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強,李紅梅
(1肥城市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 山東 泰安 271600)
(2肥城礦業(yè)中心醫(yī)院 山東 泰安 271600)
在世界范圍內,肺癌是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多數(shù)病人確診時已屬晚期,預后常不佳[1]。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是預后的關鍵,小于2CM的瘤體病人預后良好,CT是肺癌早期診斷的主要檢查,但是CT對肺癌的診斷存在漏診和誤診,特別是小的肺部結節(jié),CT不能確診結節(jié)的性質。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能夠反映腫瘤的存在,根據(jù)腫瘤標志物的含量,可以了解腫瘤發(fā)生組織發(fā)生、腫瘤細胞的分化、細胞的惡性程度等,利于臨床對腫瘤診斷、分類以及治療及預后判斷[2]。目前比較認可的肺癌腫瘤標志物有癌胚抗原(CEA)、血清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癌抗原125(CA125)。本文通過研究CT聯(lián)合腫瘤標志物對肺癌早期診斷的價值為肺癌的臨床診斷提供依據(jù)。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一年來我院呼吸內科收治的高度懷疑肺癌的肺結節(jié)患者60例,其中男患者35,女患者15,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61.25±3.5歲。
納入標準:①所有病例隨訪資料全。②所有病例均行CT和腫瘤標志物檢查。③所有病例均經(jīng)手術病理確診病理類型。④獲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已確診肺癌轉移癌。②隨訪資料不全者。
1.2.1 儀器 東芝Xvision螺旋CT掃描儀,患者仰臥位,管電流100mAs,管電壓120kV,室溫為18℃,濕度65%,氣壓為100.4kPa。
1.2.2 腫瘤標志物檢測方法[3]應用電化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測定。采用針對NSE、CEA、CA125株單克隆抗體標記ABEI,包被有抗NSE、CEA、CA125單克隆抗體的免疫磁性微球。洗滌、封閉、洗板、加樣品、37℃孵育、再次洗板、加入底物(烷二氧丁環(huán)磷酸鹽),最后利用化學發(fā)光分析儀檢測,記錄數(shù)值。
術后病理結果:60例患者確診肺癌患者32例,靈敏度為71.4%(30/42),特異度為61.5%(16/26),見表1。
表1 CT診斷肺癌的結果分析
用CEA對肺癌的診斷價值。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曲線下面積(AUC)為0.699,95% CI為0.630~0.769,P=0.035;用CA125對肺癌的診斷價值。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曲線下面積(AUC)為0.601,95% CI為0.529~0.673,P=0.037;用NSE對肺癌的診斷價值。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曲線下面積(AUC)為0.543,95% CI為0.469~0.616,P=0.254;NSE對早期食管癌的診斷診斷價值較小,最佳閾值為23.69IU/ML,相對應的敏感度為30.71%,特異度為32.5%。見圖。
圖 NSE、CA125、CEA對肺癌的診斷價值
三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其敏感度、特異度達61.9%,60.2%。三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CT四項指標的聯(lián)合檢測其敏感度、特異度最高,達81.5%,82.2%,見表2。
表2 CT聯(lián)合腫瘤標志物對肺癌的診斷價值(%)
我國是肺癌發(fā)病率、病死率較高的國家。如何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是臨床治療肺癌的難點,早期診斷利于肺癌患者生存期的提高。近年來隨著生物醫(yī)學的發(fā)展,腫瘤標志物的檢測方法越來越成熟,數(shù)值越來越精確。NSE即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是參與糖酵解途徑的烯醇化酶[4]。CEA即為癌胚抗原,最早是發(fā)現(xiàn)是在大腸癌組織,廣泛存在消化系統(tǒng)癌中,是一較廣譜性的腫瘤標志物[5]。CA125是1983年由Bast等從上皮性卵巢癌抗原檢測出可被單克隆抗體OC125結合的一種糖蛋白(大于200kD)。三種均為比較認可的肺癌腫瘤標志物。CT作為肺癌篩查的主要影像學檢查,其存在誤診及漏診,本文將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CT用于肺癌的診斷,比單純CT及單純腫瘤標志物檢測對肺癌的診斷率均高。腫瘤標志物反應腫瘤形態(tài)學、及腫瘤組織的微觀變化,CT反應腫瘤的宏觀變化,可以判斷腫瘤的大小、形態(tài)、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等,CT聯(lián)合腫瘤標志物檢測,即將腫瘤形態(tài)學、及腫瘤組織的微觀變化與腫瘤的宏觀變化相結合,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診斷。綜上所述:CT聯(lián)合腫瘤標志物檢測利于肺癌的早期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