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勝利
【內容提要】《周易參同契》是東漢末年的一部煉丹著作,洋溢著服丹成仙、企求長生的情懷。煉丹的各種火候、時辰學說攝取月象,滲透的是期待丹藥能吸取月象死而復生的神奇“功能”,人服食而得以長生的生命一體化理念?!吨芤讌⑼酢飞捎谧诮痰拿妊繒r期,丹藥命名、丹藥原料、丹藥功效分別選取還丹、黃芽、河上姹女、真人等稱謂,皆象征旺盛的生命力,服用象征旺盛生命力的丹藥,期許這種生命力傳導於人,是丹術所含宗教生命意識的外顯。
《周易參同契》生成于東漢末年,以道教丹道學說為主,由五言《參同契》、四言《五相類》、騷體歌《大丹賦》、三言《鼎器歌》以及部分散體文構成。煉丹以祈求成仙、長壽,《列仙傳·魏伯陽傳》寫道:“所以作丹者,欲求長生。”歷代的仙道之士都勤力於此?!吨芤讌⑼酢窡挼ばg的原料、丹道、以及與易學的關聯(lián),學界已經有較為充分的研究,然煉丹術滲透的成仙企壽情懷如何落實到具體的攝象命物層面,則鮮有關注,換句話說,煉丹術攝象命物十分豐富,背后寄托的理念是什么?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學術議題。
《周易參同契》依托煉丹以期長壽得仙,魏伯陽自序寫道:“化形而仙,淪寂無聲,百世一下,邀游人間,……安穩(wěn)可長生?!庇鸹上墒堑澜痰淖非?,丹藥則是實現(xiàn)這一追求必不可少的媒介?!段逑囝悺氛f:“唯昔圣賢,懷玄抱真。服煉九鼎,化跡隱淪。……累積長久,變形而仙?!薄吨芤讌⑼酢窡挼さ母鱾€環(huán)節(jié)與成仙長生的企壽情懷是否有某種內在聯(lián)系呢?回答是肯定的。煉丹過程復雜,其中火候和時辰是至為關鍵一環(huán),《周易參同契》以《易》為載體,介紹了多種火候和時辰方法,相關文字是這樣的:
月節(jié)有五六,經緯寄日使,兼并為六十,剛柔在表里。(參同契)
復卦建始萌,長子繼父體,因母主兆基……三日出為震,震受庚西方,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四者合三十,陽氣索滅藏。(參同契)
上弦兌數八,下弦艮亦八,兩弦合其精,乾坤體乃成,二八應一斤,易道正不傾。(參同契)
屯以子甲,蒙用寅戌,余六十卦,各自有日。(五相類)
畢之土,震出為征,陽氣造端,初九潛龍,陽以三立,……故三日震動,八日兌行,九二見龍,和平有朋?!魄楹闲裕D而相與。(五相類)
朔旦為復,陽氣始通,……道窮則反,歸乎坤元。(五相類)
上述借助《易》卦闡釋火候、時辰,分別是:乾卦六爻配月說,見于《五相類》,用乾卦初九至上九六爻各配一個月,形成一個完整的周期;六十卦配月說,見于《參同器》和《五相類》,六十卦分兩兩一組,配一天的晝與夜。月體納甲說,見于《參同契》和《五相類》??傊?,《周易參同契》上述各種不同的火候、時辰學說往往和月象有關,反復多次的描寫月象的運轉周期,依托月象的周期而得,以一月為界限,僅末則《五相類》十二消息卦間接的以十二月令為周期稍顯例外。如此一來,乾卦六爻配月、月體納甲、六十卦配月等揭示時辰和火候,均采用的是以月為單位,為什么會如此重視月象呢?對此,歷代先賢并未給出明確的解釋,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了解丹藥煉制的周期,遺憾的是,《周易參同契》并沒有標示還丹及其他任何丹藥煉制的確切時間,葛洪《抱樸子·金丹》提及還丹時寫道:“第四丹名曰還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在這里,還丹的煉制時間也沒有標明,由此可見,《周易參同契》中還丹及其他丹藥煉制的火候、時辰僅反復地以月象示之,處于抽象虛化的狀態(tài),留下的是一個待解謎團。事實上,丹藥的煉制依據不同的原料性質,時辰、火候是各不相同的,《抱樸子·金丹》篇的相關記載可供參考:
第一丹名曰丹華,“火之三十六日成?!?/p>
采女丹法,“以兔血和丹與蜜蒸之,百日,服之如梧桐子者大一丸?!?/p>
墨子丹法,“用鉛汞及五石液於銅器中,火熬之,以鐵矢撓之,十日,還為丹,服之一刀圭,萬病去身,長服不死。”
張子和丹法,“用鉛汞曾青水合封之,蒸之於赤黍米中,八十日成。”
玉柱丹法,“以花池和丹,……蒸之五十日,服之百日。”
肘后丹法,“以金花和丹乾瓦封之,蒸八十日?!?/p>
劉生丹法,“用白菊花汁地楮汁樗汁和丹蒸之,三十日,研合服之,一年得五百歲?!?/p>
在這里,《周易參同契》標示的“月象”時限并不是各種丹法所遵循的普遍時辰規(guī)律,丹藥不同,具體煉制的火候、時辰也十分靈活,有的超過三十日,有的恰好三十日,有的則少于三十日?!吨芤讌⑼酢范啻我劳性孪笱詴r辰、火候,但月的計量單位卻并不是丹藥煉制的具體時間,而是抽象的、虛化的,僅僅是理論意義上的指導,如此一來,《周易參同契》攝取月象言說時辰與火候是否有其他具體的寄托含義呢?回歸《周易參同契》文本本身,或許能找到答案。
《參同契》有這樣的記載:
復卦建始萌,長子繼父體,因母立兆基。消息應中律,升降據斗樞。三日出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節(jié)盡相禪與,繼體復生龍,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終。
月象納甲是魏伯陽為人所稱道的學說,“新創(chuàng)出以月象盈虧合卦,為當初京房納甲所無。”納甲術本之京房易學,加入月象元素則是魏伯陽丹道易學的創(chuàng)建。月體納甲術揭示煉丹火候、時辰時提及“繼體復生龍”,俞琰注:“六節(jié)既盡,則日月合朔之后,陽又受陰之禪,復變?yōu)檎?,震為龍,一陽動于二陰之下。震也,重淵之下有動物,豈非龍乎?在這里,“繼體復生龍”,指陽氣返升的復生之象,依托月體輪回,是終而復始之義?;鸷?、時辰的原理揭示依托對象可以有多種,月象說外,還有日辰說、年度說等,它們也都具有循環(huán)的特性,但《周易參同契》對此卻無任何標示。日辰說,《五相類》記載:“日辰為期度,動靜有早晚。春夏據內體,從子到辰巳,秋冬當外用,自午訖戌亥。”任法融道長注:“(進陽火),從一日來講由子時而順行至辰巳六個時辰,……(進陰符),從一日來講由午時順行到戌亥六個時辰?!边@是以日為單位言丹藥煉制的火候、時辰之法,陽火、陰符的使用依據一日之內陽氣的漸強和漸弱兩個趨勢而得。年度說,《鼎器歌》曰:“陰在上,陽下奔,首尾武,中間文,始七十,終三旬,二百六,善調勻?!蔽浠饓咽?,文火溫純,始七十、終三旬指前后一百天內需用武火攻之,二百六、善調勻指中間的二百六十日需用文火溫養(yǎng)。由此不難看出,日辰說、年度說同樣是揭示丹術火候、時辰的載體,針對日、月、年,《周易參同契》只標示月的輪回,這無疑與載體月象的復始重生象征義是分不開的,《參同契》相似的文字還見于:
月節(jié)有五六,經緯奉日使,兼并為六十,剛柔有表里。朔旦屯直事,至暮蒙當受,晝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即未至晦爽,終則復更始。
這段文字出自于五言體《參同契》,月節(jié)五六指三十天,兼并六十指六十卦配一月三十日。末句標示道:“即未至晦爽,終則復更始”,指的是輪回復還之義,是一種重生之象。月象配卦提及的復生之象,也見于晚出的四言《五相類》:
陽氣造端,初九潛龍。陽以三立,陰以八通。三日震動,八日兌行。九二見龍,和平有明。三五德就,乾體乃成。九三夕惕,虧折神符。盛衰漸革,終還其初?!镁鹏骠?,為道規(guī)矩。陽數已訖,訖則復起。
“初九潛龍,陽以三立,三日震動”,指的是初三之日,震卦以配之。乾卦六爻依次而配,并以相應的卦象輔之。“陽數已訖,訖則復起”指的是陽氣復蘇,從頭開始,再次輪回。循環(huán)往復是《周易參同契》時辰、火候中常見的概念,晚出的十二消息卦言火候、時辰也不例外,稱“朔旦其復,……終坤始復,如循連環(huán)?!笔⒇允窃谠孪笈湄越沂净鸷颉r辰上的拓展,古人對一年的理解以十二月令為基石,并非依據地球繞太陽一周的認識而得。總之,《周易參同契》提及的火候、時辰說往往都和月象相系,月亮屬性為陰,和道教崇尚陰道相契,月亮每年十二個輪回,象征的是重生不死、生命永恒之義,《周易參同契》煉丹火候、時辰依照月象的輪回而輪回,“繼體復生龍”、“終則復更始”、“訖則復起”等語與之扣合,“轉數多,藥力盛”,秉持的是生命一體化理念,月亮的不死特性在煉丹過程中傳導于丹藥,人服食丹藥期待得以長生,寄寓的是個體企壽情懷。古人心目中月亮緣何具有永恒不死的象征義?這在神話傳說中能找到確切地答案。
《楚辭·天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惟何,而顧菟在腹?”王逸注:“夜光,月也。育,生也。言月何德于天,死而復生也。一云:言月何德,居於天地,死而復生。”在這里,屈原對于月亮死而復生的傳說提出了他的疑問,月亮死而復生的緣由,王逸從字面意義的解讀并不確切,對此,洪興祖《楚辭補注》辨析道:
《博雅》云:夜光謂之月?;矢χk曰:月以宵曜,名曰夜光?!稌酚信运榔牵丈?,既生魄。死魄,朔也。生魄,望也。先儒云:月光生於日所照,魄生於日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
洪興祖從月亮和太陽的關系入手解釋月亮的生死輪回是值得借鑒的,月亮光的生成和太陽有直接的關聯(lián)。天體按照各自的軌道運行,位移的變動促成月亮光的盈滿虧損變動,這個過程以月亮繞地球周轉一圈的三十天為單位輪回,因其終而復始、永不停歇,故象征永恒與不死。月亮不死,《淮南子·覽冥訓》還有這樣的神話假想記載:“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xù)之?!备哒T注:“奔月或作坌肉,藥坌肉以為死畜之肉可復生也。”嫦娥盜取不死藥,居于月宮,月亮也據此而具有不死的特性。
總起來說,《周易參同契》對于月象的重視,彰顯的是生命一體化理念。月亮的死而復生,是煉丹家的心理期許,通過煉丹的過程,時辰、火候以月象的生死輪回為周期輪回,將月亮的神奇力量傳導進入丹藥之中,人服食之后,也期待具有相應的功能,達到長生的神奇功效?!吨芤讌⑼酢返幕鸷?、時辰,以月象為單位,并不是指丹藥的煉制周期是一月三十日或者它的循環(huán)倍數,而是抽象為一般性的言說,月象的由弱而強,次而返弱,合乎煉丹時的基本火候、時辰原理,易如知曉,具有總綱性的理論指導意義,故《周易參同契》被尊奉為“萬古丹經之王”,時辰、火候強化循環(huán)往復,不斷輪回,輪回越多,藥力越強,與月象重生象征義契合,背后也滲透著個體期盼長生永恒的情懷和愿望。
《周易參同契》選取月象以言煉丹的生命一體化宗教意識,滲透著生命力的渴求?!巴茣源笙?,必得長生”,魏伯陽丹道易學融入月象,不僅是學理上為后世立法,也有個體情懷的寄托,這從煉丹術攝取的其他物象中也可以得到進一步印證,相關文字寫道:
三日出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蟾蜍與兔魄,日月氣雙明,蟾蜍視卦節(jié),兔魄吐精光。七八道已訖,曲折低下障。十六轉受統(tǒng),巽辛見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東方喪其朋。節(jié)盡相禪與,繼體復生龍。
納甲配卦援引入月象形成月象納甲學說,月象納甲以言火候時辰,是魏氏丹道易學的精要樞紐,這一學說提及的兩個物象分別是蟾蜍和兔魄,它們共同主宰著丹藥的“生命”律動。針對蟾蜍、兔魄,朱熹寫道:“十五日,第三節(jié)之中,月既望之時,全受日光,盛滿而昏見于東方之甲地也。此言望夕之月,全受日光,而借蟾為瞻,借兔為吐也。七八謂十五日也?!斌钢刚?,兔為吐,采用的是聲訓之法,瞻、吐的具體含義,陳顯微辨析道:“兔蟾俱盛,蟾蜍本金氣之精,故視卦節(jié)而漸旺,玉兔乃卯木之魄,故望太陽而吐光,七八者,十五也,三五之道已?!标愂鲜菍χ祆渥⒌囊臧l(fā)揮,蟾蜍、兔魄的丹術寄寓之義并沒有得到闡明,落實到丹術中,蟾蜍、兔魄,容字號無名氏注:“蟾蜍是月精,鉛是也。兔是日精,汞是也?!边€丹的主要成分是鉛汞,它的功效,劉知古說:“還丹者何以度世耶?其食乎日月之精華者也?!斌蛤?、兔魄分屬日月之精,二者傳導給丹藥的精華則在于它們所象征的旺盛生命力。
蟾蜍,葛洪《抱樸子·對俗》稱:“蟾蜍壽三千?!薄断伤帯菲灿涊d:“肉芝者,為萬歲蟾蜍,頭上有角,頷下有丹書,八字再重。……肉芝也,捉取食之即仙矣?!比庵ィQ之謂萬歲蟾蜍,蟾蜍的長壽性能和功效已然為采食仙藥者所熟知。蟾蜍能去除災厄,保護生命,《文子·上德》篇寫道:“蟾蜍辟兵,壽在五月之望?!蓖趵飨壬福骸啊度f畢術》:蟾蜍五月中殺之,涂五兵,入軍陣而不傷?!边@是利用蟾蜍的神奇使人不死。關于蟾蜍的長壽,在神話中有這樣的傳說,張衡《靈憲》記載:“羿請不死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姮娥遂托身于月,是為蟾蜍?!斌蛤苁擎隙鸬脑?,服用不死藥而長生不死,因此無論是嫦娥,還是蟾蜍,在人們的心目中都是長壽不死的對象。
兔魄,道教中往往代稱月亮,“金烏指太陽,玉兔指月亮。道教認為烏為真陽,兔為真陰,天上之日乃真陽所化,天上之月乃真陰所生?!痹轮兄玫穆毮苁菗v藥,傅玄作《歌》寫道:“兔搗藥月間安足道,神烏戲云間安足道?!薄短接[》卷四引傅玄《擬天問》說:“月中何有?白兔搗藥。”白兔所搗之藥是什么呢?《樂府詩集·相和歌辭》收錄的《董逃行》有這樣的線索:“採取神藥若木端,玉兔長跪搗藥蝦蟆丸。奉陛下一玉柈,服此藥可得神仙?!庇纱瞬浑y推測,白兔長跪所搗之藥蝦蟆丸為長壽不死之藥。
天體中的兔魄和蟾蜍是人們想象的物象,具有長生不死的特性。魏伯陽納甲配月象,聯(lián)想到蟾蜍和兔魄,和月象一道,共同象征的是生命永恒,故“蟾蜍視卦節(jié),兔魄吐精光”段末以“節(jié)盡相禪與,繼體復生龍”為收束。蟾蜍視卦節(jié),兔魄吐精光,指隨著卦節(jié)的時令變動,在蟾蜍瞻望之下月光得以復生,這正是生命的永恒之象,也是魏伯陽對丹藥功效的個體情懷寄托。
吸取月亮的神奇能力來提升自身的生命力長度,這種意識在后代的神怪傳奇小說中也能找到文化印痕,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二》有如下一段文字:
同郡有富室子,形狀擁腫,步履蹣跚,又不修邊幅,垢膩恒滿面。然好游狹斜,遇婦女必注視。一日獨行,遇幼婦,風韻絕佳。時新雨泥濘,遽前調之曰:“路滑如是,嫂莫要扶持否?”幼婦正色曰:“爾勿憒憒,我是狐女,平生惟拜月煉形,從不作媚人采補事。爾自顧何物,乃敢作是言,行且禍爾?!?/p>
在這段對話中,提及狐女拜月亮而修煉這一細節(jié),月亮屬性為陰,具有不死的特性,所以狐女拜月修煉,“平生惟拜月煉形”目的是吸取月陰之精氣而使形體長生,是將月亮的不死特性傳導給自己的軀體。
如果說《周易參同契》攝取月象彰顯著生命一體化意識,那么,丹藥的命名、以及敘寫煉丹功效時各種名物的選取,是否也秉持生命意識呢?回答是肯定的,試以相關名物為例來看:
還丹,《參同契》寫道:“巨勝尚延年,還丹可入口,金性不敗朽,故為萬物寶,術士服食之,壽命得長久?!边€丹是《周易參同契》唯一明確標示的丹藥,它的功效,彭曉注:“巨勝、胡麻,人食之尚得延年,況金液還丹,入口豈不長生乎?”巨勝、還丹具有延年益壽功效。針對巨勝,丁福保辨析道:“巨勝,真種子,乃藥物也,乃煉己持心之根柢也?!边€丹的功效遠超巨勝,更是如此。還丹的煉制,《參同契》記載:“氣索命將絕,休死亡魄魂。色轉更為紫,赫然成還丹。粉提以一丸,刀圭最為神?!比葑痔枱o名氏注:
陽汞陰金,謂金得汞自相飲食,伏制成丹也。謂金汞相交感,故丹道自然成,亦長生,能除萬病。若伏火乾汞,只堪為膏為粉,服亦長年,亦非大丹。大丹者,為汞本是金孫,朱砂之子,今令歸本,復如金體,赤紫如丹,故曰還丹。丹者,赤色之名,還者,返還之義。故曰還丹,若不者,何以為還丹。
還丹的命名,無名氏的解讀是對的,丹是赤色之名,還乃返還之義。還,《說文解字·辵部》稱:“還,復也?!倍斡癫米ⅲ骸皬鸵?,《釋言》:還復返也。今人還繞字用環(huán),古經傳只用還字。”還丹連稱,取的正是丹藥能使人身體返還健壯之義,滲透著濃厚的生命意識。
還丹的得名,寄寓的是留住青春,返老還童的美好愿望,關于還丹的命名由來,《參同契》有這樣的記載:“名者以定情,字者緣性言,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贬槍η?、性、金來歸性之語,陳顯微辨析道:
還者以情言,丹者以性言。金來歸性初者,言金公本我性所生,今使之復見其母,還歸本初,與姹女合,結成嬰兒,故曰還丹。紫陽詩曰:“金公本是東家子,送在西鄰寄體生。認得喚來歸舍養(yǎng),配將姹女結親情”是也。古今名稱雖不同,其實一道也。
情指還,性指丹,性即是鉛之義,情指的是人的返歸之義,“使之復見母,還歸本初,與姹女合”,指的是生命的返老還童,歸于年輕化,陳顯微所引紫陽之詩也是此含義。還丹指歸返到某一初始狀態(tài),它的得名意義、名目劃分,在后來的《鐘呂傳道集》有這樣的記載:
呂曰:丹田有上中下,還者既往而有所歸,曰還丹。還丹之理,奧旨淵微,敢告細說。
鐘曰:有小還丹,有大還丹,有七返還丹,有九轉還丹,有金液還丹,有玉液還丹,有以下丹還上丹,有以上丹還中丹,有以中丹還下丹.有以陽還陰丹,有以陰還陽丹,不止于名號不同,亦以時候差別.而下手處各異也。
在這里,還丹的命名取其返歸之義,相似的還丹名目有多種,都是在還丹之前綴以修飾詞而得,功效上都是指返歸到之前某種狀態(tài),這和《周易參同契》中還丹的功效可以對讀。
黃芽,代指丹藥或一種丹藥形態(tài),《鼎器歌》:“陰火白,黃芽鉛,兩七聚,輔翼人。”黃芽是鉛丹的一種,陰長生注:“黃芽,是鉛之中所出也。”黃芽又見于《參同契》:“吾不敢虛說,仿效圣人文。古記題龍虎,黃帝美金華,淮南煉秋石,王陽加黃芽。”王陽相傳是漢代深諳道術之人,黃芽和秋石、金華、龍虎并提,屬丹藥名稱,陳致虛注解道:
黃帝之丹成,曰金華;淮南丹成,曰秋石;玉陽丹成,曰黃芽。丹成沖舉,各立一名,無非是此還丹也,無非是先天一氣也,無非同類之物也。
還丹和金華、秋石、黃芽異名同謂,指的都是神奇的還丹。金華指金花,取名金之花,花是生命力旺盛之狀態(tài)。秋石,秋指果實成熟的季節(jié),石喻指丹藥。黃芽,黃乃五行居中的土色,芽,是生物初生狀態(tài),有蓬蓬生機,對此,任法融道長注解道:
此處喻水中藏著金精,經烹煉護養(yǎng)而漸長的情景,猶草木遇土而生萌芽,其色黃而軟弱,呈現(xiàn)生機一樣。
任法融道長的注是可信的,黃芽是初生的象征,也是生機勃勃之義,這在《周易參同契》中也能找到內證,四言體《五相類》有這樣的標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陰陽之始,玄含黃芽?!毙S芽,謂水中產鉛也,黃芽孕育于陰陽之始,正是黃芽的初生之義的顯現(xiàn)。還丹有多種類型,金液還丹也可以稱之為黃芽,“金液還丹,為第一鼎者,號曰金砂黃芽也?!?/p>
《周易參同契》的攝物取象是成系列的,述寫煉制原料與丹藥功效時,攝象命物是否也和生命意識契合呢?這從相應的名物中能得到很好的答案,河上姹女、真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河上姹女,《周易參同契》寫道:
河上姹女,靈而最神。得火則飛,不見塵埃。鬼隱龍匿。莫知所存。將欲制之,黃芽為根。(五相類)
河上姹女的含義,陰長生注:“河上姹女,水之異名?!迸頃宰ⅲ骸昂由湘迸?,真汞也。”河上姹女在道教外丹術中指代汞,唐代梅彪集《石藥爾雅》寫道:“水銀一名汞,一名玄水,一名河上姹女,一名青龍。”河上姹女、青龍是虛擬名物,青龍稱代春天、方位對應東,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姹女本義同樣指的是年輕而生命力旺盛的女子,姹,同奼,《說文解字·女部》:“奼,少女也?!倍斡癫米ⅲ骸皧g,少女也。廣雅曰:美女也?!辨迸改晟俚拿琅??!吨芤讌⑼酢窋戇€丹的藥用功效時寫道:“金砂入五內,霧散若風雨。熏蒸達四肢,顏色悅澤好。發(fā)白皆變黑,齒落生舊所。老翁復丁壯,耆嫗成姹女。”在這里,姹女和丁壯對舉,正是取其象征生命力強盛之義。
真人,《周易參同契》寫道:
耳目口三寶,固塞勿發(fā)揚。真人潛深淵,符游守規(guī)中。旋曲以視聽,開闔皆合同。
金為水母,母隱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真人至妙,若有若無,仿佛太淵,乍沉乍浮,進退分布,客守境隅。
首則“真人潛深淵”,陰長生注:“金水合和,升為真人,真人謂真寶,真寶是還丹也?!钡诙t,彭曉注釋道:“真人至妙之各守境隅者,謂真汞被外符火逼逐,在母胎中乍沉乍浮,飛伏不定,若有若無?!闭嫒说男蜗舐鋵嵉酵獾ぶ?,既是丹藥的隱性稱謂,也是丹藥功效狀態(tài)的述寫,針對“真人潛深淵”,俞琰注寫道:“若有若無者,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也。仿佛大淵,乍沉乍浮,言真人往來于大淵,微茫仿佛,浮沉不定也?!闭嫒丝蓾摬厣顪Y的種種神奇源于道家,《莊子》有這樣的描寫:
古之真人,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鯈然而往,鯈然而來而已矣。
真人水火不侵,無憂無懼,不樂生不樂死,是超越生死的理想人物,《莊子》塑造的這種真人形象在《參同契》中能找到相同的表述:
服食三載,輕舉遠游。跨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長樂無憂。道成德就,潛伏俟時。太一乃召,移居中洲。功滿上升,膺箓受圖。
御白鶴兮駕龍鱗,游太虛兮謁仙君,受天圖兮號真人。
跨火不熱,入水不濡,正是道家、道教真人的奇異功能。功滿上升,膺箓受圖則是道教的點化、借用。道教對真人癡迷,重要人物往往被冠以真人的尊號,如莊子稱南華真人、列子稱沖虛真人、張陵稱正一真人,均源自于對真人具有超越生死本領的推崇心理。
《周易參同契》外丹術的攝象命物豐富多彩,上述所列的物象之外,還有“偃月法鼎爐,白虎為熬樞,汞日為流珠,青龍與之俱”中的白虎、青龍;“朱雀為火精,執(zhí)平調勝負”中的朱雀;“玄武龜蛇,蟠蚪相扶”中的玄武,它們都是生命力旺盛的祥瑞之物。各種物象聚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幅生命力極其旺盛的圖景,《大丹賦》有如下一段文字:
升熬于甑山兮,炎火張設下。白虎唱導前兮,蒼液和于后。朱雀翱翔戲兮,飛揚色五彩。遭遇羅網施兮,壓之不得舉。嗷嗷聲甚悲兮,嬰兒之慕母。顛倒就湯鑊兮,摧折傷毛羽。漏刻未過半兮,魚鄰狎鬣起。五色象炫耀兮,變化無常主。潏潏鼎沸馳兮,暴涌不休止。
在這里,各種模狀物象匯聚于鼎爐之中,在火的煅燒之下,沸騰不已。白虎、朱雀、嬰兒等都是象征之物,它們生命力旺盛,歡騰起舞,彰顯的是極強的生命力圖景,由此而生成的丹藥,煉丹家也期許著具備神奇的生命力效應。
總起來說,《周易參同契》稱丹藥為“還丹”、“黃芽”,稱原料和丹藥功效時取象“河上姹女”(姹女)、“真人”,還丹使人還歸于年輕態(tài),黃芽乃生機勃勃之象,姹女是年輕美妙的少女,真人則超脫生死之外,還丹、黃芽、姹女、真人的神奇?zhèn)鲗в诘に帲黾臃痴叩纳?,蘊含的是依托這些名稱的美好喻意來表達延年長壽之情。
《周易參同契》外丹術的攝象命物與生命意識相伴,這種流風在后代的煉丹著作中也有留存,葛洪《抱樸子·金丹》記載:
第四之丹名曰還丹,服之刀圭,百日仙也。朱鳥鳳凰,翔覆其上,玉女至傍。以一刀圭合水銀一斤火之,立成黃金。以此丹涂錢物用之,即日皆還。
葛洪提及的還丹靈藥,人服食后出現(xiàn)的情狀是朱鳥、鳳凰、玉女皆列其旁,這些都是人類想象的美好事物,或是生命力極強,或已超越于生死之外,還丹與之搭配出現(xiàn),襯托的正是還丹的神奇功效。
宋人張君端的《還丹賦》收錄于《歷代賦匯》,首章寫道:
還丹為眾藥之宗,驗已神通。盜日月運行之制,奪乾坤造化之功。變凡為圣,卻老如童。九轉初成,滿黃金于室內;一丸才服,控白鶴于云中。原夫體自虛無,全于妙有。
黃芽為基,朱汞為首。爐法天地之覆載,藥順陰陽之匹偶。
在這里,還丹、黃芽的稱謂和《周易參同契》一脈相承,還丹能使人變凡成圣,卻老如童,是對“老翁復丁壯,老嫗反姹女”的化用。童子、白鶴,象征旺盛的生命力,背后滲透的也是企壽情懷。
《周易參同契》丹藥的生命力,通過時辰火候,和象征不死的月象相溝通,月亮循環(huán)而不死的生命力傳導給丹藥,使得丹藥發(fā)揮出神奇的功效,這種傳導不是物理意義上的,而是理念上的?!吨芤讌⑼酢飞捎诘澜坛跏茧A段,既有原始巫術思維的浸染,也有宗教意義的活動發(fā)生,在巫術、宗教的世界里,讓人“深深地相信,有一種基本的不可磨滅的生命一體化,溝通了多種多樣形形色色的個別生命樣式。”月象、蟾蜍、兔魄的攝取,正是對物與人的精氣相通的體認,是生命一體化理念的彰顯。還丹、黃芽、河上姹女、真人的取象,進一步強化了煉丹術的生命意識,是企盼成仙、長壽的情懷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