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平
每年春夏之際都是醫(yī)院兒科工作者最繁忙的時候。由于氣溫的變化較大,今年剛滿兩歲的小玟在受涼以后出現了流鼻涕和咳嗽等普通感冒的癥狀。小玟的父母認為孩子只是普通的感冒,所以只是到附近的藥店購買了一些日常的小兒普通感冒藥。在服用幾次藥物以后,小玟的咳嗽癥狀更加劇烈,等到父母將小玟帶到兒科接受診斷時,醫(yī)生發(fā)現小玟的咳嗽癥狀較為明顯,呼吸速度比正常的速度要快一點,而且小玟還出現了發(fā)燒和氣喘等癥狀,病情較為危險。在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治療以后,小玟才康復出院。根據我國衛(wèi)生部的調查數據顯示,醫(yī)院兒科門診接待的患兒當中,絕大部分患兒的患病原因都是因為病原體由上呼吸道侵入造成了支氣炎、支氣管肺炎或肺炎等更加嚴重的疾病。那么針對小兒呼吸道防御系統較弱的情況,我們應該如何根據小兒呼吸道傳播性疾病的特點對呼吸道傳播性疾病進行預防呢?
呼吸道傳播性疾病是兒童群體當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造成呼吸道傳播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致病微生物進入患者的呼吸道進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以呼吸道癥狀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根據發(fā)病部位的不同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兩大類。其中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感冒,通常包括鼻炎、鼻竇炎、咽炎以及喉炎四類,而下呼吸道感染則包括氣管炎,支氣管炎和肺炎。兒童患有呼吸道傳播性疾病后,在臨床上會表現出發(fā)熱、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一部分咽喉部以及鼻腔受到感染的患兒還會表現出打噴嚏、流鼻涕以及咽喉疼痛等局部癥狀。一些情況下患兒咽喉部還會出現急性水腫從而影響到患兒的正常呼吸等較為嚴重的緊急癥狀。
由于呼吸道傳播性疾病是一種具有一定傳染能力的疾病,通過正常呼吸進行傳播所以是傳播速度較快并且傳播面積較廣的疾病,往往具有一定的區(qū)域傳染特點。首先呼吸道傳播性疾病是一種急性傳播性疾病,大多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是由于患兒的呼吸道受到病原體侵入造成感染而引起的一種疾病。其次,呼吸道傳播性疾病都具有明確的病原體特征。除此之外,由于呼吸道傳播性疾病具有易感性,兒童身體的抵抗能力較弱,因此兒童在接觸到病原體以后會迅速被病原體染上,并且出現一系例呼吸道疾病的相關癥狀。同時,呼吸道傳播性疾病大多是在冬春和夏秋溫度變化較大的季節(jié),兒童活動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室內空氣流通不暢等條件下產生的。
盡管小兒呼吸道傳播性疾病的發(fā)病速度較快而且疾病的傳播范圍相對較大,但是小兒呼吸道傳播性疾病是可以通過一些手段進行預防的。在日常生活當中,兒童監(jiān)護人可以通過下列措施對兒童呼吸道傳播性疾病進行有效的預防控制。
(1)要想避免兒童出現呼吸道傳播性疾病,兒童的監(jiān)護人一定要督促兒童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盡可能提高兒童的身體防御能力。不要因為擔心冬季氣溫太低讓兒童一直呆在室內,要讓兒童多在戶外進行運動。一方面能夠提高孩子的抗凍能力形成良好的體魄,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避免室內空氣不流通造成兒童受到病原體侵害面出現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除此之外,也要保證兒童能夠得到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這也是保證兒童有較高免疫能力的方法。
(2)在兒童的成長過程當中,兒童的監(jiān)護人一定要按照國家的疫苗接種規(guī)定對兒童進行疫苗接種。從群體易感層面上對人體特異性免疫功能進行補充,使人體獲得人工免疫能力。在疫苗的實際接種過程中除國家規(guī)定接種的疫苗外,要根據兒童的實際情況以及社會環(huán)境的特點,選擇合適的人工免疫疫苗進行接種。
(3)在生活習慣上,兒童監(jiān)護人員要叮囑兒童多喝水。尤其在干燥的冬季,外界濕度低人體內水分流失較快,如果氣道干燥會使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全身水分的丟失可造成全身免疫力的下降從而引起呼吸道病原易感性。多喝白開水能夠有效保證上呼吸道的局部濕潤也能有效補充機體全身的生理需要而維持良好的免疫狀態(tài)。
(4)兒童監(jiān)護人要盡量避免帶兒童到人數較多的公共場所進行活動,尤其是一些會讓兒童吸入二手煙或者空氣中有害物質較多的地方。降低兒童吸入空氣中病原體的幾率從而減少出現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概率。
(5)要加強室內空氣的流動性,尤其是在冬春季病毒傳播流行較為廣泛的時期,一定要定期對室內環(huán)境以及兒童的玩具進行消毒,減少兒童接觸病原體的概機會,日光是殺滅病原體的有效方法。
我們可以看到,小兒呼吸道傳播性疾病并非是不可預防和治療的。我們要根據呼吸道傳播性疾病的特征,對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源、傳播途徑以及易感者三方進行合理的預防和控制,盡可能減少兒童受到呼吸道傳播性疾病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給孩子帶來更加美好的生活體驗。
(作者單位:四川省井研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