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蘭
〔摘要〕綜述了使用反思團隊展開心理課教學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和在實際操作中產(chǎn)生的一些有益思考,并就反思團隊在實際操作中的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反思團隊;思維改變;主持人;問題設置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27-0036-03
反思團隊是后現(xiàn)代心理治療的一種助人形式,主要通過創(chuàng)設平等、真實、尊重、同在的團隊氛圍,讓團隊中每個成員都獲得發(fā)聲和被聆聽的機會,在團隊成員思想的流動和碰撞中,呈現(xiàn)多重現(xiàn)實,拓展不同視角,以促進參與者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變,進而使其自己發(fā)現(xiàn)更多的應對生活和工作挑戰(zhàn)的資源和空間,生成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
2016年,我們跟隨原河北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王欣老師學習“反思團隊”,并于2017年、2018年先后兩次組織學校骨干教師參加了以“反思團隊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為主題的培訓。兩年來,教師們已經(jīng)熟練掌握反思團隊的工作流程,在很多方面嘗試利用反思團隊來開展工作,并取得顯著的成績。從日常班級管理中班規(guī)班紀的制定到年級考試成績分析會,從班級的家長會到年級教育專題研討會,從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到年級備課組集體備課,反思團隊已經(jīng)多層面立體化地滲透到我校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反思團隊高效地提升了我校心理教育課的品質(zhì)。我校初中教師陳婷婷將反思團隊的工作理念和形式應用在心理活動課的教學當中,先后有兩節(jié)課“如何有效地管理時間”和“做情緒的主人”,參加了石家莊市和河北省的心理評優(yōu)課,均獲得一等獎。高中張楊老師“高中,在反思中前進”心理活動課榮獲全國一等獎。正如新華區(qū)心理教研員賈瑛老師在評課時所說:“在反思團隊的帶領下,學生們充分反思,積極思考,樂于分享。我看到了孩子們思維的流動,新的想法不斷涌現(xiàn)。從死板到活躍,從冷到熱,從只言片語到大段表達,整個過程中,孩子們的思維力被深深地激發(fā)了出來。由內(nèi)而外生發(fā)出來的力量,強化了孩子們的自我認同,讓孩子們有信心去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挑戰(zhàn),有信心充分管理好自己,獲得了掌控命運的愿望和信心?!?/p>
本文將就反思團隊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做詳細闡述。
一、打破慣性思維,樹立積極信念,是改變參與者思維的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第一,要使參與者樹立自己才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的信念。
例如,在“學習方法、工作方法、工作思路”這樣的議題的探索中,傳統(tǒng)的做法是領導者以專家的姿態(tài)告訴大家去怎么做,整個過程中會讓人產(chǎn)生被控制感,引發(fā)情緒上的不認同。反思團隊則搭建起一個讓所有的人都平等發(fā)聲的平臺,讓人與人之間進行對話。整個團隊由專家與非專家之間的二元對話關系,轉化為觀點和能力不同的人們的一種伙伴合作關系。參與者積極貢獻想法和創(chuàng)意,使結果產(chǎn)生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調(diào)動參與者的積極性,是反思團隊成功的關鍵所在。
反思過程中,主持人要關注參與者的感受,積極調(diào)動參與者的情緒,讓參與者看到自己面對困難時曾經(jīng)的努力,認識到這個努力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的,有效的繼續(xù),無效的停止。最終要強化參與者的自我認同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解決自己困難的專家。提升參與者的自信心和學習的內(nèi)驅力,也是反思團隊的核心目的之一。
第三,保持思維的流動與碰撞,是反思團隊成功的重要保障。
主持人要引導參與者帶著開放的心態(tài),抱著好奇之心,積極地從每個成員的發(fā)言中尋找對自己有幫助的信息,讓自己的思維流動起來,不固著,不評判。這樣才會讓自己在反思團隊中獲得巨大的收獲。團隊中的每個人在活動中的參與度,將決定每個人收獲的大小。
正如王欣老師所說,反思不是反省,更不是檢討,是根據(jù)當前的情景和交流的內(nèi)容,瞬間在人的心里新生成出來的想法并表達出來,有一種頓悟或欣喜的感覺。人創(chuàng)新的點子常常是通過這種方式形成的。
二、主持人不僅是組織者,而且是情緒的觀察者和表達的規(guī)范者
第一,組織學生進行團隊反思時,主持人一定要關注學生情緒的變化。
主持人要關注到學生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思考這種不同說明了什么。在小組分享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深層次思考。比如在“初三年級學習狀態(tài)調(diào)整”的反思團隊活動中,有一個問題是“你面臨的挑戰(zhàn)是什么”,有的學生說:“我以為只有我是這種狀態(tài),其他同學都不存在這樣的困擾,當我發(fā)現(xiàn)大家的感受都是一樣的時候,我的焦慮便沒有那么強烈了。”還有的學生說:“以前我以為我學習很努力、很刻苦,結果我發(fā)現(xiàn)同學比我更努力、更刻苦,所以我就知道接下來應該怎么做了。”
此時主持人應思考是什么促進了學生積極思維的產(chǎn)生,并通過反饋來促進反思的進一步高效進行。
第二,主持人要引導參與者精煉、精致、精準表達,讓表達內(nèi)容具體化。
后現(xiàn)代理論認為,語言建構一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語言的邊界就是一個人世界的邊界。由于語言漏掉的事實,會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要想了解一個人就需要放下自己的預設,帶著好奇去聆聽。每個參與者在表達時,也一定要注意語言的流暢性、簡潔性和準確性,保證自己傳遞出去的信息,可以高質(zhì)量地傳達到聽話者的耳中。
整個過程,主持人是帶著“not knowing”的心態(tài)參與的,主持人的“知”是在對話交談中產(chǎn)生的,改變和轉化是通過對話和合作關系不斷演變的自然結果。
三、反思團隊必須有明確的工作目標與有效的問題設置
議題的確定必須從工作和生活實踐中來。反思議題要具體,參與者要清楚解決問題的意圖和自己想要的未來。議題的解決必須具有可行性,是通過自己或團體的努力可以做到的。整個反思過程是朝向而不是遠離,是替代和超越問題,而不是糾纏在問題中被問題捆綁。提供給學生一個解決問題的視角,創(chuàng)造很多的可能性,是反思團隊的首要任務。
因此,反思團隊在設置問題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問題設置是要引發(fā)學生對自己的思考的, 不是只有yes 或No 。
(2)問題設置是引發(fā)學生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的,不是做檢討。
(3)問題設置是讓學生把人和問題分開的,而不是把人和問題糾纏在一起。
(4)問題設置要緊緊圍繞工作目標。
(5)問題與問題之間要有邏輯關系。
(6)問題設置是正向、積極的,符合后現(xiàn)代哲學理念的。
(7)問題不可大而空,要關注細節(jié),要具體化。
下面是王欣老師在培訓中,就“如何提升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反思團隊的問題設置。這些問題的設置,有效保證了團隊反思的運行。
(1)你在專業(yè)成長的路上遇到了哪些挑戰(zhàn)和困境?(問題具體化、一般化)
(2)到目前為止,在這條專業(yè)的路上走,帶給了你哪些能力、才能、價值?(看到自己所擁有的資源)
(3)假如有一天,你在專業(yè)方面的成長達到你希望的那個樣子,又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展望未來,并具體化)
(4)為實現(xiàn)你在專業(yè)上希望的那個樣子,你覺得你在當下最需要做的三件事是什么?(落實到行動上)
四、反思團隊的核心目標是讓工作效能最大化
第一,做反思團隊最忌諱的就是做成集體寫檢查。
如果參與者就問題泛泛而談,寫出很多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格式一致,言語枯燥。那么面對這樣的情況,參與者的感受是無助的,絕不會有能力解決問題。參與者會成為一個有很多問題的人,他和問題綁在了一起。他的感覺是無解,不會發(fā)展出任何可能性。
第二,注意營造平等、尊重的氛圍。
在班級開展反思團隊時,教師作為主持人應不帶評判地傾聽,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把小組分享的內(nèi)容及觀察者看到感受到思考到的內(nèi)容張貼在教室中,或放在班級的交流平臺上,讓學生的討論繼續(xù)發(fā)酵,可以爭取效益的最大化。
作為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專業(yè)技能之一就是交談,我們經(jīng)常與他人和自己不斷對話。通過對話,我們重塑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與實踐,創(chuàng)造和再創(chuàng)造自己的意義與理解,建構和再建構自己的現(xiàn)實與自我。某些對話,增進可能性,某些對話則減弱了可能性。當可能性增加,我們有一種自我能動性的感覺,這種感覺能使我們采取必要的行動,明晰什么是我們所渴望的,或者知曉我們正遭受什么困擾,處在怎樣的困境中、面對何種問題、經(jīng)歷哪些痛苦,應該怎么做才能實現(xiàn)我們的希望、目的和行動,達成所愿。
反思團隊的核心就是在充滿正能量的對話中,讓每一個反思團隊中的人都發(fā)現(xiàn)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重塑自己健康、強大的心靈,收獲幸福快樂的人生。這何嘗不是教育的終極追求呢?
我們將繼續(xù)在教育教學中使用“反思團隊”這一工作利器,用它去探索學生心靈的奧秘,解決學生成長中的問題,打造高品質(zhì)教育。
(作者單位:河北石家莊市第四十二中學,石家莊,050061)
編輯/于 洪 終校/梅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