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41億人[1],其中高齡老年人由于年齡較大,生理功能逐漸退化,身體脆弱性逐漸增加,患病率增高且自理能力降低[2],從而使照顧者需求增加,照顧者負擔加重[3-4]。研究顯示:老年人照顧者不僅承受著身體和經(jīng)濟方面的壓力,還承受著心理方面的壓力[5],其與非照顧者相比,更易罹患疾病或死亡[6]。目前已有較多研究者針對老年人照顧者的應(yīng)對障礙進行了研究,但特定老年人的照顧者負擔研究卻鮮有報道,為了了解居家養(yǎng)老高齡慢性病病人照顧者負擔感受現(xiàn)狀,為制定針對性的應(yīng)對措施提供理論依據(jù),研究者對居家養(yǎng)老高齡慢性病病人照顧者負擔感受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便利抽取福建省居家養(yǎng)老的80歲以上慢性病病人的130名照顧者作為調(diào)查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為老年人的主要照顧者;③知情同意并能接受訪談?wù)?。排除標準:①聽力障礙者;②有精神障礙疾病者;③有嚴重心臟等功能障礙者。
1.2.1 調(diào)查工具
①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包括照顧者性別、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婚姻狀況、宗教信仰、身體疾患種類、職業(yè)狀態(tài)、與被照顧者關(guān)系、照顧類型、照顧時間、對疾病知識了解程度、護理技能熟練程度、希望獲得知識技能的途徑、病人自理能力、病人所患慢性病種類等。②Zarit照顧者負擔量表(Zarit Burden Interview,ZBI):采用ZBI量表測量病人照顧者負擔感受情況。該量表共22個條目,包含個人負擔(12個條目)和責任負擔(6個條目)2個維度,其余4個條目得分直接計入總分。滿分88分,>60分為重度負擔,40~59分為中度負擔,20~39分為輕度負擔,<20分為無負擔。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7,具有良好的信效度[7]。③改良Barthel指數(shù):使用改良Barthel指數(shù)對病人自理能力進行評價,共為10個條目,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老年人自理能力越好。
1.2.2 調(diào)查方法
選拔具有調(diào)研經(jīng)驗的調(diào)查員3名,經(jīng)統(tǒng)一培訓后,通過社區(qū)居委會了解居家養(yǎng)老的高齡慢性病病人及其照顧者情況后入戶,征得調(diào)查對象同意后,由調(diào)查員進行調(diào)查。若調(diào)查對象存在不便,由調(diào)查員負責協(xié)助填寫問卷。本次共發(fā)放問卷134份,回收有效問卷130份,回收有效率為97.0%。
居家養(yǎng)老高齡慢性病病人照顧者年齡為(57.45±9.44)歲。照顧者一般資料詳見表1。
表1居家養(yǎng)老高齡慢性病病人照顧者一般資料(n=130)
項目人數(shù)(%) 項目人數(shù)(%)性別 男47(36.2)照顧時間 <1年50(38.5) 女83(63.8) 1~<3年27(20.8)文化程度 小學69(53.1) 3~<6年21(16.2) 初中34(26.2) 6~10年10(7.7) 高中或中專11(8.5) >10年22(16.9) ??萍耙陨?6(12.3)對疾病知識了解程度 非常了解9(6.9)平均月收入 <1 000元55(42.3) 比較了解43(33.1) 1 000~<3 000元46(35.4) 一般75(57.7) 3 000~<5 000元25(19.2) 基本不了解3(2.3) ≥5 000元4(3.1)護理技能熟練程度 非常熟練5(3.8)婚姻狀況 已婚102(78.5) 比較熟練49(37.7) 未婚或離異28(21.5) 一般66(50.8)宗教信仰 有信仰108(83.1) 基本不熟練10(7.7) 無信仰22(16.9)希望獲得知識技能的途徑 醫(yī)院醫(yī)護人員58(44.6)身體疾患種類 無65(50.0) 社區(qū)醫(yī)護人員54(41.5) 1種42(32.3) 老年社工14(10.8) 2種19(14.6) 其他4(3.1) ≥3種4(3.1)病人自理能力得分 <20分4(3.1)職業(yè)狀態(tài) 在崗42(32.3) 20~40分11(8.5) 退休29(22.3) 41~60分27(20.8) 離休6(4.6) >60分88(67.7) 自由職業(yè)53(40.8)病人所患慢性病種類 1種71(54.6)與被照顧者關(guān)系 配偶22(16.9) 2種48(36.9) 子女59(45.4) ≥3種11(8.5) 親戚22(16.9)年齡 ≤50歲61(46.9) 其他27(20.8) >50歲~<65歲18(13.8)照顧類型 全部需要7(5.4) ≥65歲51(39.2) 大部分需要8(6.2) 部分需要30(23.1) 必要時需要85(65.4)
居家養(yǎng)老高齡慢性病病人照顧者ZBI量表總分為(19.47±9.92)分,個人負擔得分為(12.06±5.92)分,責任負擔得分為(3.68±3.27)分。
2.3.1 照顧者負擔感受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見表2)
表2 照顧者負擔感受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分
1)P<0.05
2.3.2 照顧者負擔感受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
以照顧者ZBI量表總分為應(yīng)變量,將所有可能影響照顧者負擔感受的因素納入分析。設(shè)定α=0.05作為納入條件,以α=0.10為剔除條件。結(jié)果顯示:年齡、病人自理能力得分是照顧者負擔感受的影響因素,其決定系數(shù)R2=0.103,詳見表3。
表3 照顧者負擔感受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
照顧患有多種慢性病的老年人時需要付出更多精力、減少自己的休息時間和承受經(jīng)濟負擔[8]。長期的照顧壓力等不僅容易影響照顧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時也將影響照顧質(zhì)量[9]。本研究中照顧者ZBI量表總分為(19.47±9.92)分,負擔相對較輕,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所納入的居家養(yǎng)老病人中,54.6%的高齡慢性病病人所患慢性病種類僅為1種,65.4%的高齡慢性病病人僅在必要時需要照顧,67.7%的高齡慢性病病人自理能力得分>60分,說明本次調(diào)查居家養(yǎng)老高齡慢性病病人總體來看生活自理能力尚可,其照顧者負擔相對較輕,與張蒙等[10]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同時,長時間照顧會影響照顧者的休息與生活,導致其感覺到負擔[11],而本研究中59.3%的照顧者對病人的照顧時間較短(<3年),因此其感受到的照顧負擔較輕。
3.2.1 病人自理能力得分
表3結(jié)果顯示:病人自理能力得分是照顧者負擔感受的影響因素之一,病人自理能力越差,照顧者負擔感受越重。這是由于老年人的自理能力決定著照顧者給予的照顧時間[12],長時間的照顧會導致照顧者感受到較重的照顧負擔;同時,家庭照顧者大多對疾病知識了解程度及護理技能熟練程度不足,病人自理能力越差,照護難度越大,越可能導致病人因缺乏專業(yè)照護出現(xiàn)一系列并發(fā)癥,進而增加照顧者負擔感受[13]。提示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中心應(yīng)建立慢性病居家照護平臺,推廣常見慢性病居家照護技術(shù)。
3.2.2 年齡
表3結(jié)果顯示:照顧者年齡是影響其負擔感受的因素之一,隨著年齡增大,照顧者負擔感受減輕。與何秀斌等[14]的研究結(jié)果不一致,原因可能是:何秀斌等的調(diào)查對象為養(yǎng)老機構(gòu)人員,而本研究調(diào)查對象多為配偶或子女,二者照顧者心理狀態(tài)不同;且本研究中,病人自理能力相對較好,需要全部照顧或大部分照顧的情況較少,因此未對照顧者造成較大困擾。
總之,居家養(yǎng)老高齡慢性病病人照顧者負擔感受較輕,其原因主要與老年病人自理能力較強有關(guān)。此外,年齡、病人自理能力是照顧者負擔感受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