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康
蔬菜生吃更有營養(yǎng)?
在大多數(shù)人的意識里,蔬菜生吃更有利于營養(yǎng)素的保留,所以生吃更有營養(yǎng)。
其實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蔬菜是我們人體所需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不同種類的蔬菜所含的營養(yǎng)素略有差異,此外還有野生蔬菜等。
不同的營養(yǎng)素種類和含量,意味著加工時應該選擇不同的加工方法。
除去食用的安全性這個因素外(很多蔬菜有農(nóng)藥殘留,單純的水沖洗可能不能完全去除,那么在加熱過程中可以有效地防止農(nóng)藥、寄生蟲、細菌等對人體的危害),不同類別的蔬菜建議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
吃蔬菜真的能排毒?
說到排毒,其實這是個非常泛泛的說法,所謂毒素,更準確的說是身體不需要的、長時間積存會對身體健康產(chǎn)生影響的物質。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可以幫助增加大便體積,刺激腸道蠕動,從而預防便秘發(fā)生。
蔬菜中含有很多能夠幫助抗氧化的物質,如胡蘿卜素、葉黃素、玉米黃質,番茄紅素、甜菜堿、花色苷、槲皮素、異硫氰酸鹽等都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
蔬菜中還有葉酸,到身體中會轉化成具有活性的形式來幫助肝臟解毒。
蔬菜打成漿喝更利于營養(yǎng)吸收?
相對炒、加沙拉醬這種傳統(tǒng)做法,打漿吃法有幾個特點:
1.油脂含量較低。
2.含糖量相對較高(通常會因為蔬菜汁口感較差加入一些糖)。
3.相對沙拉的生吃法和快炒,打漿時氧化快,維生素損失較多,當然比燉煮好一些。
4.鈉含量較低,通常我們不會在蔬菜汁里加鹽,所以相對其他方法含鹽量較低,對心血管更加友好。
5.膳食纖維:如果不過濾掉菜渣的話,膳食纖維幾乎沒什么損失,如果過濾的話會損失所有不溶性膳食纖維,飽腹感會降低,同時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保護作用也會降低。
隔夜的蔬菜不能吃?
食材經(jīng)烹飪完成后,來自食材本身和餐具、空氣中的細菌就會讓食物慢慢變“壞”,所以,做好的菜肴盡快吃是最有利的。
但這也不是說久放之后的菜肴就不能食用。隔夜之后再對其進行充分的加熱,細菌的危害也就微乎其微了。雖然隔夜菜有更多的營養(yǎng)素損失,但是本著“節(jié)約食物”的原則,還是不要浪費。