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隆剛
在當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習作教學質量低是一直以來教師致力于改進的教學問題。而這一困境也讓學生將習作學習當成是一種學習負擔,不少學生對習作具有厭煩心理或者畏懼心理,對習作學習的積極性并不高,因此在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也非常低。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拓展習作教學的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讓習作教學朝著另一個角度發(fā)展。其中,“思”是習作的基礎階段,教師可以以其為切入點,開展有效的習作思維訓練活動。
葉圣陶認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边@一句話顯然表明了“思”在習作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學生創(chuàng)作的文章可以說是他們思維的產物,意味著教師在習作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關注學生的思維訓練。只是在當前的習作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所開展的習作教學活動顯然沒有過多地關注思維訓練,使其教學過程中存在不少的問題:首先,在小學階段,習作教學的難度本身就比較高,對學生的語言知識水平、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尤其是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而言,習作教學對其提出的要求更加嚴格。只是當下高年級學生的語言組織和遣詞造句等方面的能力還是存在比較明顯的不足,而且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也很薄弱,限制了學生的習作學習效果。其次,有些語文教師在習作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寫作思維方面的教學指導,導致學生沒能在針對性的思維訓練下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習作能力。高年級的學生在習作學習的過程中缺乏積極性,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并不高。這一興趣的缺失現(xiàn)象無疑是教師解開習作教學困境的阻礙性因素,需要教師對此予以足夠的重視。而思維訓練是一種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在活躍化的教學氛圍中習得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教學方式,它無疑可以克服學生興趣匱乏的問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習作教學過程中,要將思維訓練作為切入點,開展有效的思維訓練活動,以構建一個高效的習作課堂。
思維導圖是近些年來比較受到教師歡迎的思維訓練工具,將其運用到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過程中,能夠起到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教學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來優(yōu)化當下的習作教學,提高學生在習作學習方面的思維能力。比如在《湯姆·索亞歷險記》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建立起相應的思維導圖。這一小說節(jié)選部分的教學內容顯然是圍繞著湯姆這個主角的歷險生活來展開的,教師可以將“湯姆的歷險”作為主題詞,然后完善其思維導圖的枝干,建立起完善的思維導圖。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復述湯姆歷險故事的大概內容,然后寫一篇讀后感,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與文本內容中的作者情感,讓學生在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習作學習能力。
想象力與學生的思維能力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在習作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尋找一個有效的切入點,則可從想象力這方面入手。通過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可以很好地推進學生在習作學習過程中的思維訓練教學活動。而教師要拓展學生的想象力,還需依托于文本內容中作者所描繪的一些形象,讓學生利用其中的情景因素與語言因素來展開想象,然后產生習作思維活動,幫助學生提高根據文字描繪來展開想象的思維能力。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就可以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學習自主意識與學習習慣。
在高年級的習作教學中,不少學生寫的作文缺乏清晰的條理性。例如有的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出現(xiàn)思維跳躍大的問題,有的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就出現(xiàn)語言表述語序混亂的問題,還有的學生寫作的文章內容存在文不表意的問題等等。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加強學生的條理性思維訓練,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習作能力打下基礎。而擴寫方式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條理性思維訓練法,教師可將其引入到語文習作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其中蘊含的故事系統(tǒng)地表述出來,將某一事件的發(fā)展順序、時間順序、地點轉移過程、事件性質等等內容有條理地展現(xiàn)出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習作內容組織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不斷滲透到語文課堂上的發(fā)展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學習思維的健康發(fā)展。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的寫作思維有著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師應該在習作教學過程中注重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為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