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青, 孟昭剛 , 徐田偉, 任宏宇, 許 珂
(海軍青島特勤療養(yǎng)中心, 山東 青島 266071)
近年來,遠海保障及戰(zhàn)備訓練任務的日益繁重,而長航(長時間、遠距離的航行)更是對海勤官兵的健康狀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骨骼健康直接影響官兵身體素質(zhì),影響戰(zhàn)斗力,在既往研究中卻很少被關注。因此,我們調(diào)查了2018年來院療養(yǎng)的199名海勤長航官兵的骨密度狀況,并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旨在為針對性防護提供依據(jù)。
選取2018.05至2018.09來我院療養(yǎng)的海勤人員199名,均為男性,其中水面艦艇艇員77人,潛艇艇員122人(核潛艇69人),年齡20~49歲,平均年齡29.4±5.29歲。既往無內(nèi)分泌或風濕免疫性疾病病史,未服用可能影響骨代謝藥物者。
采用自制問卷,內(nèi)容主要包括飲食、運動、飲用咖啡、濃茶、碳酸飲料、吸煙、飲酒等生活方式情況,問卷中的所有條目均進行逐一說明,并界定各個選項的標準。如經(jīng)常運動的界定值是≥5次/周,且每次>30 min。問卷在入院見面會時發(fā)放,填寫完畢當場收回,且符合知情同意原則。
采用韓國EXA-3000 雙能X線骨密度儀進行檢測,由專業(yè)人員固定操作儀器。測量時,受測者取坐位,測量非優(yōu)勢手臂的前臂橈骨遠端 1/3處,儀器自動分析給出T 值或 Z 值,T 值 = (測定值-骨峰值) /正常成人骨密度標準差。Z =(測定值-同齡人骨密度均值) /同齡人骨密度標準差[1](小于50歲)。因本研究納入人群均為<50 歲的男性,故其骨密度水平用 Z 表示。
1.4.1 骨密度 對于<50 歲的男性, Z 值≥-1.0為骨量正常;-2.5 1.4.2 體重指數(shù) 體重指數(shù)(bodymass index,BMI) = 體重(kg) /身高(m)2。BMI<18.5 為體重過低;18.5≤BMI<24 為正常;24≤BMI<28 為超重; BMI≥28 為肥胖。 調(diào)查顯示,因紀律約束,研究對象飲酒比例很低 (5.6%),吸煙比例雖較高,但多為既往吸煙史,任務期間多數(shù)崗位要求禁煙,近期吸煙很少(表1)。 Tab. 1 General character of the naval crew 199例研究對象骨密度(BMD) 值平均為0.5544± 0.0599,骨質(zhì)疏松3例(1.5%),骨量減少58例(29.2%),骨量正常138例(69.3%) 結果顯示,不同年齡、崗位、是否經(jīng)常飲用碳酸/含糖飲料的 BMD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30歲組的骨密度值低于30~39歲組(P<0.05,表2),(因40歲以上例數(shù)太少,故未納入統(tǒng)計)。潛艇及核潛艇官兵的Z 值明顯低于水面艦艇(P<0.01),經(jīng)常飲用碳酸/含糖飲料的官兵的Z 值低于不飲用者(P<0.05)。不同體質(zhì)指數(shù)者的Z 值的差異未發(fā)現(xiàn)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可更為直觀地顯示研究對象的骨密度情況(表3)。 本研究結果顯示,長遠航海勤官兵的BMD值為0.5544±0.0599,骨礦含量減少29.2%,骨質(zhì)疏松比率為1.5%,而國內(nèi)[2]一項對5131例男性體檢人群骨密度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35歲人群骨量減少患病率僅為14.25%,骨質(zhì)疏松患病率 1.17%;其他相關研究[3]也顯示類似結論,本次研究結果明顯高于國內(nèi)中青年男性體檢人群骨密度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考慮這一結果與海勤長航官兵的特殊作業(yè)環(huán)境及特點有關。由于長時間從事海上作業(yè),作業(yè)環(huán)境特殊,高溫高濕、搖擺、噪音和有害氣體、空氣流通差、氧分壓低、作業(yè)空間小[4]等不良環(huán)境因素,飲食結構和運動方式也發(fā)生明顯改變,考慮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1)環(huán)境因素:日曬減少導致維生素D的缺乏,封閉/半封閉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2)飲食因素:如長遠航可致官兵食欲明顯下降,消化系統(tǒng)疾病高發(fā),導致腸鈣攝入不足;膳食結構不合理,尤其長航中后期,新鮮蔬菜水果不足,食譜中高鹽、高蛋白、高脂肪特征突出,維生素缺乏,而排鈉機制與排鈣機制相同,高鹽(高鈉)飲食導致尿鈣排出增多,尿鈣流失增加;蛋白質(zhì)攝入過多亦可使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降低,尿鈣排出增多[5];高脂飲食能促進破骨細胞的分化,增加破骨細胞的數(shù)量和活性[6];(3)不良生活方式:雖然因紀律約束,飲酒發(fā)生率并不高,但飲用碳酸飲料或純凈水情況普遍,并且生活方式單調(diào)造成熬夜、玩電子產(chǎn)品情況增加以及輪班和時差變換導致內(nèi)分泌紊亂和睡眠障礙,均可對骨密度造成不良影響;(4)缺乏運動:場地和工作特點,使長遠航海勤官兵缺乏運動條件和時間,為指南中明確的骨質(zhì)疏松的危險因素[7];(5)自我保健意識缺乏: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雖然少數(shù)潛艇為官兵配發(fā)過維生素D、鈣片等藥物,但官兵服用率極低。 Tab. 2 Comparison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among different character groups in the naval crew BMD: Bone mineral density *P<0.05vs30~39 group;##P<0.01vssurface warship group;▲P<0.05vsnon- carbonate/sugared beverages group Tab. 3 Comparison of BMI constituent ratio among different character groups in the naval crew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多種因素可影響長航海勤官兵骨密度。 (1)年齡 本研究納入的為長遠航海勤官兵,年齡多在40歲以下,結果顯示<30歲組的骨密度值低于 30~39歲組,而不是既往認為的骨密度隨年齡增長呈下降趨勢??紤]出現(xiàn)此情況與下列因素有關:① 30~39歲年齡段正處于骨峰值年齡[8];②<30歲組中不良生活方式(如熬夜、飲食不均衡等)比例明顯高于30~39歲組。 (2) 體質(zhì)指數(shù)BMI 本研究中BMI升高(超重及肥胖,因肥胖例數(shù)較少,故一并計算)的骨密度值與BMI正常者骨密度值未見明顯差異。這一結論與目前多數(shù)研究結論并不一致[3,9]。研究認為[10],人體的脂肪量與骨礦含量成正比,較高的體質(zhì)量可以提高骨骼的負荷,使骨密度保持在較高水平。本研究未見差異,考慮與研究對象普遍年輕及體重差異小等因素有關。 (3)不同崗位 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崗位長航海勤官兵的骨密度有顯著性差異。潛艇及核潛艇官兵的Z 值明顯低于水面艦艇。考慮與其特殊工作環(huán)境有關,潛艇與核潛艇官兵日曬時間明顯減少,顯著低于水面艦艇,因日曬減少,紫外線照射不足,引起機體維生素D缺乏,而維生素D活化后,可促進骨代謝及小腸粘膜對鈣的吸收而有利于骨骼的鈣化。此外,潛艇官兵受場地所限,活動量明顯低于水面艦艇;潛艇官兵膳食結構與水面艦艇亦有明顯不同,潛艇密閉環(huán)境所致的高二氧化碳濃度,這些因素可能均與這一結果相關。 (4)碳酸/含糖飲料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常飲用碳酸/含糖飲料與長航官兵骨密度下降有關。通過前期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海勤人員中飲用濃茶、咖啡的情況并不多見,而飲用碳酸飲料卻較為普遍。主要原因在于海勤人員絕大多數(shù)為年輕人,喜愛碳酸飲料的口感,再者由于長航時長期儲備水口感不佳,許多官兵代之以含糖碳酸飲料,雖然碳酸飲料未列入骨質(zhì)疏松指南中的危險因素,但碳酸飲料含磷酸鹽,可影響鈣質(zhì)吸收,且碳酸飲料可加重胃腸炎,導致腸鈣吸收下降。此外,海勤人員飲用的碳酸飲料以可樂、紅牛等含咖啡因飲料為主,而咖啡因已明確為骨質(zhì)疏松的危險因素之一。有學者認為[5],過度飲用碳酸飲料減少了奶類等蛋白質(zhì)的攝入; 酸負荷可能刺激破骨細胞影響骨吸收,最終導致骨密度下降及骨折風險增加。 本研究對長航海勤人員的骨密度及相關危險因素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調(diào)查,對改善海勤官兵的骨骼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長航海勤人員的骨密度下降除了受崗位特點和作業(yè)環(huán)境影響,更與飲食結構和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因此,應充分利用特勤療養(yǎng)機會,建立完善健康檔案,加強健康管理,提高長航官兵保健意識,糾正不良生活方式,指導合理膳食與體能訓練,并加強追蹤隨訪,建立骨骼保護的長效機制。 為篩查方便,本次研究采用了非優(yōu)勢側橈骨作為觀察指標,下一步我們將完善中軸骨和股骨的骨密度指標,并細化觀察指標,為針對性干預提供更為全面的數(shù)據(jù)支持。1.5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長航海勤人員一般特征
2.2 長航海勤人員骨密度情況
2.3 不同特征的長航海勤人員BMD值均數(shù)比較
2.4 不同特征長航海勤人員骨密度情況構成比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