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琴
摘 要:面對復雜的國內國際新形勢和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加強黨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培訓針對性、實效性需要牢固樹立按需培訓理念,準確把握黨校教育培訓的政治需求、組織需求和個體需求;準確把握新時期地方黨校干部教育培訓的特點,從硬件和軟件兩個層面找出地方黨校教育培訓適應新形勢的舉措。
關鍵詞:新時期;地方黨校;教育培訓
中圖分類號:D2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7-0147-02
《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提出黨校教育的總體要求是,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按照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艱苦奮斗、執(zhí)政為民的要求,尊重和研究干部成長規(guī)律和黨校教育規(guī)律,針對干部成長的特點和需求,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主課,培養(yǎng)忠誠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德才兼?zhèn)涞狞h員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面對復雜的國內國際新形勢和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加強黨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培訓針對性、實效性則需要牢固樹立按需培訓理念,準確把握培訓的多種需求;在研究新時期黨校教育培訓需求導向的基礎上,摸清當前地方黨校教育培訓的主要特點,找出地方黨校教育培訓適應新形勢的舉措。
一、新時期黨校授課的需求導向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傳道,傳的什么道,在黨校的課堂上,傳的是馬克思主義大道,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之道,這是黨校教育培訓的政治需求;授業(yè),需要提升領導干部的業(yè)務知識和業(yè)務能力,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敬業(yè)精神,這個“業(yè)”是地方組織部門的重要要求;解惑,解答學員的疑惑則是滿足了領導干部的個體需求。所以,黨校教師傳道受業(yè)解惑的前提是必須搞清楚傳什么道,授什么業(yè),解什么惑。
1.政治需求是總體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黨的政治建設擺在了首位,黨校是黨的理論的重要陣地,是干部培訓的主渠道,承擔著為黨員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責任重大。黨校需要旗幟鮮明的講政治,講政治具有原則性,是必須要做且不能做錯的。黨校課堂紀律嚴明,黨校人不論是課堂上還是課堂外,不論是已發(fā)表的文章還是正在研究的論點都要堅持黨校性黨的原則。所有黨校人在培訓設計、教學實施、學員管理等環(huán)節(ji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旗幟鮮明講政治,這是黨校辦學第一位的要求,是黨校姓黨最重要的標志;也是黨校對黨員領導干部進行培訓的政治要求,是我們必須堅持的方向,更是黨校存在的意義。
2.組織需求是現實要求。地方黨校教育培訓需要結合中央大的方針政策、地方黨委政府的各種戰(zhàn)略問題和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實際問題以及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熱點問題,這必然對地方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認識、眼界、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期盼。所以,地方黨校要突出主業(yè)主課,現時期使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扎實進頭腦。這體現了干部教育培訓組織需求共性的一面,它不以部分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各級各類黨校、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領導干部都必須服從于這個需求。當然組織需求也有地方個性的一面,需要圍繞各個地方發(fā)展戰(zhàn)略,當地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教育培訓,讓學員更清晰地把握地方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
3.個體需求是自身期盼。學員在各自的崗位上和社會生活中都會產生一些疑惑,很多領導干部是帶著問題來黨校的,涉及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實際工作等多方面。他們希望在黨校學習期間能夠將這些問題解決,因此個體需求涉及到崗位和干部個體自身。一些地方黨校會在學員名單確定之后,就發(fā)出通知,比如“三帶來”。通過這樣的問卷調查來了解將要來學習的學員的真正需求,以根據這些需求調整教學內容,回應學員的期盼。
二、新時期地方黨校干部教育培訓的特點
黨校教育培訓是整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時代在變,但黨校的基本特色沒有變,黨校教育培訓的總體目標,核心的教學內容沒有變,但隨著社會情境的變化,新時期黨校教育培訓的主體、客體和內容等有了新的要求。
1.教育培訓安排上突出主業(yè)主課。新時期,改革向縱深推進,發(fā)展面臨多重轉型,社會價值多元并存,網絡對社會影響深入,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我們黨面臨較大的治國理政的考驗,對于執(zhí)政者來說同樣面臨著巨大的思想、能力和素質的考驗。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成為黨校主業(yè)主課是黨的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的時代選擇。新時期,我們的學員群體也有了較大的變化,他們的知識、能力、眼界和經驗越來越豐富,但也面臨多元價值社會氛圍的影響。因此,地方黨校需要圍繞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地方發(fā)展實踐開展教育培訓。黨校在教育培訓安排上需要突出主業(yè)主課,講好主業(yè)主課,在理論教育和黨校教育中地方黨校必須具備無可競爭的優(yōu)勢。這就需要地方黨校在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的基礎上加強對基礎理論和現實問題的深入研究,將觀點說清楚,講明白,且必須講得令人信服。
2.教育培訓內容上突出用學術講政治。“用學術講政治”是黨校教師必須具備的一項內功,也是新時代對黨校教師在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上提出的要求。首先是教師得知道什么是政治。當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涉及到方方面面,內容豐富,不論什么學科都需要廣學、細學、深學,從中挖掘本專業(yè)相關專題的理論依據。教師首先需要知道中央、省市委各項決策,以及這些決策的來龍去脈,才可以在課堂上講得明,當然這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是要講求紀律和規(guī)矩。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學術探索無禁區(qū)不是絕對的,反對四項基本原則的言行,違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錯誤觀點,無論公開還是私下里,在黨校都是不允許的。”不僅是教師,黨校全體教職工都需要講政治,講政治應該是黨校人的基本政治素養(yǎng)。
3.教育培訓對象上突出學員為主體的課堂。我們的黨員領導干部在崗位實踐中摸爬滾打,即有疑惑同時也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學員為主體的課堂可以讓學員充分提出自己的疑惑,滿足個性化需求,也可以將這些實踐經驗進行分享,做到教學相長、學學相長。因此,地方黨校在教育培訓上需采取多種形式的互動,比如各種討論課、讀書會、思想交流會、學員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等等。突出學員為主體的課堂能夠讓教師充分地了解學員所思所想,充分地調動學員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更有利于學員將所學化為所思所想后轉化為實際行動。不論是講授式的教師為主體的課堂還是互動為主的學員為主體的課堂,都需要滿足政治、組織和個體三種需求。
三、黨校教育培訓適應新形勢的舉措
“打鐵還需自身硬。”黨校姓黨,因黨而立、因黨而興,黨校的自身建設必須符合新時期社會發(fā)展新要求,做好內外建設。
1.校園內突出環(huán)境感染力。黨校不同于其他學校,也不同于其他的機關單位,黨校校園的環(huán)境建設同樣要突出學?!盀槿藥煴怼币约案刹拷逃奶攸c,同時更要突出“黨校姓黨”這一鮮明的政治特征。通過校園內部的環(huán)境建設讓學員感受到黨校的辦學宗旨、價值準則和管理理念。從外部圍墻標語、教室布置、電子顯示屏內容等形式處處體現黨校特點,突出黨校陣地熔爐作用,營造一個處處能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科學理論武裝、增強黨性修養(yǎng)的校園氛圍。這樣的校園環(huán)境不僅對來進行培訓的黨員領導干部形成感染力,也有利于黨校全體教職工增強黨校人意識。同時對于舉辦對外培訓的地方黨校來說,對所有進入黨校校園的個體和團隊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增強黨校黨的思想理論宣傳征地的作用,使得黨校成為地方發(fā)展的思想保障。與此同時,通過硬件建設輔助特色校園文化的形成。
2.校園外構建合適的現場教學點。黨性教育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從課程開發(fā)、結構安排、現場教學、黨性分析等環(huán)節(jié)需要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機制建設為牽頭進行全面布局,精準發(fā)力。一是課程開發(fā)上,需要進行需求調查,建立課程開發(fā)更新機制,不斷開發(fā)新專題并優(yōu)化老專題。二是在黨性教育的結構安排上,適當安排專題講授、現場教學、實踐活動、討論、黨性分析等環(huán)節(jié),“聽、看、論、思”使得黨性教育真正觸及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和靈魂。在學期最后開展黨性分析,組織部門來人聽取,逐步建立健全黨性教育考核評價機制。三是整合區(qū)域力量打造合適的現場教學點。各個地方因其不同的區(qū)域文化,可以依據特色文化培育黨性教育特色品牌。除了傳統(tǒng)文化,還需要關注當代的鮮活榜樣來感染、教育、啟迪和引導學員努力做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四是在黨性教育方面建議增加論和思的環(huán)節(jié)內容。聽和看往往當時當地會使得學員很有觸動。“論”和“思”則是結合“聽”和“看”對己觀照,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越少越不利于內化于行。黨性教育需要精準發(fā)力,更多的環(huán)節(jié)和內容也有利于不同培訓班次的需求,對于多次來黨校進修的學員來說采取不同的形式開展黨性教育也有了空間。
3.完善黨校的制度建設。為適應新時期干部教育培訓的需要,地方黨校需從嚴管理治校、完善多種機制,管好教師與學員兩個主體,抓好“教”與“學”兩個環(huán)節(jié),強化黨校的“姓黨意識、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和陣地意識;堅持硬件、軟件兩手抓,使黨校教育培訓真正做到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發(fā)揮出黨?!皟艋鳌惫δ?,體現出黨校的“熔爐”價值。黨校需要理順內部關系,嚴肅校風學風,有利于和諧黨校的構建,是黨校自身文化建設能夠搞好的重要基礎。因此,地方黨校加強構建地方黨校教師學術講政治能力提升機制、長效培養(yǎng)機制、激勵機制等多項制度建設至關重要。
充分發(fā)揮黨校黨員領導干部學習大本營的優(yōu)勢,研究當前黨校教育培訓的需求導向,找準地方黨校教育培訓特點,當好黨?!靶麄鞑シN機”,發(fā)揮出黨?!柏瀼赝七M器”的作用,需從環(huán)境入眼,制度入手,打鐵還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