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艷波 何立 張瑩 張曉明
.
【摘 要】目的:觀察并分析乳腺癌術后患者應用延續(xù)護理后,其生存質量受到的影響。方法:選取78例來本院接受保乳術治療的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兩個小組,術后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為對照組,應用延續(xù)護理的則為觀察組。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并進行評價。結果: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軀體角色、軀體功能、疼痛、活力、心理健康等生存質量指標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結論:對于行保乳術治療的乳腺癌患者,通過采取延續(xù)護理干預,可加快患者術后恢復,促進其生存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乳腺癌術后患者;延續(xù)護理;生存質量
文章編號:WHR2019012612
在臨床婦科中,乳腺癌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僅低于宮頸癌,多發(fā)于絕經(jīng)期前后40~60歲女性,男女均可發(fā)病(男性發(fā)病率非常低,僅占1%左右)[1]。目前,臨床在治療乳腺癌患者時,通常采取保乳術的方法,可將患者殘余的組織器官較大程度保留下來[2]。而為鞏固手術療效,促進患者無疾病生存期的延長及生存質量的提高,還需積極做好其術后護理工作。基于此,本文作者以本院78例乳腺癌手術患者為例,就延續(xù)護理對其生存質量的影響效果展開探討。具體操作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對象為本院78例行保乳術治療的乳腺癌患者,入選時間為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所有患者均為女性,將其隨機分成兩個小組。39例術后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為對照組,其中,患者年齡為30~68歲,平均(42.5±6.3)歲;TNM分期:18例為Ⅰ期,21例為Ⅱ期;術后病理分型:30例為浸潤性導管癌,6例為浸潤性小葉癌,3例為其他分型;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10例,中專及大專18例,本科及以上11例。39例應用延續(xù)護理的則為觀察組,患者年齡為31~69歲,平均(43.1±6.7)歲;TNM分期:17例為Ⅰ期,22例為Ⅱ期;術后病理分型:29例為浸潤性導管癌,7例為浸潤性小葉癌,3例為其他分型;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11例,中專及大專19例,本科及以上9例?;A資料對比中,兩組患者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術后接受常規(guī)護理,包括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科學的飲食及用藥指導,叮囑其進行適當鍛煉,保持平穩(wěn)的心理狀態(tài)等。觀察組則在上述基礎上應用延續(xù)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如下。
1)出院前的準備工作。由科室的醫(yī)師及護理人員組建成延續(xù)護理專職小組,組長由科室護士長擔任,通過加強培訓,使組內成員對乳腺癌治療相關知識進行熟練掌握。小組成員在患者出院之前,需與其展開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對其基本信息(包括病情程度、聯(lián)系方式、家庭住址等)進行了解,并為其建立個人服務檔案,為出院后的回訪提供便利。為其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囑咐其多吃新鮮果蔬以及粗糧,少吃或者不吃腌制以及油炸的食物;指導患者在身體允許的條件下進行功能鍛煉,并告知其出院相關注意事項。
2)出院后的隨訪。①電話隨訪。在患者出院以后的第1個月內,每周對其展開1次隨訪,隨后將頻率延長至每月隨訪1次,以電話的形式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恢復情況進行了解,記錄在檔案中,并根據(jù)實際情況給予患者下一步指導,給予其心理指導的同時,鼓勵她們堅持鍛煉,多參加社交活動。同時,囑咐家屬多多鼓勵并支持患者,幫助其維持良好的心態(tài),以加快術后恢復。②網(wǎng)絡隨訪。為出院的患者創(chuàng)建一個微信群或QQ群,在群內以健康小貼士的形式,及時解答患者的疑問,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度,并積極配合治療。每天也可向患者發(fā)送一些積極、正能量的話語,也可發(fā)一些食療方子及不同恢復階段的功能鍛煉方法等。③家庭隨訪。定期對患者展開家訪,對其病情改善程度及健康狀況進行當面了解,并及時、有效解決治療期間患者面臨的各種問題,將干擾因素排除。
1.3 觀察指標
護理半年后,采用健康調查簡易量表(SF-36)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評價。該量表共包括軀體角色、軀體功能、疼痛、活力、心理健康等指標,各維度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則表明患者生存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中涉及到的數(shù)據(jù)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對于采集到的計量數(shù)據(jù),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的方式來表示,當P<0.05時,證明結果存在統(tǒng)計學方面的意義。
2 結果
經(jīng)過為期半年的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的軀體角色、軀體功能、疼痛、活力、心理健康等生存質量指標評分同樣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作為臨床婦科一種難治性惡性腫瘤,乳腺癌的發(fā)病因素包括家族疾病史、基因缺陷以及生活飲食習慣等[3]。臨床目前在治療此類患者時,主要采取保乳術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癥,抑制癌細胞的進一步轉移,并且可最大程度保留殘余的組織器官[4]。而為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其生存質量,做好術后護理工作尤為重要。
臨床以往在對乳腺癌手術患者進行護理時,僅注重其住院期間的護理,忽視了患者出院后的情況,延續(xù)護理很好地彌補了這一不足[5]。在患者出院以后,通過定期進行隨訪,可對其心理變化及恢復情況進行及時了解,糾正其不利于病情恢復的行為及習慣;通過加強心理指導,可幫助患者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使其積極面對術后身體的變化,加快病情 恢復;通過微信群或QQ群等網(wǎng)絡隨訪,以及家庭隨訪的方式,可增加醫(yī)患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患者之間的相互鼓勵,從而加快術后恢復。本研究中,應用延續(xù)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其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僅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P<0.05),進一步證實了延續(xù)護理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的積極影響效果。
綜上所述,通過對接受保乳術治療的乳腺癌患者采取延續(xù)護理干預,可加快其術后恢復,促進其生存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吳麗浩.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焦慮狀況調查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03):289-290.
[2] 李玲.乳腺癌根治術患者應用延續(xù)護理的臨床體會[J].當代醫(yī)學,2015,21(13):106-107.
[3] 鮑芹仙,王向昱.心理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16(16):134-137.
[4] 王永軍.個體化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根治術患者社會適應能力及心理狀況的影響[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5,12(10):1438-1439.
[5] 薛茜,胡元萍,林允照,等.延續(xù)護理對乳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心理狀況和軀體功能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4,12(10):1551-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