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 唐青, 魏曉為
(1.阜寧縣人民醫(yī)院, 江蘇 鹽城 224000; 2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yī)院 腫瘤 內科, 江蘇 南京 210006)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隨著我國生活水平提高及飲食結構改變,CRC在國內的發(fā)病率及死亡率逐漸上升,位居全部惡性腫瘤的第4位[1-3]。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大多數(shù)CRC患者可以及時的進行手術治療,但其平均存活率仍然小于30個月[4],因此,深入探索CRC的發(fā)病機制并尋找潛在的治療靶點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長鏈非編碼RNA(long-non coding RNA,lncRNA)是一類長度大于200個堿基的非編碼RNA,其在細胞增殖、凋亡、侵襲及轉移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5-6]。近期研究顯示,LncRNA ASB16-AS1在惡性膠質瘤組織中表達量顯著升高[7],提示與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存在潛在的關聯(lián),但其在CRC中的作用尚未見報道。本研究首先檢測了LncRNA ASB16-AS1在CRC組織及其配對的癌旁組織中的表達,再采用特異性干擾片段下調了4株CRC細胞中ASB16-AS1的表達,比較4株CRC細胞的增殖情況及miR-185-5p表達;將含有ASB16-AS1野生型序列或突變序列的質粒與miR-185-5p mimic或陰性對照 mimic共轉染至293T細胞,采用雙熒光素酶法檢測轉染24 h后細胞的熒光強度,觀察lncRNA ASB16-AS1對miR-185-5的調控作用,探討ASB16-AS1與CRC發(fā)病的關系。
1.1.1患者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行手術治療的CRC患者26例,其中女10例、男16例,平均年齡(61.4±8.5)歲;所有患者在手術前均未經(jīng)過放化療,無家族性腸息肉病史、腸道慢性疾病史。在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后于術中收集CRC組織及距離腫瘤邊緣5 cm以上的結直腸組織作為癌旁樣本,取材后迅速置于-80 ℃冷凍保存,術后病理檢查均診斷為腸腺癌。
1.1.2細胞株 人CRC細胞株(HT-29、SW-480、SW-620及LOVO)以及T293細胞均購自上海中喬新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細胞均培養(yǎng)于含有10%胎牛血清及1%雙抗的高糖DMEM培養(yǎng)液中,細胞置于37 ℃含有5% CO2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每2~3 d傳代1次,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細胞進行后續(xù)研究。
1.1.3主要試劑 細胞培養(yǎng)液及胎牛血清均購自Gibco公司, lncRNA ASB16-AS1 干擾片段及陰性對照干擾片段購自上海吉瑪基因公司,Lipofectamine RNAiMAX、Opti及Lipofectamine 2000轉染試劑購自Invitrogen公司;總RNA提取試劑及逆轉錄試劑盒購自TaKaRa公司,SYBR Green 逆轉錄定量 PCR(qRT-PCR) Mix購自TOYOBO公司,CCK-8檢測試劑購自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雙熒光素酶檢測試劑盒購自Promega公司。
1.2.1qRT-PCR 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提取組織及細胞總RNA,并逆轉錄成cDNA。采用SYBR Green qPCR Mix進行qRT-PCR反應,以GAPHD作為ASB16-AS1的內參照,以U6作為miR-185-5p的內參照,采用2-(ΔΔCt)法計算ASB16-AS1及miR-185-5pmRNA的相對表達量。研究所用引物序列見表1。
1.2.2細胞轉染 ASB16-AS1的干擾靶點為5′- GGTTCTGAATCATTCAGTT-3′,將此序列打亂后,選擇不干擾其他基因表達的序列合成陰性對照干擾序列。將細胞接種于6孔板,待細胞長至80%時,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轉染試劑進行細胞轉染。
表1 qRT-PCR引物序列
轉染24 h后采用qRT-PCR驗證轉染效率。實驗設置對照組(不轉染)及陰性對照組(轉染陰性對照干擾片段)。
1.2.3細胞增殖檢測 采用對數(shù)生長期的細胞進行實驗,將細胞按照5 000個/孔的密度接種于96孔板,每孔加入完全培養(yǎng)液100 μL。分別在細胞轉染后的0、24、48、7及96 h時,加入CCK-8試劑10 μL孵育細胞2 h,最后測量各組細胞450 nm處的吸光度值。
1.2.4雙熒光素酶實驗 分別將含有ASB16-AS1野生型序列和其突變序列的質粒與miR-185-5p mimic或者陰性對照 mimic共轉染至293T細胞,采用雙熒光素酶檢測試劑檢測轉染24 h時的熒光強度。以熒光素酶的熒光強度為內參,分析各組熒光素酶的活性。
如圖1A所示,qRT-PCR檢測結果顯示,ASB16-AS1在CRC組織中的表達水平顯著高于配對癌旁組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在4株CRC細胞(HT-29、SW-480、SW-620及LOVO)中,ASB16-AS1表達水平最高的為HT-29及LOVO細胞(圖1B),因此選擇這2株細胞進行后續(xù)實驗。
注:A為人CRC,B為CRC細胞;(1)與癌組織比較,P<0.01。
采用ASB16-AS1干擾片段分別轉染HT-29和LOVO細胞,結果如圖2所示,轉染24 h時,與陰性對照組比較,轉染ASB16-AS1干擾片段的HT-29和LOVO的細胞中ASB16-AS1表達水平均顯著降低(P<0.01),提示該干擾片段能夠顯著下調HT-29和LOVO細胞中ASB16-AS1的表達水平,可以用于后續(xù)實驗。
轉染ASB16-AS1干擾片段后,采用CCK-8法檢測對HT-29和LOVO細胞增殖的影響,結果如圖3所示,與陰性對照組比較,ASB16-AS1干擾48、72及96 h時,HT-29和LOVO細胞的增殖能力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提示下調ASB16-AS1能夠顯著抑制CRC細胞株HT-29和LOVO的增殖。
注:A為HT-29細胞,B為LOVO細胞;(1)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0.01。
注:A為HT-29細胞,B為LOVO細胞;(1)與同時點陰性對照組比較, P<0.01。
采用雙熒光素酶檢測ASB16-AS1與miR-185-p在293T細胞中的結合關系,結果如圖4所示,含有野生型ASB16-AS1片段的載體和miR-185-5p mimic共轉染的細胞,其熒光素酶的活性顯著低于其他各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提示ASB16-AS1上存在有miR-185-5p的特異性結合序列。本研究還在ASB16-AS1干擾片段轉染的HT-29及LOVO細胞中檢測了miR-185-5p的表達,結果如圖5所示,下調ASB16-AS1后HT-29及LOVO細胞中miR-185-5p的表達水平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提示ASB16-AS1能夠調控miR-185-5p的表達。
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大多數(shù)基因組被轉錄成非編碼核糖核酸[8-9]。LncRNA是指長度超過200個堿基的非編碼RNA,最近的研究表明lncRNA在各種病理生理過程中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0],其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尤其受到關注,其中包括CRC[11-12]。CRC從正常上皮細胞發(fā)展為惡性腫瘤的過程涉及多種正常生長機制的破壞,包括細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等[13]。異常的細胞增殖被認為是腫瘤細胞的典型特征,因此,抑制癌細胞的增殖成為抗腫瘤研究的關鍵,也是研究抗CRC的關鍵。lncRNA對CRC增殖的影響正逐漸受到重視,lncRNA MALAT1[14]、lncRNA RP4[15]、lncRNA SNHG1[16]、lncRNA CRNDE[17]、LncRNA-AK001058[18]等多個lncRNA均被證明在CRC的病理性增殖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也證明了lncRNA ASB16-AS1在CRC組織中表達升高,下調ASB16-AS1能夠抑制CRC細胞HT-29和LOVO的增殖及miR-185-5p的表達,并且ASB16-AS1上具有miR-185-5p的特異性結合位點。這些結果表明,高表達的ASB16-AS1可能促進了CRC細胞的增殖,ASB16-AS1可作為CRC潛在的預后生物標志物以及治療靶點。張德龍等[7]在膠質瘤細胞中的研究發(fā)現(xiàn),lncRNA ASB16-AS1顯著促進了細胞的增殖、遷移及侵襲。結合本研究結果,推測lncRNA ASB16-AS1可能是一個促腫瘤的lncRNA。
注:A為雙熒光素酶結果,B為2種ASB16-AS1與miR-185-5p結合關系;(1)與野生型ASB16-AS1+miR-185-5p mimic組比較,P<0.01。
注:A為HT-29細胞,B為LOVO細胞;(1)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0.01。
LncRNA的作用機制十分復雜,他們可以與DNA、蛋白、mRNA或者miRNA結合,調控它們的表達[19-20]。更進一步的研究表明lncRNA可以與miRNA的特異性位點結合、競爭性的調節(jié)miRNA下游靶基因的表達[21-22]。本研究的結果也顯示ASB16-AS1上具有miR-185-5p的結合位點,下調ASB16-AS1后,2株CRC細胞中miR-185-5p的表達顯著升高。唐海林等[23]的研究也證實與癌旁組織相比,miR-185-5p在CRC組織中表達顯著降低,并且其在淋巴結轉移組織中的表達水平低于無淋巴結轉移的組織。此外,上調miR-185-5p能夠抑制CRC細胞的增殖并且減少myc、cyclinD1等促腫瘤基因的表達[24]。結合本研究結果,提示抑制ASB16-AS1能夠釋放miR-185-5p進而抑制這些促腫瘤基因的表達,從而發(fā)揮抗CRC的作用。
綜上,本研究結果表明lncRNA ASB16-AS1在CRC組織中表達升高,下調lncRNA ASB16-AS1可顯著抑制CRC細胞的增殖。lncRNA ASB16-AS1上具有miR-185-5p的調控位點,抑制lncRNA ASB16-AS1能夠上調miR-185-5p的水平。lncRNA ASB16-AS1可能是治療CRC的潛在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