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供圖黃建鵬
藍志貴是新中國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是西藏攝影史1951~1970年西藏攝影的代表人物。他在1958年拍攝的《拉薩節(jié)日的歡樂》,1959年獲民主德國國際攝影展金獎。同年,又獲匈牙利布達佩斯第三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金獎。
2009年3月,“見證西藏民主改革——藍志貴西藏1950~1970攝影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2010年5月,“回眸經(jīng)典——中國攝影大師藍志貴、莊學本藏族攝影作品精品展”在南京博物院展出;
2019年3月29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紀念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周年、綻放的雪蓮——藍志貴個人攝影作品展”一百零四幅作品在西藏拉薩市布達拉宮珍寶館展出。
黃建鵬為本刊提供的藍志貴在山南參加民主改革時拍攝的作品,已成為西藏現(xiàn)代史上的傳世之作。有些作品是六十年來首次發(fā)表,為讀者了解民主改革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提供了影像依據(jù)。選發(fā)的藍志貴日記,也是首次公開發(fā)表。
藍志貴于1951年作為攝影記者,隨十八軍進藏,在西藏工作拍攝了二十年。他拍攝了解放軍進軍西藏、康藏公路建設、執(zhí)行維護十七條協(xié)議、西藏自治區(qū)籌委會成立、西藏大躍進、西藏叛亂和平叛、西藏民主改革、中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西藏自治區(qū)成立、西藏文革等一系列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
他也拍攝了西藏的民俗、宗教、文化,還有珞巴人、僜人、門巴人等大量早期影像。這些帶有人文視角的影像作品,充分表達了對西藏少數(shù)民族生存環(huán)境的珍視,表現(xiàn)出了對西藏少數(shù)民族生產(chǎn)生活方式的關注與尊重。
《桑登分到了土地》1959年拉加里 (攝影/藍志貴)
山南市的拉加里(今曲松縣)有一片富饒的土地,根據(jù)山巒的走勢聳立著一組金碧輝煌的宮殿城堡式建筑群,建筑群四周設置了碉堡。這就是著名的拉加里王府。山南王郎杰嘉措是這個宮殿式建筑的主人。王府外,有一片低矮的土房和由破氆氌搭成的帳篷,距宮殿式建筑不遠的山坡邊上有些破的窯洞,主人的朗生們(農(nóng)奴們)住在這低矮的房屋、帳篷和窯洞里。
1959年以前,拉加里全縣約百分之六十的土地屬于大農(nóng)奴主山郎杰嘉措。他僅在拉加里就占有二十五個谿卡(莊園),十多個牧場及大小水渠和河道。
拉加里王府里住著郎杰嘉措及他的母親等五口人,卻有六十多個朗生。王爺每年在拉加里地區(qū)收地租的糧食近一千噸,拉加里境內(nèi)的所有農(nóng)奴自帶牲口和口糧,得不到工錢的朗生為山南王勞作。
1959年6月至8月,藍志貴隨軍管會工作隊到山南的拉加里,見證并拍攝了西藏的民主改革,這段歷史上很多重要的影像瞬間都是由藍志貴拍攝的,《委員索郎登珠啊,請問如何分配土地》《分發(fā)衣物》《丈量分得的土地》《六十九年來的第一件新衣》等都是反映這一時期的名作。
藍志貴在拉加里還拍攝了西藏歷史上最廣為人知的桑登系列作品:《桑登求乞》《桑登歡迎平叛大軍》《桑登分到了土地》,這三幅作品通過一個人的經(jīng)歷完整的展現(xiàn)了那一時期西藏底層人民的人生變化。
二十七歲的藍志貴拍攝的桑登這一系列作品,展現(xiàn)了他對社會變革非凡的洞察力。
《桑登分到了土地》這幅作品,藍志貴對人物表情的瞬間把握,使這類作品不僅反映出重大事件的歷史感,同時在攝影語言的表達方面也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畫面中的人物表情與手拿藏文書寫雕刻的桑登田的木牌遙相呼應,構(gòu)成了一幅完美的幾何構(gòu)圖人像。一次性構(gòu)圖簡潔明快,沒有多余的景物,突出了人物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它是一幅能進入觀眾心靈的作品。這幅作品已成為西藏現(xiàn)代史上的重要瞬間。
《丈量分得的土地》,民主改革時期由于缺少長尺子,用繩索、細布帶做刻度來丈量土地的情景。
《歡樂的草原——慶祝民主改革的勝利》,農(nóng)奴分到土地后在草原上歡慶民主改革的勝利場景。
人民解放軍和軍管會工作隊一到拉加里,立即訪貧問苦,給貧苦農(nóng)奴發(fā)放無息農(nóng)貸和救濟糧,以及一部分酥油、鹽、茶葉等。部隊官兵在兩個月中就出了一萬四千多個勞動日助民耕地、送糞、除草、澆水、修水渠等,使拉加里全縣在叛亂平息后不荒一畝土地。部隊還幫助農(nóng)奴修房屋、修橋、治病、理發(fā)、改善衛(wèi)生條件,處處滲透了他們對藏族同胞的熱愛,使拉加里人民深深感動。
藍志貴一一記錄下了這些歷史瞬間。
《歡樂的草原——慶祝民主改革的勝利》 (攝影/藍志貴)
《拉加里肥沃的田野》1959年 (攝影/藍志貴)
《山南拉加里王府全景》1959年 (攝影/藍志貴)
1959年6月底,畢業(yè)于中央民族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的前身)的藏族姑娘拉宗卓瑪(漢族名為何桂仙)來到山南拉加里王府,參加西藏的民主改革。
7月1日,藍志貴在日記中描述了他見到拉宗卓瑪圍紅紗巾時的印象。
我在藍志貴訪談時,他告訴我,拉宗卓瑪作為參加民主改革的一位藏族干部,將紅紗巾包在面前,感覺很怕灰塵,他覺得這樣會影響干群關系?!拔乙欢ㄒ覚C會幫助她?!?/p>
當晚,群眾和干部一起看露天電影時,正巧這位蒙紅紗巾的姑娘坐在他前邊,他們相識了。這位姑娘性格很開朗大方,對藍志貴也非常有好感,不時用藏語問他問題。
姑娘覺得藍志貴是藏族人。
“我不是藏族,你問的藏語,正是我會的。我真的只懂一點點?!?/p>
這樣一來,姑娘認為藍志貴謙虛,更贏得了姑娘的好感。
看了一會兒電影,姑娘就要求去看藍志貴的宿舍。藍志貴帶她來到了他的宿舍,他們談了很多,藍志貴知道了拉宗卓瑪是云南藏族。經(jīng)過幾小時的交談,雙方加深了好感。
第二天,拉宗卓瑪隨藍志貴及解放軍一道參與搜山,尋找躲在山中的叛亂分子。午餐時,兩人坐在山中的小溪邊,流水輕輕地從他們身邊流過,拉宗卓瑪在藍志貴面前非常放松、調(diào)皮,她將一些石頭和樹枝裝滿了藍志貴的衣袋。將藍志貴的鋼筆藏在她的發(fā)辮上,使他到處都找不著,當藍志貴發(fā)現(xiàn)鋼筆在她的發(fā)辮里時,他并沒有去拿回,而是希望他的鋼筆能在她的發(fā)辮中多待一會兒。
這時,藍志貴從她的頭發(fā)中聞出了清香。一瞬間,藍志貴喜歡上了這位藏族姑娘。
沒過多久,拉宗卓瑪告訴藍志貴,她的上級剛剛做了決定,要調(diào)她到朗縣的金東區(qū)任職,明天早上就要離開拉加里去朗縣。
藍志貴一夜未眠,一見鐘情的姑娘馬上就要離開。
天剛剛亮,藍志貴就到拉宗卓瑪住地門口轉(zhuǎn)了一圈,等她,一定要送她。
拉宗卓瑪看到藍志貴在窗外,也從屋里跑出來,他們在院內(nèi)走著。
藍志貴問:“你會給我寫信嗎?”
拉宗卓瑪很肯定地說:“會的,我一定會給你寫信。”
藍志貴一直等到拉宗卓瑪他們這隊去朗縣的人馬一同出發(fā)。
他一直騎著馬,跟隨著隊伍,送了拉宗卓瑪很遠。
在拉宗卓瑪?shù)耐聜冄劾?,他們倆戀愛了。
左圖,1959年8月19日,朗縣,民主改革時期藍志貴與拉宗卓瑪戀愛時的合影。(攝影/藍志貴)
右圖《別碰!這是我家分到的衣物》1959年,拉薩(攝影/藍志貴)
右下圖《政府給山洞里的農(nóng)奴安家》1959年,拉加里(攝影/藍志貴)
以下選編的日記是藍志貴1959年7月6日至8月20日在拉加里、加查、朗縣,民主改革期間撰寫的日記。
這些日記是首次公開發(fā)表。
我精選了一些他戀愛時寫的日記,將這些日記和他的攝影作品一道發(fā)表,能使讀者和研究者了解那一時期更多的工作與生活。這些日記,記錄了藍志貴在山南和林芝收獲愛情的很多細節(jié)。
車仁班荃老阿媽對我的印象很深,見到我總是露出無門牙的嘴,說個不停。你問東她說西,真好玩。她說著說著就向我跳起舞來,莫看她的年紀大,跳起舞來,很輕盈浪漫,以她長年吃粗糧和野菜的身體,不知從哪里來的勁,將來分得勝利果實加上吃好點,就會更年輕的,那種輕盈浪漫的才能會表現(xiàn)得更豐富。對車仁班荃的性格,我要好好地觀察。
1959年7月6日(于山南拉加里)
這幾天工作少些,我的心總是被一種無形的東西絆住,早晨起床后總在小窗邊,注目地望著河邊那塊樹蔭遮著的小天地。那里像燒著一堆火,我的身體冷了起來,想到那里去烤烤。
陽光穿透樹枝,射在潺潺的小河上,我的心被那一絲的波紋攪動著,心在紅火中燃燒。不!我一定要給她寫信,來表達我燃燒著的心,我的愿望,多少年來沒有產(chǎn)生過的想象,今天盡落在她的身上。要寫信給她,告訴我對她的愛慕,我喜歡她,我愿做她忠實的朋友和同志……
1959年7月12日(于山南拉加里)
拉加里農(nóng)奴的新生,第一階段的拍攝工作總算結(jié)束了,第二階段已拍了一部分,搞這個畫集(畫冊)真比生孩子困難,我為什么平時不多學一些藏話呢?現(xiàn)在工作困難少多了,團里和縣委又沒有翻譯同志幫助我工作,只好一面學藏話,一面工作,學一句算一句,在學藏話中出了不少的笑話,如問一個老阿媽:“你的孩子們上學沒有?”結(jié)果她聽成是“生孩子痛不痛?”多大的笑話啊!只好向老人道歉。
1959年7月16日(于山南拉加里)
第二階段的拍攝工作在困難重重中完成了。拉加里三反雙減工作結(jié)束后,就要開慶祝會和總結(jié)工作,在8月底才能進行土改,抽這個空子下部隊去趟吧,把毛主席送來的蘋果送到連隊去。最好是送到朗縣的七連去,因為七連在貢波熱戰(zhàn)斗中(平叛戰(zhàn)斗),打得好,一排一班的兩個班長,我要將蘋果交到他們的手上。
完成朗縣的幾個連隊的采訪任務后,抽空再看看桂仙,把問題談妥(戀愛關系確定,作者注),再回到朗縣完成第三階段的土改拍攝。
1959年7月25日(于山南拉加里)
《桑登求乞》1959年,拉加里(攝影/藍志貴)
《六十九年來的第一件新衣》1959年,拉加里(攝影/藍志貴)
《查路條的藏族兒童團員》1959年,拉加里(攝影/藍志貴)
《解放軍與藏族群眾同吃同住》1959年,拉加里(攝影/藍志貴)
從拉加里向朗縣出發(fā)。
四〇一團給我一匹瘦馬,(他們)擔心會在路上背馬過山,第一天它倒走得不錯。翻過背當拉,綠樹成林,青稞芳香,好像比拉加里盆地好些。他們有的同志說,在氣候和生產(chǎn)方面,有天地之分,我看這樣說法太夸張了,拉加里有它美麗的地方,加擦也有它美麗的地方,看起來過了背當拉,到里緣,嶺連嶺,田地連田地,但是加擦的蒼蠅像馬蜂包一樣(一群群的)。
沿著雅魯藏布江邊,氣候還不錯,但氣候再好,我總感到不如拉加里清秀涼爽,天高地厚,使人舒適。再往前走走,去看看雅魯藏布江邊。
1959年8月6日
我乘著輕風,
跨越險路深谷,
輕風啊!請您邁開飛毛腿!
幸福甜蜜的時刻在等待著我。
1959年8月12日于郭如郎杰
雅魯藏布江的流水,
日夜跑在我的前面,
江水?。≌埬o她
捎封信,
就說我去了。
1959年8月13日
《毛主席送來的蘋果》專題報道完成了,輕風送我到了朗縣。朗縣周圍的人們在收割青稞,工作人員也在幫助(藏胞收割),男的,女的,我都全看了一遍,就沒有我熟悉的背影,難道她不在縣委機關,多么使我失望……
1959年8月14日(于朗縣)
在朗縣的警衛(wèi)排里,一面工作,一面等待她,已經(jīng)四天了,仍然不曾見到她的影子,排里的戰(zhàn)士們都知道了我的心在想什么,常與我逗樂。但又誰知道我,在外表我總是沉著認真地工作,心卻不能使我安靜,它像一鍋沸騰的開水,多需冰涼的冷水滲透,溶解一下,大門朝東方,每天我不知要在大門望多少次?這點恐怕門崗會清楚的。
1959年8月16日(于朗縣)
今天拉多區(qū)開斗爭大會,各區(qū)都派來了代表,她會不會來呢?
從中午起,我就假裝去洗洗衣裳,免得引起戰(zhàn)士們逗樂。小溪一道道地趟過,衣一件件地洗凈,為她準備的桃子,一個個地打下來,一點兩點直到六點,幾乎每個騎馬人目光都在向她們搜尋心中的影子,您怎么還不到來。
一會走向東頭的山口,一會走向東山口,只聽小溪,咚咚!微風唰唰!面前的青草踏死了一片又一片!一時坐在草地上,一時臥在草地上,草花芳香,她來了吧,睜開對準方向的花眼,她來了,一個騎著馬的女同志和兩個男同志,越走越近,越近越不像她啦!又是一陣失望。
心被這一切折磨碎了,眼望穿了……
金東區(qū)李書記告訴我,她為了服從組織的需要不來朗縣了,并給我一封信:“志貴,我們不是常說,服從組織的需要嗎?現(xiàn)在我要在行動中這樣做,因為我們這沒有多的通司(翻譯),我如果走了,沒法工作,所以不來見您了。我想反正我們倆的心已經(jīng)在一起了,不見面也沒啥,常寫信就行。”
是呀,應該服從組織的需要,我也應該服從組織的需要,我的組織沒在這,如果自己決定單為私而去,是無組織的表現(xiàn),單為私去往返要耽誤五六天,不去了,多寫信來彌補。
真是天無絕人之路,當我決定不去金東,這時團里的王政委來朗縣,知道了我的情況后,準了我去看她的假,謝謝政委的關心。
1959年8月18日(于朗縣)
帶著激動的心,單人獨馬在寂靜的叢林中行進雨天的路,一定一天趕到,那是通向金東的道路?
這時,趕上一位開會的金東委員,他好像了解我的心一樣,看了相片后,高興地指著小何笑起來:“我的朋友,工作同志——拉宗卓瑪?!币獛乙惶熠s到金東,真好!
見到她第一句話該怎么說呢?小何一定瘦了,心思慮重重,不覺到了貢阿拉山頂,在叢林的拐彎處,一句熟悉的聲音使我愣住了。漸漸地見到面孔,她真的來了,望著她那瘦黃深陷的面孔和眼窩:“桂仙!”“您……,怎么來了呢?”她低下頭“您怎么來了呢?”“團政委準假要我來看您……”“書記準假一面有事,一面去看您……”
我們相會在貢阿拉山頂,話,多么漫長,但不知說什么好,在樹叢中安靜下來,撒開馬韁繩。(她騎的白馬,我騎的黃馬。)
加洛——一個理想的村莊,遍地的野花,低頭含羞地迎接著客人,山中小溪流入柳叢。我們靜靜地坐在叢中,沒有煩惱和憂慮,只有純真的愛,織成一朵盛開的百合花,潔白的花瓣連結(jié)著心蕊——燃燒著的心弦,通向叢林深處。
黃馬和白馬絞在一根繩上,并頭同吃一窩青草,它們的主人并肩遮蓋在一件雨衣下,手握在一起……,落葉打在頭上,野草中的含羞花,合上了含羞的眼睛,馬頭調(diào)向遠方……
啊!為什么這樣的甜,難道這就叫愛?大自然的每朵花,每根小草,每條枝藤,都在贊頌我們的愛,小溪和山泉,以及頭上的小鳥,為我伴奏著幸福的交響曲……,我們表白了永恒的心愿。
1959年8月19日(于加洛)
貢阿拉頌 1959年8月19日
高山懸?guī)r踏過千萬,
沒有貢阿拉高陡威嚴,
你擋住了拉宗的身影,
你擋住了拉宗的容顏,
卻擋不住愛神的心弦。
威嚴的貢阿拉呵!
請你別嫉妒蝶花之戀,
當你的巖石化為塵土,
當你高懸的身軀毀滅,
我們的愛情依然忠貞。
威嚴的貢阿拉山呵!
霧紗罩著的石頭心腸,
怎曉人間的理智情戀,
你那圣潔的泉水,
只是根源的潔凈,
我和拉宗的愛情,
都是黨培育的信念……
我太傾心于狂熱了,似乎這世界就是我們兩個跳動的心弦,應當清醒一些,之所以有這樣滿意結(jié)局,是黨給我們的環(huán)境,我們都是黨培育的共產(chǎn)主義種子,使這兩顆種子長在一條蔓上,開花結(jié)果,發(fā)光,發(fā)熱。沒有這,愛情沒有生芽,沒有熱血,只不過是一個冰凍的小天地。
仙這樣說過,我也是這樣想的:“愛情不是花前月下的散步,更不是園中亭臺的嘆息!”它只不過是我們?nèi)松蛑伯a(chǎn)主義前進中的伴侶,愛與工作、斗爭、生活融為一體。從愛的血液里,鼓舞工作、斗爭、生活,思想的進步,又從工作、斗爭、生活思想的進步中,增強愛的血液,這是我們今后要做的,這恐怕才能叫作真正的戀愛觀吧!
我們坐在一起,夜——為什么像一支穿進黑幕里的火箭一樣,閃一下就天亮了,伙伴像催促主人趕路似的嘶叫起來!我像是做了一個甜蜜的夢,不!這不是夢,是仙在我的身旁。仙啊,我們馬上就要分離了,我多想和您像現(xiàn)在一樣同坐十天十夜。不!工作,人民的工作需要我們暫時的分離。
晶亮的露珠,是我們分離的眼淚,每根小草,每穗青稞,每張低垂的樹葉,都掉著一顆顆亮晶晶的眼淚,伴我送行,我的心像大地一樣裝滿著離別的淚水,但我們與平時一樣的歡笑,我怕仙看出我的心情和我一道地傷心。我決定送仙到沿嘎村,這樣我們兩眼相守的時間會更長一些……
1959年8月20日
我數(shù)十次與藍志貴訪談聊天時,他多次談到與拉宗卓瑪?shù)膼矍?,談?960年初拉宗卓瑪?shù)弥昧烁窝?,依然強烈要求到拉薩照顧他,并決定盡快與他結(jié)婚。他當時,考慮到自己有病,不能傳染給她,希望等病養(yǎng)好了再說。但拉宗卓瑪非常執(zhí)著,依然決定1960年2月和他結(jié)婚。
藍志貴檢查了身體,在醫(yī)生的許可后,與拉宗卓瑪完婚。
黃建鵬
2019年6月9日完稿于南京莫愁湖畔
《分發(fā)衣物》1959年,拉薩(攝影/藍志貴)
雍布拉康坐落在雅隆河谷東面的一座小山上,是傳說中的西藏的第一座宮殿。(康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