會順著秧苗根部攀爬到葉片尖部,啃食水稻的葉肉,幼蟲則在孔洞根部打洞,破壞水稻根部,從而導致水稻秧苗逐漸枯萎。
二、水稻病蟲害防治中的突出問題
1.農戶病蟲害防治意識薄弱。依據水稻病蟲害的防治情況可以了解到,很多農戶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對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縱然有的農戶出于自身利益考慮會對防治工作給予部分關注,但是由于其不知道采用何種手段進行水稻病蟲害防治,導致水稻大面積減產,有些農戶一直抱有一種“亡羊補牢”的心態(tài),認為只需要通過后續(xù)彌補就可以減弱其對水稻產生的危害,然而這種方式不僅不能治理蟲害,還會讓農戶承受更大的損失。
2.對化學農藥的過度依賴。對水稻進行化學農藥噴灑是最為傳統(tǒng)的一種蟲害防治手段,雖然農藥可以快速消滅大量的害蟲,但是長期采用這種手段防治病蟲害存在很大的弊端,碰灑農藥的弊端有二:第一,農藥會殘留在水稻表面,進入人體后會對人體帶來損害,危害身體健康;第二,大規(guī)模使用化學農藥會污染環(huán)境,而且農藥的成本也比較高,不僅會增加農戶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水稻的品質。正因存在著兩種弊端,所以不提倡過度使用化學農藥防治水稻病蟲害。
3.化學農藥使用不合理。雖然政府部門非常重視水稻病蟲害保護工作,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但是在化學農藥的不合理使用依然是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很多農戶為了節(jié)約成本,往往會選擇一些污染性和腐蝕性較大的農藥,由此引發(fā)了很多問題。即便有農戶使用了政府推廣的農藥,由于缺乏專人培訓,導致防治工作無法達到理想效果。
三、加強水稻病蟲害防治應采取的對策
1.提高農戶防治意識,保障農戶權益。在水稻種植過程中,不僅要選擇一些效果好且環(huán)保的藥物,同時還要考慮農戶自身的利益,盡可能的為農戶省錢。力求做到“魚和熊掌兼得”。即提升水稻病蟲害防治效果的同時提高水稻的畝產量。
例如農業(yè)部門可以從水稻選種工作入手,加強科研,研究出有一定蟲害抵御能力的水稻種子,除此之外,要增加財政投資力度,為農戶購買保險,一旦發(fā)生病蟲害,農戶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在保障農戶合法權益的同時,農業(yè)部門應該派遣專業(yè)的農林技術人員深入農戶家中對農戶進行培訓,提高農戶的病蟲害防治意識,加強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宣傳,采用多種手段,改變農戶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態(tài)度。
2.樹立科學種植意識,合理使用農藥。在水稻病蟲害壞防治農藥種類的選擇上,應該選擇一些既有防治效果同時危害較低的藥物。而且農戶在用藥前一定要了解不同藥劑針對的疾病,力求做到對癥下藥,按時下藥。
比如農戶在種植水稻之前應該選擇一些質量優(yōu)良的稻種,質量越好的稻種,其抗病能力也就越強。當農戶發(fā)現水稻中有害蟲幼蟲時,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將害蟲幼蟲消滅。除此之外,在農藥的使用上,一定要注意劑量和使用時間,如果藥量過大,濃度過高,不僅會危害環(huán)境,同時也會對植物產生損害,削弱防治工作的效果。而且要依據病蟲情況給藥,嚴禁隨意施藥,要多種藥劑混合使用,有研究結果表明,使用一種藥劑進行蟲害防治會讓作物產生抗體,不利于作物的生長,作物的抗病蟲能力會顯著下降。
3.優(yōu)化防治手段,綜合治理蟲害。結合前文可知,長期使用一種藥物會讓作物產生抗體,不利于作物的生長?;诖?,應該采用多種水稻病蟲害防治手段來治理蟲害,目前,較為先進的病蟲害防治措施有三種:①物理防治;②生物防治;③化學防治,前者將物理技術和機械技術相結合,重點從水稻的秧苗出發(fā),對其進行特殊處理,提高其抗病性;而第二種防治措施從生態(tài)防治角度出發(fā),將害蟲消滅;最后一種防治手段就是將化學藥品通過人工進行擴散,消滅病蟲害。
比如有些農戶會采用物理防治措施,在田地中放置太陽能殺蟲燈和誘蟲板,用物理方式消滅蟲害,還有的農戶會使用生態(tài)防治措施,在稻田中放入蟲害的天敵,如田蛙等減少害蟲數量,還有些農戶會在稻田中添加蘇云金桿菌生物制劑來消滅二化螟。
四、結語
水稻病蟲害不僅影響水稻產量,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水稻著水稻的品質,如果農戶對防治工作不重視,不僅會削弱病蟲害防治效果,同時還會讓農戶蒙受經濟損失?;诖耍瑧撝胤治霾∠x害種類,制定可行性水稻病蟲害防治對策,在提高作物防治效果的同時提升作物產量。
參考文獻:
[1]曠秋蘭, 羅會兵, 肖孔彪,等. 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防治對策探討[J]. 農民致富之友, 2016(22):74-74.
[2]李麗. 論水稻病蟲害防治中的突出問題及相關對策[J]. 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 2018(3):167-167.
[3]余春華, 韓高明, 羅來吉,等. 贛西北地區(qū)水稻病蟲害防治中現存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 2017(11):16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