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朵
在我的老家,屋前的水溝邊有兩棵盛年的紫荊樹,每年4月,兩棵樹繁花似錦,贏得過往鄉(xiāng)親的贊賞。
父親因為得了嚴重的心臟病,才不得不洗腳離田上岸的。到柳州做了心臟支架手術后,就一直和我居住,這兩棵紫荊樹是他從柳州帶回老家的。
記得那是10年前,父親初到柳州,當時正值春天,我們帶他去看紫荊花,看到一條條街道被花兒妝扮得美輪美奐,他的病容舒展了。他走到紫荊樹下,摸摸這棵,望望那棵,還撿起地上的落花端詳,既驚喜又愛慕。很可能在那時他就產(chǎn)生了這樣的想法:這樣好看的花,要是我老家也有種就好了。
一天傍晚,父親拿回了兩棵小小的紫荊樹苗。他說,大院搞衛(wèi)生,環(huán)衛(wèi)工人把花圃里自然生長的紫荊樹苗扯走,他從垃圾堆里撿回了這兩棵。他要把紫荊樹苗種在陽臺的花盆里,我當時不以為然,心想,這樣的喬木樹種種在花盆里,能不能活還是個問題。
日子就在我不以為然時逝如水流。父親愛惜花木,緣于他對莊稼的熱愛,但他已經(jīng)不能種田了,就每天伺候我家陽臺上的花草。得益于他的精心護理,兩棵紫荊樹苗竟然活得好好的。
第二年清明節(jié)回鄉(xiāng),父親把兩棵紫荊樹連盆一起帶回了老家,他親自揮鋤在老屋前的水溝邊把紫荊樹種下,還小心翼翼地用舊編織袋在樹的四周圍護起來。水溝那邊就是村道,過往的鄉(xiāng)親們很好奇,都問是什么樹。碰到母親剛好在樹邊,她就會一遍遍地解釋:“他爸爸從柳州拿回來種的,不知道叫什么,說是開花很好看?!?/p>
要說這兩棵紫荊樹也真夠爭氣的,一年比一年長得高。因為在水溝邊,水份充足,它們長得綠油油的,枝繁葉茂,壯實健碩。到了第三年,兩棵長得比成年人還高的紫荊樹就開花了,一棵花粉紅,一棵花深紅,它們像兩位盛裝的姐妹,在老屋前迎接人們的贊賞?!鞍眩@么好看的花,叫什么花???”鄉(xiāng)親們問多了,母親就不想解釋那么多了,直接命名為“柳州花”。
每年4月柳州紫荊花開放時,父親就知道他種在老家的兩棵紫荊樹也開花了,他就會找個理由回老家。那時我還沒有汽車,沒法送他,他就一個人到車站坐車回去。父親做了心臟支架手術后,醫(yī)生反復交待,千萬不要再干使大力氣的活兒,可是每次回老家,父親根本閑不下來,母親向我“舉報”了好幾次。可是作為兒子,我講他不聽,想攔也攔不住。我知道,像父親這樣一個對土地深深眷戀的人,如果不是因為疾病,是斷不會像羈鳥、池魚一樣,乖乖待在鋼筋混凝土的空間里的。我知道,父母土里刨食養(yǎng)大我們八個孩子,對大地、山川、草木的感恩之情,早已鑲嵌到他們的靈魂里了。
2014年,父親不情愿地離開了這個日益美好的世界。彌留之際,當故鄉(xiāng)的一切在他的腦海里閃現(xiàn)時,我想,一定會有那兩棵紫荊樹。他走后,每年清明遇到花開的時候,兄弟姐妹都會選開得最艷的幾枝,扎成一束供奉于他的墳前。
如今,故鄉(xiāng)的村道邊紫荊樹越栽越多,故鄉(xiāng)也越來越美麗,宜居而幸福。父親當年從柳州帶回來的那兩棵紫荊樹就像是領頭人,每天在檢閱它們的部隊。后來,親友們都知道了這兩棵紫荊樹的來歷,說看到它們就像看到他們的“大哥”(父親排行老大,“大哥”成了他的愛稱)。
經(jīng)過近十年的大力種植,柳州市的紫荊樹也越來越多,每年4月春風吹來,27萬棵紫荊樹繁花似錦,把廣西的“紫荊花城”映照得地紅天紅,美不勝收。
每當我和家人、朋友徜徉在柳州的花海之中,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父親,想起他種的紫荊樹——那兩棵遠在大石山里的“柳州花”。
摘自《來賓日報》2019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