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杰
兗礦新里程總醫(yī)院(原兗礦集團有限公司總醫(yī)院)婦科,山東濟寧 273500
宮頸炎為婦科常見病,主要集中于育齡期女性,陰道分泌物異常增多是該病主要表現(xiàn),并伴尿頻、尿痛、腰痛、下腹墜痛等癥狀,對患者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1]。支原體、衣原體、淋球菌、單純皰疹病毒Ⅱ型、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等是引起宮頸炎的主要病原菌微生物,其中HPV感染是誘發(fā)宮頸癌、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的主要因素,故臨床應積極治療宮頸炎合并HPV感染[2]。目前,臨床通常采取微波用于宮頸炎治療,操作簡單,創(chuàng)傷小、治療快,通過微波照射病變宮頸組織所產(chǎn)生的熱量致使病變壞死,但在HPV感染控制方面的效果欠佳,故微波治療后易復發(fā)[3]。為此,該院對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宮頸炎并HPV感染患者設定研究對象,觀察微波聯(lián)合干擾素α-2b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該院臨床資料采集婦科收治的120例宮頸炎并HPV感染患者選入標準:經(jīng)陰道鏡、液基薄層細胞檢查確診,依據(jù)《婦產(chǎn)科學》符合宮頸炎診斷標準,第二代雜交捕獲試驗檢出HPV感染,中、重度宮頸糜爛,患者、家屬知曉研究,自愿參加,簽訂同意書。排除標準:藥物過敏、細菌/念珠菌/滴蟲感染、近期物理治療史、宮頸癌或?qū)m頸上皮內(nèi)瘤變、精神疾病、妊娠或哺乳期、臟器病變等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兩組,觀察組60 例,年齡 23~42 歲,平均(33.09±4.32)歲,病程 3~5個月,平均(4.02±0.22)個月,糜爛程度:Ⅰ度、Ⅱ度、Ⅲ度各占24例、18例、18例;對照組60例,年齡25~40歲,平均(32.25±3.15)歲,病程 1~4 個月,平均(3.54±0.43)個月,糜爛程度:Ⅰ度、Ⅱ度、Ⅲ度各占27例、21例、12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比較性。該院倫理會同意該研究。
對照組行微波治療:選用BYK-50型號微波儀,功率設50~65 W。在月經(jīng)結(jié)束第3~7天,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陰部,宮頸黏液采用干棉球擦,窺陰器置入,微波輻射器觸及炎癥面,從宮頸外口開始逐漸推移至宮頸正常組織2 mm,宮頸管伸入強電極,約3~5 mm,輻射凝固至痂殼呈白色或黃色。觀察組在微波治療基礎采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治療:睡前清潔外陰,在陰道后穹隆部位放置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1粒/次,隔天再給藥1次。兩組連續(xù)治療1個月。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炎癥因子水平及HPV轉(zhuǎn)陰、復發(fā)情況。臨床療效依據(jù)宮頸炎療效標準評定,治愈:治療后,癥狀消退,陰道鏡檢查顯示白色上皮均消退;顯效:治療后,癥狀明顯好轉(zhuǎn),陰道鏡檢查顯示白色上皮面積縮小75%以上,深度變淺,TCT檢查未見炎癥;有效:治療后,癥狀減輕,陰道鏡檢查顯示白色上皮面積縮小50%~75%;無效:上述癥狀或指征均無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數(shù)×100.00%。取兩組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離心處理,選用MAGLUMI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行化學發(fā)光法測定炎癥因子,包括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該研究數(shù)據(jù),正態(tài)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組間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臨床療效比較[n(%)]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炎癥因子水平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表2 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注:組內(nèi)比較,aP<0.05;組間比較,bP<0.05
組別 時間 T N F-α(μ g/L) I L-6(m g/L) I L-8(m g/L)觀察組(n=6 0)對照組(n=6 0)治療前治療后t值a P值t值a P值治療前治療后t值a P值0.8 9±0.2 6(0.5 0±0.1 1)ab 1 0.7 0 1<0.0 5 3.4 3 4<0.0 5 0.8 7±0.2 8(0.6 5±0.3 2)a 4.0 0 8<0.0 5 0.3 8±0.3 2(0.1 1±0.0 2)ab 1 7.6 3 6<0.0 5 7.6 5 6<0.0 5 0.3 6±0.3 2(0.2 4±0.1 3)a 2.6 9 1<0.0 5 0.7 8±0.5 4(0.4 1±0.2 2)ab 4.9 1 5<0.0 5 4.1 0 1<0.0 5 0.7 9±0.5 6(0.6 2±0.3 3)a 2.0 2 6<0.0 5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HPV轉(zhuǎn)陰率高,復發(fā)率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HPV轉(zhuǎn)陰、復發(fā)情況比較[n(%)]
HPV為一種人體病毒,易感染人類表皮、粘膜鱗狀上皮,感染粘膜鱗狀上皮所致增生病變稱為“乳頭瘤”。在正常狀態(tài)下,機體感染HPV后會出現(xiàn)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并利用TNF-α、干擾素等細胞因子對病毒進行清除[4-6]。通常機體感染HPV后,由于機體免疫減弱,HPV從嗜上皮細胞出現(xiàn)逃逸現(xiàn)象,繼而誘發(fā)持續(xù)性感染。宮頸糜爛是宮頸炎臨床最為常見的表現(xiàn),與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存在密切聯(lián)系,宮頸復層鱗狀上皮具耐酸性質(zhì),故難以損壞,具較強防御性,而糜爛性宮頸單層柱狀上皮的抵抗功能下降,極易被病原體侵害,一旦合并HPV感染,則易發(fā)展為宮頸癌[7-8]。微波是治療宮頸炎合并HPV感染的有效手段,微波為毫米波,穿透性好,易進入病變組織內(nèi)部,與機體物質(zhì)相互作用時,只會改變物質(zhì)運動狀態(tài),不會影響物質(zhì)分子結(jié)構(gòu),其治療機理是利用微波在宮頸組織中生成的熱效應,促使蛋白組織發(fā)生凝固,從而發(fā)揮灼燒、凝固及止血的作用,達到組織病變消炎、消腫及止痛目的,并促進局部組織血循環(huán)改善,修復宮頸創(chuàng)面;同時,微波能破壞細菌、病毒蛋白質(zhì)的性質(zhì),阻斷營養(yǎng)獲取途徑,抑制增殖,最終死亡[9-10]。盡管微波治療效果明顯,但無法控制周圍組織潛在的HPV感染,復發(fā)率高。為提高療效,該院對收治的宮頸炎合并HPV感染患者在微波治療基礎使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進行治療,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相較于對照組76.67%更高;這與郭佩琦[11]研究所得結(jié)果相似,提示重組人干擾素α-2b與微波聯(lián)合治療用于宮頸炎合并HPV感染的效果顯著。分析原因可能為:重組人干擾素α-2b藥物具抗病毒功效,利用干擾素能結(jié)合靶細胞表面干擾素受體,對靶細胞內(nèi)的蛋白激酶PKR、2-5(A)合成酶、MX蛋白等各種抗病毒蛋白進行誘導,從而抑制病毒合成蛋白質(zhì),并阻止病毒復制、轉(zhuǎn)錄核酸;同時,該藥品還能直接阻止腫瘤細胞生長,用于宿主調(diào)節(jié)抗腫瘤免疫反應,改善二者間關(guān)系;還能提高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此外,干擾素能使得某些酶活性改變,對細胞色素酶活性的減弱作用最為明顯,能促進宮頸炎體內(nèi)孕酮水平調(diào)節(jié),有效修復并再生陰道組織[12]。同時,該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后 TNF-α (0.50±0.11)μg/L、IL-6(0.11±0.02)mg/L、IL-8(0.41±0.22)mg/L相較于對照組水平均較低;這與張平[8]研究所得結(jié)果相似,治療后觀察組IL-6(0.11±0.05)mg/L、IL-8(0.43±0.20)mg/L、TNF-α(0.53±0.11)μg/L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重組人干擾素α-2b與微波聯(lián)合治療能緩解宮頸炎癥。這是因為干擾素-2b能降低單核、中性粒細胞活性,從而緩解炎癥。該研究亦顯示觀察組HPV轉(zhuǎn)陰率90.00%相較于對照組71.67%高,復發(fā)率3.33%相較于對照組20.00%低;進一步說明重組人干擾素α-2b與微波聯(lián)合治療的有效性高。
綜上所述,宮頸炎合并HPV感染應用微波與干擾素α-2b凝膠聯(lián)合治療的療效確切,能提高療效,改善炎癥,提高HPV轉(zhuǎn)陰性,降低復發(fā)幾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